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58558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包括:底座、导电端子、弹片和驱动件。驱动件插入底座中,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便将弹片分别驱动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在第一状态时,导线可经由所述弹片上的开口插入所述底座的第一插孔中或从所述底座的第一插孔中拔出;当在第二状态时,所述弹片上的开口偏离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插孔,以便将已插入的导线夹持在所述导电端子上或者阻止所述导线插入所述底座的第一插孔中。所述驱动件的下端可经由底座的第一插槽的底壁上的通孔外露出,从而可通过向上推动驱动件的下端使驱动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因此,无需使用额外的工具,就可以实现导线与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之间的电连接,提高了连接器的接线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适于与导线快速连接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的端子与导线之间的电连接方式主要有冷压接线、螺丝接线以及弹片接线等方式。对于现有的冷压接线,需要专门的压接工具,对于同一端子,其接线的范围较窄,且如果发现导体损坏,不易替换导体,另外,整体操作繁琐。对于现有的螺丝接线,需要对应的螺丝锁紧工具,整体操作比较繁琐。对于现有的弹片接线,通常也需要工具(如一字螺丝刀)将弹片打开,再将导线插进去,待工具拔出后,弹片回弹夹紧导体。总的来说,现有的弹片接线方式的整体操作虽然比冷压接线和螺丝接线有所简化,但仍显繁琐,仍然存在操作不方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方便地实现与导线的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形成有适于插入导线的第一插孔;导电端子,保持在所述底座中;弹片,容纳在所述底座中,并在所述弹片上形成有一个开口;和驱动件,插入所述底座的第一插槽中,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便将所述弹片分别驱动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弹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弹片上的开口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插孔对齐并贯通,以允许所述导线经由所述弹片上的开口插入所述底座的第一插孔中或从所述底座的第一插孔中拔出;当所述弹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弹片上的开口偏离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插孔,以便将已插入的导线夹持在所述导电端子上或者阻止所述导线插入所述底座的第一插孔中。在所述底座的第一插槽的底壁上形成有一个通孔,当所述驱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驱动件的下端经由所述通孔从所述底座外露出,从而可通过向上推动所述驱动件的下端使所述驱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驱动件上形成有第一凹部和位于所述第一凹部下方的第二凹部;在所述弹片上形成有一个弧形凸起部,该弧形凸起部适于分别与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接合;当所述弧形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凹部接合时,所述弹片被保持在所述第一状态,并且所述驱动件被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并且当所述弧形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凹部接合时,所述弹片被保持在所述第二状态,并且所述驱动件被保持在第二位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盖子,所述盖子适于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在所述盖子上形成有第二插孔,所述导线适于通过所述第二插孔插入所述底座的第一插孔中;并且在所述盖子上还形成有第二插槽,所述驱动件的上部适于容纳在所述盖子的第二插槽中。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弹片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弹片的第一端部上;并且所述导电端子的上部具有一个舌状顶端,所述导电端子的舌状顶端滑动地容纳在所述弹片的所述开口中。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弹片的第二端部容纳在所述弹片的所述开口中,并抵靠在所述导电端子的舌状顶端的下侧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驱动件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之间形成有一个倾斜的引导面,所述弹片上的弧形凸起部适于沿所述引导面滑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底座中形成有两排所述第一插孔,在所述盖子上形成有与所述两排所述第一插孔对应的两排所述第二插孔;在所述底座中保持有两排所述导电端子和与两排所述导电端子对应的两排所述弹片;在所述底座上形成有两排所述第一插槽,在所述盖子上形成有与两排所述第一插槽对应的两排所述第二插槽;在两排所述第一插槽中插入两排所述驱动件,以便驱动对应的两排所述弹片。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驱动件的一个侧面上形成有一个竖直延伸的凸起的引导肋;在所述底座的第一插槽的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引导肋配合的引导槽。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驱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驱动件上的引导肋的顶面抵靠在所述盖子的底面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外部工具适于通过所述盖子上的第二插槽插入,从而可通过所述外部工具向下推压所述驱动件,使所述驱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驱动件上形成有一个顶部凹口,所述外部工具的顶端适于被定位在所述驱动件的顶部凹口中。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驱动件具有位于其下端的两侧的肩部,当所述驱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驱动件上的所述肩部抵靠在所述底座的第一插槽的底壁上。在根据本技术的前述各个实施例中,通过推动驱动件的下端使驱动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就可以实现导线与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之间的电连接,无需使用额外的工具,提高了连接器的接线效率。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所作的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技术有全面的理解。附图说明图1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剖视图,其中驱动件处于第二位置;图3显示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驱动件的立体示意图;图4显示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和弹片的立体示意图;图5显示利用外部工具将驱动件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示意图;和图6显示图5所示的连接器的剖视图,其中驱动件处于第一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体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一种限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形成有适于插入导线的第一插孔;导电端子,保持在所述底座中;弹片,容纳在所述底座中,并在所述弹片上形成有一个开口;和驱动件,插入所述底座的第一插槽中,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便将所述弹片分别驱动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弹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弹片上的开口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插孔对齐并贯通,以允许所述导线经由所述弹片上的开口插入所述底座的第一插孔中或从所述底座的第一插孔中拔出;当所述弹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弹片上的开口偏离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插孔,以便将已插入的导线夹持在所述导电端子上或者阻止所述导线插入所述底座的第一插孔中。在所述底座的第一插槽的底壁上形成有一个通孔,当所述驱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驱动件的下端经由所述通孔从所述底座外露出,从而可通过向上推动所述驱动件的下端使所述驱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图1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6显示图5所示的连接器的剖视图,其中驱动件100处于第一位置。图2显示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剖视图,其中驱动件100处于第二位置。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连接器主要包括底座300、导电端子500、弹片400和驱动件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包括:底座(300),在所述底座(300)上形成有适于插入导线(10)的第一插孔(301);导电端子(500),保持在所述底座(300)中;弹片(400),容纳在所述底座(300)中,并在所述弹片(400)上形成有一个开口(401);和驱动件(100),插入所述底座(300)的第一插槽(302)中,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便将所述弹片(400)分别驱动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当所述弹片(40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弹片(400)上的开口(401)与所述底座(300)上的第一插孔(301)对齐并贯通,以允许所述导线(10)经由所述弹片(400)上的开口(401)插入所述底座(300)的第一插孔(301)中或从所述底座(300)的第一插孔(301)中拔出;当所述弹片(40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弹片(400)上的开口(401)偏离所述底座(300)上的第一插孔(301),以便将已插入的导线(10)夹持在所述导电端子(500)上或者阻止所述导线(10)插入所述底座(300)的第一插孔(301)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300)的第一插槽(302)的底壁上形成有一个通孔(303),当所述驱动件(10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驱动件(100)的下端(105)经由所述通孔(303)从所述底座(300)外露出,从而可通过向上推动所述驱动件(100)的下端(105)使所述驱动件(100)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包括:底座(300),在所述底座(300)上形成有适于插入导线(10)的第一插孔(301);导电端子(500),保持在所述底座(300)中;弹片(400),容纳在所述底座(300)中,并在所述弹片(400)上形成有一个开口(401);和驱动件(100),插入所述底座(300)的第一插槽(302)中,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便将所述弹片(400)分别驱动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当所述弹片(40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弹片(400)上的开口(401)与所述底座(300)上的第一插孔(301)对齐并贯通,以允许所述导线(10)经由所述弹片(400)上的开口(401)插入所述底座(300)的第一插孔(301)中或从所述底座(300)的第一插孔(301)中拔出;当所述弹片(40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弹片(400)上的开口(401)偏离所述底座(300)上的第一插孔(301),以便将已插入的导线(10)夹持在所述导电端子(500)上或者阻止所述导线(10)插入所述底座(300)的第一插孔(301)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300)的第一插槽(302)的底壁上形成有一个通孔(303),当所述驱动件(10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驱动件(100)的下端(105)经由所述通孔(303)从所述底座(300)外露出,从而可通过向上推动所述驱动件(100)的下端(105)使所述驱动件(100)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件(100)上形成有第一凹部(101)和位于所述第一凹部(101)下方的第二凹部(102);在所述弹片(400)上形成有一个弧形凸起部(402),该弧形凸起部(402)适于分别与所述第一凹部(101)和所述第二凹部(102)接合;当所述弧形凸起部(402)与所述第一凹部(101)接合时,所述弹片(400)被保持在所述第一状态,并且所述驱动件(100)被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并且当所述弧形凸起部(402)与所述第二凹部(102)接合时,所述弹片(400)被保持在所述第二状态,并且所述驱动件(100)被保持在第二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盖子(200),所述盖子(200)适于安装在所述底座(300)上;在所述盖子(200)上形成有第二插孔(201),所述导线(10)适于通过所述第二插孔(201)插入所述底座(300)的第一插孔(301)中;并且在所述盖子(200)上还形成有第二插槽(202),所述驱动件(100)的上部适于容纳在所述盖子(200)的第二插槽(202)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强王勇姚李强王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