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5659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6 21:03
一种电连接器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框,其为一个一侧开口的U形体,包括底板、自底板一侧弯折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及自侧壁向底板上方侧弯折延伸形成的顶板,且,侧壁前端向内弯折形成设可压接导线的连接部,侧壁中部冲压形成一向内弯折的第一弹压片;底板设连接部的前端一侧向下弯折形成第一限位部;自接线框侧壁中部向内冲压弯折形成的基部、自基部靠接线框连接部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弹性部及自弹性部向连接部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保持部;第二弹压片,包括自底板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基部、自基部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弹性部及自弹性部向连接部方向延伸形成的保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接线框与弹压片一体化设计,减少工序,连续冲压即可完成,减少用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普通常见的接线座,同类产品较多。这类接线座可以依照实际需要,方便组合成2极至若干极的不同极数。这类接线座大体上都是由绝缘基座、接线框、导电板、接线螺丝等组成。传统产品都或多或少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良隐患或缺点。比如,各级之间采用组合式的结构,如接线框与弹压片组合,容易出现两极之间组合松动的情况,同时由于组合结构,多一道装配工序,用料也增加,也难于实现自动化快速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电连接器接线端子,将接线框与弹压片一体化设计,工序减少,连续冲压完成,减少用料。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连接器接线端子,其包括,接线框,其为一个一侧开口的U形体,包括底板、自底板一侧弯折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及自侧壁向底板上方侧弯折延伸形成的顶板,且,侧壁前端向内弯折形成设可压接导线的连接部,侧壁中部冲压形成一向内弯折的第一弹压片;所述底板设连接部的前端靠接线框开口的一侧向下弯折形成第一限位部;自所述接线框侧壁中部向内冲压弯折形成的基部、自基部靠接线框连接部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弹性部及自弹性部向连接部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保持部;第二弹压片,包括自底板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基部、自基部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弹性部及自弹性部向连接部方向延伸形成的保持部。进一步,所述接线框顶板位于接线框开口侧的侧边中部设第二限位部。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顶板侧边中部内凹并形成一卡勾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卡勾结构中设一勾部,该勾部向上弯折,勾部上端面高于顶板上端面。优选的,所述接线框底板前端一侧向下弯折的第一限位部底面弯折处中央沿轴向设加强筋。优选的,所述接线框侧壁前端向内弯折形成的连接部的弯折处内侧面设加强筋。优选的,所述第一弹压片自侧壁中部冲压形成向内弯折的基部的内侧面弯折处中央沿弯折方向设加强筋。优选的,所述加强筋为冲压形成的凸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接线框与弹压片一体化设计,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接线框与弹压片是组合设计结构而需要的装配工序,本技术采用一体化设计,连续冲压即可完成上述结构,冲压工艺的采用也因此减少用料(用料厚度从0.6mm减小至0.4mm),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5,本技术的一种电连接器接线端子,其包括,接线框1,其为一个一侧开口的U形体,包括底板11、自底板11一侧弯折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12及自侧壁12向底板11上方侧弯折延伸形成的顶板13,且,侧壁12前端向内弯折形成设可压接导线的连接部14,侧壁12中部冲压形成一向内弯折的第一弹压片2;所述底板11设连接部14的前端靠接线框1开口的一侧向下弯折形成第一限位部15;所述第一弹压片2,包括自所述接线框1侧壁12中部向内冲压弯折形成的基部21、自基部21靠接线框1连接部14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弹性部22及自弹性部22向连接部14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保持部23;第二弹压片3,包括自底板11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基部31、自基部31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弹性部32及自弹性部32向连接部14方向延伸形成的保持部33。进一步,所述接线框顶板13位于接线框开口侧的侧边中部设第二限位部16。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部16为顶板13侧边中部内凹并形成一卡勾结构161。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部16的卡勾结构161中设一勾部,该勾部向上弯折,勾部上端面高于顶板13上端面,参见图4,使顶板在原有厚度减薄情况下也可以满足原来的定位要求。优选的,所述接线框底板11前端一侧向下弯折的第一限位部15底面弯折处中央沿轴向设加强筋151。优选的,所述接线框侧壁12前端向内弯折形成的连接部14的弯折处内侧面设加强筋141。优选的,所述第一弹压片2自侧壁12中部冲压形成向内弯折的基部21的内侧面弯折处中央沿弯折方向设加强筋24。优选的,所述加强筋151、141、24为冲压后形成的凸筋。本技术将接线框与弹压片一体化设计,连续冲压即可完成上述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框,其为一个一侧开口的U形体,包括底板、自底板一侧弯折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及自侧壁向底板上方侧弯折延伸形成的顶板,且,侧壁前端向内弯折形成设可压接导线的连接部,侧壁中部冲压向内弯折形成第一弹压片;所述底板设连接部的前端靠接线框开口的一侧向下弯折形成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弹压片,包括自所述接线框侧壁中部向内冲压弯折形成的基部、自基部靠接线框连接部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弹性部及自弹性部向连接部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保持部;第二弹压片,包括自所述接线框底板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基部、自基部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弹性部及自弹性部向连接部方向延伸形成的保持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框,其为一个一侧开口的U形体,包括底板、自底板一侧弯折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及自侧壁向底板上方侧弯折延伸形成的顶板,且,侧壁前端向内弯折形成设可压接导线的连接部,侧壁中部冲压向内弯折形成第一弹压片;所述底板设连接部的前端靠接线框开口的一侧向下弯折形成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弹压片,包括自所述接线框侧壁中部向内冲压弯折形成的基部、自基部靠接线框连接部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弹性部及自弹性部向连接部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保持部;第二弹压片,包括自所述接线框底板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基部、自基部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弹性部及自弹性部向连接部方向延伸形成的保持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框顶板位于接线框开口侧的侧边中部设第二限位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顶板侧边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兵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合璧电子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合璧电子元件有限公司上海合辉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