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臭氧接触氧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59605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01:32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臭氧接触氧化池,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内装有体积占其40‑50%的纳米金属氧化物负载的多孔碳,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的顶部设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上安装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有臭氧过滤器,所述多孔碳下方设有入水管道,所述入水管道上安装有多个曝气水射器,所述曝气水射器的抽气口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曝气水射器的抽气口通过分支管路与臭氧传送管道相连,所述臭氧传送管道的输入端连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侧壁外侧从下至上依次安装有通过进风管道相连的所述臭氧发生器、空气净化干燥装置、空气压缩机。应用曝气水射器以及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能够有效地增加臭氧利用率对污染物进行有效氧化分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臭氧接触氧化池。
技术介绍
我国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尤其是黑臭水体存在高稳定性、难降解的有机物,以及成分复杂的臭味污染物,现大都采用传统常规处理设备,现有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格栅调节池、沉淀池、臭氧氧化池、生化处理器、石英砂过滤器及活性炭过滤器等,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作用于水体具有杀菌消毒、去污、除臭以及增白等功能,但是,现有的臭氧氧化池只是单纯的使用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对污水进行消毒、氧化,也存在着臭氧与污水混合不均匀,效率低,单一氧化不彻底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臭氧接触氧化池,该装置中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作用下,使臭氧的利用率提高,并有效地促进了臭氧分解,从而实现了对水中有毒有害、高稳定性、难降解有机物进行有效氧化分解。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臭氧接触氧化池,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内装有体积占其40-50%的纳米金属氧化物负载的多孔碳,所述多孔碳上方、下方分别安装有筛板;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的顶部设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上安装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有臭氧过滤器,所述管道上安装有阀门;所述多孔碳下方设有平行于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底面的入水管道,所述入水管道上安装有多个曝气水射器,所述曝气水射器为圆柱体结构,包括入水口、抽气口、吸引室、喉管、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外侧设有螺纹,所述曝气水射器的入水口与所述入水管道通过螺纹相固定,所述曝气水射器的抽气口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曝气水射器的抽气口通过分支管路与臭氧传送管道相连,所述臭氧传送管道平行于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底部,且所述臭氧传送管道的输入端伸出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外部,所述臭氧传送管道的输入端连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侧壁外侧从下至上依次安装有通过进风管道相连的所述臭氧发生器、空气净化干燥装置、空气压缩机。进一步的,所述入水管道入水口处设有水泵与过滤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侧壁上设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设于所述多孔碳上方,且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抽水泵。进一步的,所述多孔碳上负载的纳米金属氧化物是Zn-Mn-Cu复合氧化物。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装置采用内部装有纳米金属氧化物负载的多孔碳,与臭氧相结合的的臭氧催化氧化反应池,在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作用下,使臭氧的利用率提高,并有效地促进了臭氧分解,从而实现了对水中有毒有害、高稳定性、难降解有机物进行有效氧化分解。2.装置采用将多个曝气水射器结合到臭氧接触氧化池中,能够有效地增加臭氧在水中的溶解量,使臭氧与污水混合均匀,同时曝气水射器的抽气口上设有止回阀,能够防止污水倒吸入臭氧反应器中。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技术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曝气水射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臭氧接触氧化池、2.多孔碳、3.筛板、4.排气管道、5.排风机、6.管道、7.臭氧过滤器、8.阀门、9.入水管道、10.曝气水射器、11.进风管道、12.空气压缩机、13.空气净化干燥装置、14.臭氧发生器、15.臭氧传送管道、16.分支管路、17.过滤装置、18.水泵、19.出水管道、20.抽水泵、101.入水口、102.抽气口、103.吸引室、104.喉管、105.出水口、106.螺纹、107.止回阀。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技术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技术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将理解,当据称将部件“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相反,当据称将部件“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则表示不存在中间部件。图1给出了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并且图2给出了曝气水射器结构示意图,下面就结合图1和图2来具体说明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臭氧接触氧化池,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1内装有体积占其40-50%的纳米金属氧化物负载的多孔碳2,所述多孔碳2上方、下方分别安装有筛板3;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1的顶部设有排气管道4,所述排气管道4上安装有排风机5,所述排风机5的出风口通过管道6连有臭氧过滤器7,所述管道6上安装有阀门8;所述多孔碳2下方设有平行于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1底面的入水管道9,所述入水管道9上安装有多个曝气水射器10,所述曝气水射器10为圆柱体结构,包括入水口101、抽气口102、吸引室103、喉管104、出水口105,所述入水口101外侧设有螺纹106,所述曝气水射器10的入水口101与所述入水管道9通过螺纹106相固定,所述曝气水射器10的抽气口102上设有止回阀107;所述曝气水射器10的抽气口102通过分支管路16与臭氧传送管道15相连,所述臭氧传送管道15平行于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1底部,且所述臭氧传送管道15的输入端伸出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1外部,所述臭氧传送管道15的输入端连有臭氧发生器14,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1侧壁外侧从下至上依次安装有通过进风管道11相连的所述臭氧发生器14、空气净化干燥装置13、空气压缩机12。进一步的,所述入水管道9入水口处设有水泵18与过滤装置17。进一步的,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1侧壁上设有出水管道19,所述出水管道19设于所述多孔碳2上方,且所述出水管道19上设有抽水泵20。进一步的,所述多孔碳2上负载的纳米金属氧化物是Zn-Mn-Cu复合氧化物。实际工作中,空气通过进风管道11、空气压缩机12、空气净化干燥装置13进入臭氧反应器14中生成臭氧,预处理过的污水通过水泵18、过滤装置17进入入水管道9中,通过多个曝气水射器10喷射到臭氧接触氧化池1中,喷射过程中动力污水依次经过曝气水射器10中的入水口101、喉管104、出水口105使得吸引室103内产生负压,通过抽气口102、分支管路16、臭氧传送管道15将臭氧发生器14中的臭氧吸入曝气水射器10内,与污水同时从出水口105喷出,有助于臭氧溶于污水,喷出的污水通过筛板3进入多孔碳2中,多孔碳2上负载有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作用下,使臭氧的利用率提高,并有效地促进了臭氧分解,处理过后的污水由出水管道19排出臭氧接触氧化池1。臭氧接触氧化池1上方还设有排气管道4残余的臭氧通过排风机5、管道6、臭氧过滤器7排出。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臭氧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内装有体积占其40‑50%的纳米金属氧化物负载的多孔碳,所述多孔碳上方、下方分别安装有筛板;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的顶部设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上安装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有臭氧过滤器,所述管道上安装有阀门;所述多孔碳下方设有平行于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底面的入水管道,所述入水管道上安装有多个曝气水射器,所述曝气水射器为圆柱体结构,包括入水口、抽气口、吸引室、喉管、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外侧设有螺纹,所述曝气水射器的入水口与所述入水管道通过螺纹相固定,所述曝气水射器的抽气口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曝气水射器的抽气口通过分支管路与臭氧传送管道相连,所述臭氧传送管道平行于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底部,且所述臭氧传送管道的输入端伸出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外部,所述臭氧传送管道的输入端连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侧壁外侧从下至上依次安装有通过进风管道相连的所述臭氧发生器、空气净化干燥装置、空气压缩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臭氧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内装有体积占其40-50%的纳米金属氧化物负载的多孔碳,所述多孔碳上方、下方分别安装有筛板;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的顶部设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上安装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有臭氧过滤器,所述管道上安装有阀门;所述多孔碳下方设有平行于所述臭氧接触氧化池底面的入水管道,所述入水管道上安装有多个曝气水射器,所述曝气水射器为圆柱体结构,包括入水口、抽气口、吸引室、喉管、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外侧设有螺纹,所述曝气水射器的入水口与所述入水管道通过螺纹相固定,所述曝气水射器的抽气口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曝气水射器的抽气口通过分支管路与臭氧传送管道相连,所述臭氧传送管道平行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静赵翌晨陈启华闫佩罗彦鹤王玉蕊赵晶磊廖光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