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油润滑系统及其防止溢油滤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643364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5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稀油润滑系统及其防止溢油滤芯,该防止溢油滤芯包括:顶盖,呈环形;外滤网,呈筒状,上端固定于所述顶盖的下表面;内滤网,呈桶状,具有位于下部的且封闭的底盘,可上下滑动地设于所述外滤网中;当所述内滤网滑入所述外滤网时,所述内滤网的上端和所述外滤网的内壁之间或者所述顶盖之间密封,所述内滤网的下端和所述外滤网的下端之间密封;当所述内滤网滑出所述外滤网时,所述内滤网的上端和所述外滤网的下端内壁之间密封;锁止器,具有可伸缩于所述内滤网下方的自感应器件,用于控制所述内滤网在所述外滤网内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止溢油滤芯的内滤网可以滑出外滤网,增大滤芯的通油面积和提高通油速度,防止回油池溢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稀油润滑、过滤及防溢油
,特别涉及一种稀油润滑系统及其防止溢油滤芯
技术介绍
冶金企业的生产线上,液压润滑系统普遍存在,例如稀油润滑系统,其多采用网式回油过滤器2(简称为过滤器2)过滤稀油回油。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高温带有杂质的稀油经回油管14回到油箱1,返回油箱1的稀油首先进入由油箱壁和水平放置的上支撑板11组成的回油池15内,回油池15为敞开式回油池。上支撑板11上有多个通孔,该通孔中分别放置一过滤器2,过滤器2过滤后的稀油从其侧表面流下,然后落入油箱1底部,而后再由泵吸出油箱1,经泵后过滤器过滤后进入设备,实施润滑,形成一个循环。实践显示,在上述稀油循环中,润滑后的稀油回油中含有过多的杂质,回油池内网式回油过滤器易被阻塞。若不及时更换过滤器,流经过滤器的稀油速度下降,导致稀油在回油池的高度迅速上涨,最终溢出回油池的开口,造成油液浪费和环境污染。但是,目前尚无任何一种能够防止回油池溢油的过滤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溢油滤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稀油容易溢出油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油润滑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溢油滤芯,包括:顶盖,呈环形;其中,还包括:外滤网,呈筒状,上端固定于所述顶盖的下表面;内滤网,呈桶状,具有位于下部的且封闭的底盘,可上下滑动地设于所述外滤网中;当所述内滤网滑入所述外滤网时,所述内滤网的上端和所述外滤网的内壁之间或者所述顶盖之间密封,所述内滤网的下端和所述外滤网的下端之间密封;当所述内滤网滑出所述外滤网时,所述内滤网的上端和所述外滤网的下端内壁之间密封;锁止器,具有可伸缩于所述内滤网下方的自感应器件,用于控制所述内滤网在所述外滤网内的位置。优选地,所述锁止器包括:联板,位于所述外滤网下端外部,内侧设有深孔;活动体,呈L形,第一端铰接于所述联板,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内滤网下方;感应体,呈柱状,第一端与所述活动体的第二端铰接,第二端抵顶在所述内滤网的底盘下表面,并且第二端向相对所述活动体第一端远处的方向倾斜;上连杆,平行设于所述活动体上方,所述上连杆的第一端插入所述联板的深孔中,第二端与所述感应体的第一端铰接;弹簧,设于所述活动体上,并与所述感应体连接,以驱动所述感应体稳定地抵顶在所述内滤网底盘下表面。优选地,所述联板呈L形,竖直段固定于所述外滤网下端外部,水平段位于所述外滤网下端端面下方,所述深孔位于所述联板水平段的里端端面上。优选地,所述上连杆包括第一上连杆、第二上连杆,所述第一上连杆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深孔中,所述第一上连杆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第二上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上连杆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感应体;所述活动体上方设有支撑块,所述第一上连杆可滑动地穿过所述支撑块。优选地,所述锁止器还包括:下连杆,水平地设于所述活动体的下方,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下连杆上,驱动所述下连杆向所述感应体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下连杆包括第一下连杆、第二下连杆,所述第一下连杆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第二下连杆的第一端;所述活动体下方设有弹簧腔,所述第一下连杆上设有挡块,所述弹簧及所述挡块均位于所述弹簧腔中,所述弹簧抵顶所述挡块。优选地,所述外滤网螺纹连接于所述顶盖的下表面。优选地,所述内滤网的上端设有短筒状的卡环,并且所述卡环的下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上凸台,所述上凸台的外径等于所述外滤网的内径。优选地,所述外滤网的下端设有短筒状的底座,所述锁止器设于所述底座外部;所述底座的上边缘设有向内延伸的下凸台,所述下凸台的内径等于所述内滤网的外径。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稀油润滑系统,包括油箱和设于所述油箱内部的滤芯,其中,所述滤芯为上述任一防止溢油滤芯。分析可知,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溢油滤芯的内滤网可以滑出外滤网,增大滤芯的通油面积和提高通油速度,降低回油池液位,防止回油池溢油,而且该滤芯装置具有使用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过滤器外形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过滤器应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溢油滤芯具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溢油滤芯实施例外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溢油滤芯实施例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溢油滤芯实施例的内滤网伸出后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溢油滤芯实施例内滤网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溢油滤芯实施例的锁止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溢油滤芯实施例的锁止器剖视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溢油滤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锁止器打开)。附图标记含义为:1、油箱;11、上支撑板;12、下支撑板;13、下油孔;14、回油管;15、回油池;2、过滤器;3、顶盖;31、螺杆;32、螺母;33、把手;34、磁铁;35、螺母;4、外滤网;42、底座;43、下凸台;5、内滤网;52、卡环;53、密封圈;54、上凸台;55、密封圈;56、底盘;6、锁止器;7、活动体;71、轴销;72、轴销;73、第一支撑块;74、第二支撑块;75、第三支撑块;76、上连杆;761、第一上连杆;762、第二上连杆;77、弹簧腔;78、下连杆;781、第一下连杆;782、第二下连杆;7821、挡块;79、弹簧;8、联板;81、延伸段;810、定位孔;9、感应体;91、轴销;92、轴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溢油滤芯实施例包括:顶盖3、外滤网4、内滤网5、锁止器6。其中,顶盖3呈环形,其上方水平设置一横梁,倒置的U形把手33两端分别固定于该横梁的两端。螺杆31的上端穿过该横梁并由螺母32固定,下端则悬挂有磁铁34,其用于吸附稀油中的磁性物质,例如铁末,铁屑。螺杆31的下端穿过磁铁34之后由螺栓35固定,从而使磁铁34悬挂在内滤网5之中。安装时,顶盖3固定在油箱1的上支撑板11上,从而实现将防止溢油滤芯安装在油箱1内。外滤网4呈筒状,其上设有多个滤孔,上端固定于顶盖3的下表面。优选地,外滤网4螺纹连接于顶盖3的下表面,例如在顶盖3的下表面设置内螺纹或外螺纹,相应地,在外滤网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外螺纹或在上端内表面设置内螺纹。该螺纹连接方式便于外滤网4的生产制造、拆卸、清洗等。为了增强防止溢油滤芯的固定强度,在油箱1内设置位于上支撑板11下方的下支撑板12,过滤器2的下端则嵌入下支撑板12中,并且下支撑板12上设有多个下油孔13,经外滤网4过滤后的稀油从其侧表面流下,然后通过下油孔13落入油箱1底部。内滤网5呈桶状,优选呈圆桶状,其侧壁上设有多个滤孔,下端为封闭的底盘56,优选地底盘56为实心结构。内滤网5整体可上下滑动地设于外滤网4中,如图5,当内滤网5滑入外滤网4时,内滤网5的上端和外滤网4的内壁之间或者顶盖3之间密封。优选地,顶盖3的下表面设有环形槽(未标记,内滤网5上端卡环52插入的部位),内滤网5的上端可以插入该环形槽中,不但可以定位内滤网5,而且具有一定的密封作用;同时内滤网5的下端与外滤网4的下端之间密封。当然,当内滤网5滑入外滤网4时,内滤网5的下端和外滤网4的下端之间也应密封。如图6所示,当内滤网5滑出外滤网4时,内滤网5的上端和外滤网4的下端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稀油润滑系统及其防止溢油滤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溢油滤芯,包括:顶盖,呈环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滤网,呈筒状,上端固定于所述顶盖的下表面;内滤网,呈桶状,具有位于下部的且封闭的底盘,可上下滑动地设于所述外滤网中;当所述内滤网滑入所述外滤网时,所述内滤网的上端和所述外滤网的内壁之间或者所述顶盖之间密封,所述内滤网的下端和所述外滤网的下端之间密封;当所述内滤网滑出所述外滤网时,所述内滤网的上端和所述外滤网的下端内壁之间密封;锁止器,具有可伸缩于所述内滤网下方的自感应器件,用于控制所述内滤网在所述外滤网内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溢油滤芯,包括:顶盖,呈环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滤网,呈筒状,上端固定于所述顶盖的下表面;内滤网,呈桶状,具有位于下部的且封闭的底盘,可上下滑动地设于所述外滤网中;当所述内滤网滑入所述外滤网时,所述内滤网的上端和所述外滤网的内壁之间或者所述顶盖之间密封,所述内滤网的下端和所述外滤网的下端之间密封;当所述内滤网滑出所述外滤网时,所述内滤网的上端和所述外滤网的下端内壁之间密封;锁止器,具有可伸缩于所述内滤网下方的自感应器件,用于控制所述内滤网在所述外滤网内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溢油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器包括:联板,位于所述外滤网下端外部,内侧设有深孔;活动体,呈L形,第一端铰接于所述联板,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内滤网下方;作为所述自感应器件的感应体,呈柱状,第一端与所述活动体的第二端铰接,第二端抵顶在所述内滤网的底盘下表面,并且第二端向相对所述活动体第一端远处的方向倾斜;上连杆,平行设于所述活动体上方,所述上连杆的第一端插入所述联板的深孔中,第二端与所述感应体的第一端铰接;弹簧,设于所述活动体上,并与所述感应体连接,以驱动所述感应体稳定地抵顶在所述内滤网底盘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溢油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板呈L形,竖直段固定于所述外滤网下端外部,水平段位于所述外滤网下端端面下方,所述深孔位于所述联板水平段的里端端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溢油滤芯,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盛吕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