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垫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2779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2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减震垫及电机。减震垫,安装于电机上,包括: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减震垫的中心设有穿过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穿过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凸起部分;所述第一面的第一通孔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安装有上述减震垫。本发明专利技术减震垫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减震效果好,很好地实现了减震垫径向和/或周向定位,有效解决了电机减震垫径向窜动或周向转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垫及电机
技术介绍
现有电机一般都安装有减震胶圈,减震胶圈通过紧配合固定在电机上,其主要作用为避免电机运行时,将震动传递至负载,造成噪音问题,同时也可以保证电机的安装尺寸,增强同一款电机的通用性。减震胶圈与电机的紧配合安装使得电机安装不便。而且,即使减震胶圈与电机采用紧配合(类似于过盈配合)的方式,在电机长期运行后,仍难以避免减震胶圈与电机产生相对位移,即减震胶圈与电机易偏转,从而导致工作可靠性较差的问题。此外,由于采用了紧配合的固定方式来保证减震胶圈与电机的可靠固定,会使减震效果受到影响,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其减震作用,也造成了减震效果未达到最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垫及电机,主要目的在于使其减震效果好,同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垫,安装于电机上,包括: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减震垫的中心设有穿过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穿过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凸起部分;所述第一面的第一通孔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环形内圈和外圈均高于所述第一环形凹<br>槽的底面。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设置有第一块状凸起,所述第一块状凸起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环形内圈和外圈。优选地,至少两个第一块状凸起间隔设置于第一环形凹槽中,从而形成第一块状凸起和第一凹槽交错排列的圆环。优选地,所述第一块状凸起的顶面低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顶面高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块状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交错排列所形成的圆环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圆环沿径向排列分布。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为沿所述第一面到所述第二面的方向的通孔。优选地,所述减震垫材料为橡胶。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包括:电机壳,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具有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的周围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周围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减震垫;其中,所述减震垫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电机壳的所述凸起部分相适配;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的第二环形凹槽相适配,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的第二环形凸起相适配。优选地,当第一环形凹槽中设置有第一块状凸起时,在电机壳端面上的第二环形凸起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块状凸起相适配。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减震垫及电机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减震垫的中心设置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穿过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凸起部分。所述减震垫的所述第一面的第一通孔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一环形凹槽分别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相应的第二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凸起相适配。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将减震垫与电机壳紧配合固定的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减震垫的凹槽和凸起分别于电机壳的凸起和凹槽相互嵌入配合的方式不但使减震垫减震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进一步地,在第一环形凹槽中设置有第一块状凸起,所述第一块状凸起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环形内圈和外圈;在电机壳端面上的第二环形凸起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块状凸起相适配。通过合理设置所述凹槽和凸起,可以很好地实现减震垫径向和/或周向定位,有效解决了电机减震垫径向窜动或周向转动的问题。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垫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垫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I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减震垫,包括第一面10和与所述第一面10相对的第二面20。所述减震垫的中心设有穿过所述第一面10和所述第二面20的第一通孔30,所述第一通孔30用于穿过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凸起部分。所述第一面10的第一通孔30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凸起51,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的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凹槽41,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和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分别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相应的第二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凹槽相适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减震垫的中心设置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穿过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凸起部分。所述减震垫的所述第一面上还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分别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相应的第二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凹槽相适配,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将减震垫与电机壳紧配合固定的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减震垫的通孔周围的环形的凹槽和凸起分别与电机壳的凸起和凹槽相互嵌入配合的方式,使其具有很好的止旋功能,可以防止减震垫在圆周方向上的旋转,不但使减震垫减震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通过合理设置所述凹槽和凸起,能够增大摩擦力,还可以实现减震垫径向和/或周向定位,有效解决了减震垫和电机径向窜动或易偏转的问题。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面10的第一通孔30周围设置第一环形凸起51,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用于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相应的第二环形凹槽相适配;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的周围还设置第一环形凹槽41,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用于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相应的第二环形凸起相适配。通过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与电机壳的端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垫,安装于电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减震垫的中心设有穿过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穿过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凸起部分;所述第一面的第一通孔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垫,安装于电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
所述减震垫的中心设有穿过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第一通孔,所
述第一通孔用于穿过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凸起部分;
所述第一面的第一通孔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
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
环形内圈和外圈均高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震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环形
凹槽中设置有第一块状凸起,所述第一块状凸起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
环形内圈和外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垫,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第一块状凸
起间隔设置于第一环形凹槽中,从而形成第一块状凸起和第一凹槽交错排
列的圆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状凸
起的顶面低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顶面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状凸起和
所述第一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超张之元王周叶许金鑫王庆凯邱东霖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