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1925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0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电路,包括第一通信电路、第二通信电路和信号传输线;第一通信电路包括直流稳压电源模块、第一二极管、第一光耦、第二光耦和第一信号端;直流稳压电源模块包括第一零线输入端、第一火线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第一光耦与第二光耦的输入侧串联在直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信号端之间;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零线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信号端连接;第二通信电路包括第三光耦、第四光耦、第二信号端与第二零线输入端;第三光耦与第四光耦的输入侧串联在所述第二信号端与第二零线输入端之间;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通过信号传输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信电路利用了零线进行信号传输,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通信电路
技术介绍
设备、产品各个模块之间的需要220VAC供电和通信,如果使用电力线载波(PLC),通信成本很高,而且自己本身就是干扰源,对电能质量影响很大,很多国家甚至不允许使用;如果采用强电供电,弱电通信,线路多,成本高,而且需要强弱电隔离。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需要对通信电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电路,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并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电路,包括第一通信电路、第二通信电路和信号传输线;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包括直流稳压电源模块、第一二极管、第一光耦、第二光耦和第一信号端;所述直流稳压电源模块包括第一零线输入端、第一火线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所述第一光耦的输出侧与所述第二光耦的输入侧串联,构成第一串联电路;所述第一串联电路连接在所述直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信号端之间;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零线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包括第三光耦、第四光耦、第二信号端以及第二零线输入端;所述第三光耦的输出侧与所述第四光耦的输入侧串联,构成第二串联电路;所述第二串联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二信号端与所述第二零线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信号端和所述第二信号端通过所述信号传输线连接。所述直流稳压电源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一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第一火线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为第一零线输入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为所述直流稳压电源模块的直流输出端,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信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与第一限流电阻;以所述直流输出端到所述第一信号端的电流流向为正向,所述第二二极管正向串接在所述第一串联电路上;所述第一限流电阻串接在所述第一串联电路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信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电容与第三电容;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二电容串联后,并联在所述第一光耦的输出侧的两端;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三电容均与所述第二光耦的输出侧的两端并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信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与第二限流电阻;以所述第二信号端到所述第二零线输入端的电流流向为正向,所述第三二极管正向串接在所述第二串联电路上;所述第二限流电阻串接在所述第二串联电路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信电路还包括第二稳压二极管与第四电容;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零线输入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端;所述第四电容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并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信电路还包括第一压敏电阻;所述第一压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零线输入端,所述第一压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信电路还包括第二压敏电阻、第三压敏电阻与防雷管;所述第二零线输入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压敏电阻和所述第三压敏电阻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端;所述第二压敏电阻和所述第三压敏电阻的连接点通过所述防雷管接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一种通信电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一种通信电路以电流环的形式,利用了零线进行信号传输,通过控制一侧的光耦的输入信号,来向控制另一侧光耦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了信号的传输。该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在通信过程中不主动产生谐波,不产生额外的干扰;借用零线做公共端,通信只需要增加一条线,而且不需要额外的高低压隔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通信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其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通信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通信电路包括第一通信电路、第二通信电路以及信号传输线CL。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包括直流稳压电源模块A1、第一二极管D1、第一光耦OC1、第二光耦OC2以及第一信号端;所述直流稳压电源模块A1包括第一零线输入端、第一火线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所述第一光耦OC1的输出侧与所述第二光耦OC2的输入侧串联,构成第一串联电路;所述第一串联电路连接在所述直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信号端之间;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第一零线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零线输入端用于连接市电的交流N线;所述第一火线输入端用于连接市电的交流L线。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包括第三光耦OC3、第四光耦OC4、第二信号端以及第二零线输入端;所述第三光耦OC3的输出侧与所述第四光耦OC4的输入侧串联,构成第二串联电路;所述第二串联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二信号端与所述第二零线输入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二零线输入端用于连接市电的交流N线。所述第一信号端和所述第二信号端通过所述信号传输线CL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用于防止第一通信电路在交流输入为负半波时,第一零线输入端和第一信号输入端之间的电压过高而导致第一光耦OC1和第二光耦损坏。其中,所述第一光耦OC1、所述第二光耦OC2、所述第三光耦OC3以及所述第四光耦OC4的输入侧都是发光二极管,输出侧都是光敏三极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耦OC1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直流输出端,所述第一光耦OC1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光耦OC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光耦OC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一上拉电阻RP1连接到所述第一通信电路的第一信号发射端TX1,所述第一光耦OC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二光耦OC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到第一信号端;所述第二光耦OC2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源VCC;所述第二光耦OC2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一通信电路的第一信号接收端RX1,通过第一下拉电阻RD1接地。所述第三光耦OC3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端,所述第三光耦OC3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光耦OC4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三光耦OC3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二上拉电阻RP2连接到直流电源VDD;所述第三光耦OC3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为第二信号发射端TX2。所述第四光耦OC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零线输入端;所述第四光耦OC4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源VDD;所述第二光耦OC2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为第二信号接收端RX2,通过第二下拉电阻RD2接地。其中,所述直流稳压电源模块A1将220V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例如24V,为所述第一光耦OC1、所述第二光耦OC2、所述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信电路、第二通信电路和信号传输线;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包括直流稳压电源模块、第一二极管、第一光耦、第二光耦和第一信号端;所述直流稳压电源模块包括第一零线输入端、第一火线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所述第一光耦的输出侧与所述第二光耦的输入侧串联,构成第一串联电路;所述第一串联电路连接在所述直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信号端之间;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零线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包括第三光耦、第四光耦、第二信号端以及第二零线输入端;所述第三光耦的输出侧与所述第四光耦的输入侧串联,构成第二串联电路;所述第二串联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二信号端与所述第二零线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信号端和所述第二信号端通过所述信号传输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信电路、第二通信电路和信号传输线;
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包括直流稳压电源模块、第一二极管、第一光耦、第二光耦和第一信号端;所述直流稳压电源模块包括第一零线输入端、第一火线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所述第一光耦的输出侧与所述第二光耦的输入侧串联,构成第一串联电路;所述第一串联电路连接在所述直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信号端之间;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零线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
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包括第三光耦、第四光耦、第二信号端以及第二零线输入端;所述第三光耦的输出侧与所述第四光耦的输入侧串联,构成第二串联电路;所述第二串联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二信号端与所述第二零线输入端之间;
所述第一信号端和所述第二信号端通过所述信号传输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稳压电源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一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第一火线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为第一零线输入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为所述直流稳压电源模块的直流输出端,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与第二电阻;以所述直流输出端到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葛武
申请(专利权)人:从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