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车门中横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0653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13:12
一种商用车车门中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及其上设置的后视镜安装位,所述横梁本体由左横梁部、右横梁部相互连接而成,左横梁部的厚度小于右横梁部的厚度,右横梁部上设置有后视镜安装位;所述左横梁部的右端设置有左焊接部,所述右横梁部的左端设置有与左焊接部对应焊接的右焊接部,且左焊接部、右焊接部均为Z型结构。本设计不仅重量较轻,成本较低,而且利于焊接的顺利进行,焊接后的牢固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驾驶室设备,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车车门中横梁,具体适用于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商用车驾驶室车门中横梁都是整体式结构,要求零部件的整体料厚一致,在此基础上,当该零件上要安装后视镜时,对应的安装部位要求进一步加厚,导致横梁整体上进行加厚,增加零件重量,提高成本。申请公布号为CN104108296A,申请公布日为2014年10月22日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门横梁,其包括的横梁本体的左侧边与汽车门门框的左侧边匹配,所述横梁本体左侧边与汽车门门框的左侧边相焊接,所述横梁本体右侧边与汽车门门框的右侧边匹配,所述横梁本体右侧边与汽车门门框的右侧边相焊接,所述横梁本体后侧面与汽车门内板相焊接,所述横梁本体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所述横梁本体前侧面的下边缘向下凹陷形成台阶结构,所述横梁本体前侧面的上边缘设置有若干加强凹槽和加强凸起。虽然该专利技术通过在横梁本体上设置若干加强筋的设计提高了结构强度,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该设计通过在横梁本体上增设多个加强筋、加强凹槽、加强凸起的方式提高了横梁本体的整体结构强度,但同时,也增加了横梁本体的整体重量,提高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重量较重、成本较高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重量较轻、成本较低的商用车车门中横梁。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商用车车门中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及其上设置的后视镜安装位,且后视镜安装位近横梁本体的右端设置;所述横梁本体由左横梁部、右横梁部相互连接而成,左横梁部的厚度小于右横梁部的厚度,且在右横梁部上设置有后视镜安装位。所述左横梁部的厚度比右横梁部的厚度小0.2-0.5毫米。所述左横梁部、右横梁部的长度比为1:2。所述后视镜安装位上设置有两个后视镜安装孔。所述左横梁部、右横梁部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左横梁部的右端设置有左焊接部,所述右横梁部的左端设置有右焊接部,左焊接部、右焊接部对应焊接。所述左焊接部为Z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下底部、左过渡部与左上平部,左下底部、左上平部相互平行,且左下底部低于左上平部设置;所述右焊接部为Z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右下底部、右过渡部与右上平部,右下底部、右上平部相互平行,且右下底部低于右上平部设置;所述左下底部与右下底部对应焊接,左过渡部与右过渡部对应焊接,左上平部与右上平部对应焊接。所述左下底部、左过渡部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左过渡部、左上平部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左过渡部上与左下底部、左上平部相交接的部位各设置有至少一根焊接凸条。所述焊接凸条的数量为两根,且相互平行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商用车车门中横梁中,横梁本体由左横梁部、右横梁部相互连接而成,左横梁部的厚度小于右横梁部的厚度,且在右横梁部上设置有后视镜安装位,该设计对横梁本体进行了区分,只对需要加厚的部位,即右横梁部进行增厚,以便于安装后视镜,至于其余的部位,如左横梁部,则保持原本的厚度,与现有技术采用的整体增厚相比,不仅降低了横梁本体的整体重量,而且减少了制造成本。因此,本技术不仅重量较轻,而且成本较低。2、本技术一种商用车车门中横梁中,左横梁部的厚度比右横梁部的厚度小0.2-0.5毫米的设计既利于实现降低重量、制造成本的目的,又能确保后视镜安装的顺利进行,此外,左横梁部、右横梁部的长度比为1:2的设计能使左、右横梁部均能满足应力要求。因此,本技术不仅重量较轻、成本较低,而且能确保后视镜安装的顺利进行、能满足应力要求。3、本技术一种商用车车门中横梁中,左横梁部的右端设置有左焊接部,右横梁部的左端设置有右焊接部,左焊接部、右焊接部对应焊接,该设计既能对焊接操作进行引导,便于焊接工艺的顺利进行,又能提高焊接后焊接部位的连接牢固性,从而确保焊接后横梁本体的整体牢固性,此外,当左焊接部、右焊接部均为Z型结构时,其效果更佳。因此,本技术不仅利于焊接的顺利进行,而且焊接后的牢固性较强。4、本技术一种商用车车门中横梁中,左过渡部上与左下底部、左上平部相交接的部位各设置有至少一根焊接凸条,焊接时,焊接凸条能对焊接操作进行引导,同时,增强焊接的连接效果。因此,本技术焊接后的牢固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左横梁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右横梁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在车门内板上的装配示意图。图中:横梁本体1、后视镜安装位2、后视镜安装孔21、左横梁部3、右横梁部4、左焊接部5、左下底部51、左过渡部52、左上平部53、焊接凸条54、右焊接部6、右下底部61、右过渡部62、右上平部63、车门内板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4,一种商用车车门中横梁,包括横梁本体1及其上设置的后视镜安装位2,且后视镜安装位2近横梁本体1的右端设置;所述横梁本体1由左横梁部3、右横梁部4相互连接而成,左横梁部3的厚度小于右横梁部4的厚度,且在右横梁部4上设置有后视镜安装位2。所述左横梁部3的厚度比右横梁部4的厚度小0.2-0.5毫米。所述左横梁部3、右横梁部4的长度比为1:2。所述后视镜安装位2上设置有两个后视镜安装孔21。所述左横梁部3、右横梁部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左横梁部3的右端设置有左焊接部5,所述右横梁部4的左端设置有右焊接部6,左焊接部5、右焊接部6对应焊接。所述左焊接部5为Z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下底部51、左过渡部52与左上平部53,左下底部51、左上平部53相互平行,且左下底部51低于左上平部53设置;所述右焊接部6为Z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右下底部61、右过渡部62与右上平部63,右下底部61、右上平部63相互平行,且右下底部61低于右上平部63设置;所述左下底部51与右下底部61对应焊接,左过渡部52与右过渡部62对应焊接,左上平部53与右上平部63对应焊接。所述左下底部51、左过渡部5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左过渡部52、左上平部53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左过渡部52上与左下底部51、左上平部53相交接的部位各设置有至少一根焊接凸条54。所述焊接凸条54的数量为两根,且相互平行设置。本技术的原理说明如下:本技术一种商用车车门中横梁主要由左横梁部3、右横梁部4构成,左横梁部3、右横梁部4焊接在一起,左横梁部3、右横梁部4的料厚不一致,右横梁部4的料厚大于左横梁部3的料厚,通过零件左、右部的料厚差异化,降低零件重量和成本。同时,由于右横梁部4需要安装后视镜,应力较大,右横梁部4需要增厚,故在横梁本体1上左、右部的1/3处划分,左1/3、右2/3,此时,左横梁部3、右横梁部4都能满足应力要求。实施例1:一种商用车车门中横梁,包括横梁本体1及其上设置的后视镜安装位2,所述横梁本体1由左横梁部3、右横梁部4相互连接而成,左横梁部3的厚度小于右横梁部4的厚度,且在右横梁部4上设置有后视镜安装位2。实施例2: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左横梁部3的厚度比右横梁部4的厚度小0.2-0.5毫米。所述左横梁部3、右横梁部4的长度比为1:2。所述后视镜安装位2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商用车车门中横梁,包括横梁本体(1)及其上设置的后视镜安装位(2),且后视镜安装位(2)近横梁本体(1)的右端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体(1)由左横梁部(3)、右横梁部(4)相互连接而成,左横梁部(3)的厚度小于右横梁部(4)的厚度,且在右横梁部(4)上设置有后视镜安装位(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车门中横梁,包括横梁本体(1)及其上设置的后视镜安装位(2),且后视镜安装位(2)近横梁本体(1)的右端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体(1)由左横梁部(3)、右横梁部(4)相互连接而成,左横梁部(3)的厚度小于右横梁部(4)的厚度,且在右横梁部(4)上设置有后视镜安装位(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车门中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横梁部(3)的厚度比右横梁部(4)的厚度小0.2-0.5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商用车车门中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横梁部(3)、右横梁部(4)的长度比为1: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商用车车门中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安装位(2)上设置有两个后视镜安装孔(2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商用车车门中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横梁部(3)、右横梁部(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商用车车门中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横梁部(3)的右端设置有左焊接部(5),所述右横梁部(4)的左端设置有右焊接部(6),左焊接部(5)、右焊接部(6)对应焊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邓翔余乐铭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