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充电指示电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3455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5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充电指示电路结构,其关键在于:外部充电器输入端依次串联电阻R1和二极管D1后与主系统充电指示灯阳极相连;终端设备电池VCC端依次串联电阻R2和二极管D2后也与主系统充电指示灯阳极相连;外部充电器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3与场效应管NMOS1的漏极相连;场效应管NMOS1的源极接地,栅极与主控芯片输出端口相连,栅极还通过电阻R4以后接地;场效应管NMOS1的漏极通过电阻R5以后接地,该漏极还与场效应管NMOS2的栅极连通;场效应管NMOS2的漏极通过电阻R6以后与主系统充电指示灯阴极相连,源极直接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解决了使用者无法准确判断充电状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充电指示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移动终端都带有充电指示的功能,但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不能正常地对设备的充电状态进行指示:第一种情况,终端设备电池过低以至于无法开机时,充电无指示。第二种情况,在终端设备关机状态下进行充电,从插入充电器到设备从软件上控制充电指示灯的这段时间内,充电无指示。当充电无指示时,使用者往往无法准确判断是否正常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充电指示电路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充电指示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电指示电路结构包括外部充电器输入端、终端设备电池VCC端和主控芯片输出端口;其中,外部充电器输入端依次串联电阻R1和二极管D1的负极后通过二极管D1的正极与主系统充电指示灯阳极相连;终端设备电池VCC端依次串联电阻R2和二极管D2的负极后通过二极管D2的正极也与主系统充电指示灯阳极相连;所述外部充电器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3与场效应管NMOS1的漏极相连;场效应管NMOS1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NMOS1的栅极与主控芯片输出端口相连,场效应管NMOS1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4以后接地;场效应管NMOS1的漏极通过电阻R5以后接地,场效应管NMOS1的漏极还与场效应管NMOS2的栅极连通;场效应管NMOS2的漏极通过电阻R6以后与主系统充电指示灯阴极相连,场效应管NMOS2的源极直接接地。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此电路结构应用于终端设备后,在关机状态下或电池电量过低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充电时,只要插入充电器充电指示灯会马上显示,因此,有效解决了使用者无法准确判断充电状态的问题;而且将拉高GPIO放到了软件控制电量指示灯之后,可防止指示灯出现闪烁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软件流程控制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预充电指示电路结构,包括外部充电器输入端、终端设备电池VCC端和主控芯片输出端口;其中,外部充电器输入端依次串联电阻R1和二极管D1的负极后通过二极管D1的正极与主系统充电指示灯阳极相连;终端设备电池VCC端依次串联电阻R2和二极管D2的负极后通过二极管D2的正极也与主系统充电指示灯阳极相连;所述外部充电器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3与场效应管NMOS1的漏极相连;场效应管NMOS1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NMOS1的栅极与主控芯片输出端口相连,场效应管NMOS1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4以后接地;场效应管NMOS1的漏极通过电阻R5以后接地,场效应管NMOS1的漏极还与场效应管NMOS2的栅极连通;场效应管NMOS2的漏极通过电阻R6以后与主系统充电指示灯阴极相连,场效应管NMOS2的源极直接接地。该电路图结构的控制流程如下:1.关机状态下,给终端设备插入充电器后,场效应管NMOS2和二极管D1导通,使得充电指示灯发亮,进而指示充电状态;2.进入系统软件控制阶段后,设置主控芯片的输出端口输出高电平,使得场效应管NMOS1导通,而场效应管NMOS2截止,之后充电指示灯的状态将通过软件来控制;3.二极管D2起保护作用。如图2所示,描述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软件控制流程。根据上述描述的电路结构和软件控制流程,以Android系统设备为例(平板、手机等),将设备中用于充电指示的红灯(三色灯中的红灯)接入该电路,进行以下验证实验:实验1:当电池电压小于开机电压时:插入充电器后,充电指示红灯亮。此时设备进入涓流充电模式,直到电池电压大于开机电压后,系统进入LK(littleKernel)阶段,之后充电指示灯交由软件控制,充电指示红灯亮。实验2:当电池电压大于开机电压,但电池电量小于100%时:插入充电器后,充电指示红灯亮。因为此时电池电压大于开机电压,设备检测到有充电设备插入,系统进入LK阶段,之后充电指示灯由软件控制,充电指示红灯亮。实验3:当电池电量充满时:插入充电器后,充电指示红灯亮,因为此时充电指示灯由上面的硬件电路控制。而进入LK阶段后,充电指示灯变绿,此时也说明该指示灯由软件控制。上面所述的实施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力要求书中。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此电路结构应用于终端设备后,在关机状态下或电池电量过低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充电时,只要插入充电器充电指示灯会马上显示,因此,有效解决了使用者无法准确判断充电状态的问题;而且将拉高GPIO放到了软件控制电量指示灯之后,可防止指示灯出现闪烁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充电指示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电指示电路结构包括外部充电器输入端、终端设备电池VCC端和主控芯片输出端口;其中,外部充电器输入端依次串联电阻R1和二极管D1的负极后通过二极管D1的正极与主系统充电指示灯阳极相连;终端设备电池VCC端依次串联电阻R2和二极管D2的负极后通过二极管D2的正极也与主系统充电指示灯阳极相连;所述外部充电器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3与场效应管NMOS1的漏极相连;场效应管NMOS1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NMOS1的栅极与主控芯片输出端口相连,场效应管NMOS1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4以后接地;场效应管NMOS1的漏极通过电阻R5以后接地,场效应管NMOS1的漏极还与场效应管NMOS2的栅极连通;场效应管NMOS2的漏极通过电阻R6以后与主系统充电指示灯阴极相连,场效应管NMOS2的源极直接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充电指示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电指示电路结构包括外部充电器输入端、终端设备电池VCC端和主控芯片输出端口;其中,外部充电器输入端依次串联电阻R1和二极管D1的负极后通过二极管D1的正极与主系统充电指示灯阳极相连;终端设备电池VCC端依次串联电阻R2和二极管D2的负极后通过二极管D2的正极也与主系统充电指示灯阳极相连;所述外部充电器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3与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文亮邱刚季海婷李春莉黄倩谢小维谭晓玲牛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