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60824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雨水再利用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单个的雨水收集利用单元连接形成网络,从而一方面提示对降水的调蓄功能,使得整个系统无论是面对局部大量降水,还是大范围大量降水的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示;另一方面使得雨水再利用时也能从较大范围内获得资源,从而更好的对雨水进行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再利用领域,特别是涉及雨水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水,生命之源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资源。我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全国有2/3的城市缺水。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景观用水、道路冲洗、绿化及洗车等的用水量快速增长使得本就紧张的水资源显得更加缺乏。同时由于城市化的推进使得更多底面被各种建筑、道路覆盖,从而使得雨水无法下渗到地下,加重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近年来,常常听到城市内涝的报道也就不足为奇。要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对降落到城市的用水进行收集和再利用。这样将雨水收集处理后提供给城市景观用水、道路冲洗、绿化、冲厕所及洗车等使用,一方面缓解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另一方面也能通过雨水收集模块来存储雨水从而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目前的雨水收集模块多是一个个独立的点,这样对城市内涝时雨水的调蓄作用比较薄弱。而且降水有时仅在部分城市区域发生,那些设在未发生降水的城区的雨水收集点对其他城区的降水就无法起到调蓄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雨水再利用系统及系统总控单元,包括若干雨水收集利用单元,所述雨水收集利用单元包括雨水收集模块、雨水弃流溢流模块、雨水储存模块、雨水净化利用模块,所述若干雨水收集利用单元中雨水储存模块通过管道及增压泵站连接成网络。作为优选,所述雨水弃流溢流模块包括引流管、初滤装置、流量计、弃流罐、实时水质检测设备A、控制装置,所述弃流罐底部设有蓄水管、弃流管,所述蓄水管上设有阀门B控制其通断,所述弃流管上设有阀门A控制其通断,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所述雨水收集模块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初滤装置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初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流量计进水口连接,所述流量计的出水口与所述弃流罐进水口连接,所述实时水质检测设备A的进水口通过取样管与所述弃流罐底部相连,所述实时水质检测设备A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与所述弃流罐底部相连,所述实时水质检测设备A将检测数据实时传至控制装置。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根据水质实时控制何时停止弃流,开始蓄水;同时通过初滤装置将较大的固体污染物滤除后使得后续的设备的运行得更安全。作为优选,所述初滤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不锈钢截污挂篮,所述壳体上部设有可开闭的检修口,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这样的初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检修方便,同时又能较好的去除雨水中较大体积的固体污染物的功能,保护后续装置可靠运行。作为优选,所述雨水储存模块包括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所述第一蓄水池设置在所述第二蓄水池的上方,所述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中均设有水位计,所述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通过输水管和溢流管连通,所述第一蓄水池的雨水通过输水管流经发电机后流入所述第二蓄水池,所述溢流管上设有阀门A,正常情况下所述阀门A关闭,实时水质检测设备B的进水口通过取水管与所述第二蓄水池连通,实时水质检测设备B的出水口通过回流管与所述第二蓄水池连通。这样可以利用两个蓄水池中雨水的势能差进行发电,同时用蓄水池中的雨水发电可以使发电机工作得更稳定,不会由于降雨量的大小而使发电机的发电量随之起伏波动,更有利于雨水发电的并网。作为优选,所述雨水净化利用模块包括水泵、净化子模块、雨水用户,所述净化子模块包括顺次连接的若干水质净化装置,每个水质净化装置的输出口还与雨水用户连通。这样就可以按照雨水用户不同的要求对雨水进行多级净化,从而在满足要求的同时节省能源,降低雨水利用的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单个的雨水收集利用单元连接形成网络,从而一方面提示对降水的调蓄功能,使得整个系统无论是面对局部大量降水,还是大范围大量降水的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示;另一方面使得雨水再利用时也能从较大范围内获得资源,从而更好的对雨水进行再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雨水弃流溢流模块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雨水储存模块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雨水净化利用模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雨水再利用系统,包括若干雨水收集利用单元1及系统总控单元,所述雨水收集利用单元1包括雨水收集模块1a、雨水弃流溢流模块1b、雨水储存模块1c、雨水净化利用模块1d及单元控制模块。所述雨水弃流溢流模块1b包括引流管1b1、初滤装置1b2、流量计1b3、弃流罐1b4、实时水质检测设备A1b8,所述弃流罐1b4底部设有蓄水管1b5、弃流管1b6,所述蓄水管1b5上设有阀门B控制其通断,所述弃流管1b6上设有阀门A控制其通断,所述初滤装置1b2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不锈钢截污挂篮1b21,所述壳体上部设有可开闭的检修口,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引流管1b1的一端与所述雨水收集模块1a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初滤装置1b2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初滤装置1b2的出水口与所述流量计1b3进水口连接,所述流量计1b3的出水口与所述弃流罐1b4进水口连接,所述实时水质检测设备A1b8的进水口通过取样管1b7与所述弃流罐1b4底部相连,所述实时水质检测设备A1b8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1b9与所述弃流罐1b4底部相连,所述实时水质检测设备A1b8及流量计1b3将检测数据实时传至单元控制模块。所述雨水储存模块1c包括第一蓄水池1c1和第二蓄水池1c5,所述第一蓄水池1c1设置在所述第二蓄水池1c5的上方,所述第一蓄水池1c1和第二蓄水池1c5中均设有水位计1c6,所述第一蓄水池1c1和第二蓄水池1c5通过输水管和溢流管1c3连通,所述第一蓄水池1c1的雨水通过输水管流经发电机1c7后流入所述第二蓄水池1c5,所述溢流管1c3上设有阀门A1c2,正常情况下所述阀门A1c2关闭,实时水质检测设备B1c4的进水口通过取水管与所述第二蓄水池1c5连通,实时水质检测设备B1c4的出水口通过回流管与所述第二蓄水池1c5连通。所述各雨水收集利用单元1中雨水储存模块1c的第二蓄水池1c5通过管道2及增压泵站3连接成网络。所述雨水净化利用模块1d包括水泵、净化子模块、雨水用户,所述净化子模块包括顺次连接的若干水质净化装置,每个水质净化装置的输出口还与雨水用户连通。降水时,单元控制模块根据实时水质检测设备A1b8的实时检测数据控制何时开启弃流管1b6上的阀门A对雨水进行弃流处理。同时根据流量计1b3及水位计1c6的数据确定是否开启雨水储存模块1c溢流管1c3上的阀门A1c2,并且将流量数据、水位数据、水质数据传输至系统总控单元。当降水量过大超过本单元调蓄能力时单元控制模块还会相系统总控单元发出警报,系统总控单元收到警报后根据联网的个单元的情况开启相应增压泵站3,在全网范围内进行调控。平时单元控制模块会根据不同雨水用户对水质的不同要求安排雨水储存模块1c中的雨水通过不同数量的水质净化装置后送至雨水用户。当雨水储存模块1c中的水量不足时同样会向系统总控单元报警,系统总控单元在收到该警报时也会在网络中进行调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单个的雨水收集利用单元连接形成网络,从而一方面提示对降水的调蓄功能,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雨水再利用系统,包括若干雨水收集利用单元(1)及系统总控单元,所述雨水收集利用单元(1)包括雨水收集模块(1a)、雨水弃流溢流模块(1b)、雨水储存模块(1c)、雨水净化利用模块(1d),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雨水收集利用单元(1)中雨水储存模块(1c)通过管道(2)及增压泵站(3)连接成网络。

【技术特征摘要】
1.雨水再利用系统,包括若干雨水收集利用单元(1)及系统总控单元,所述雨水收集利用单元(1)包括雨水收集模块(1a)、雨水弃流溢流模块(1b)、雨水储存模块(1c)、雨水净化利用模块(1d),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雨水收集利用单元(1)中雨水储存模块(1c)通过管道(2)及增压泵站(3)连接成网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弃流溢流模块(1b)包括引流管(1b1)、初滤装置(1b2)、流量计(1b3)、弃流罐(1b4)、实时水质检测设备A(1b8)、控制装置,所述弃流罐(1b4)底部设有蓄水管(1b5)、弃流管(1b6),所述蓄水管(1b5)上设有阀门B控制其通断,所述弃流管(1b6)上设有阀门A控制其通断,所述引流管(1b1)的一端与所述雨水收集模块(1a)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初滤装置(1b2)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初滤装置(1b2)的出水口与所述流量计(1b3)进水口连接,所述流量计(1b3)的出水口与所述弃流罐(1b4)进水口连接,所述实时水质检测设备A(1b8)的进水口通过取样管(1b7)与所述弃流罐(1b4)底部相连,所述实时水质检测设备A(1b8)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1b9)与所述弃流罐(1b4)底部相连,所述实时水质检测设备A(1b8)将检测数据实时传至控制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装置(1b2)包括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甬梁
申请(专利权)人: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