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0493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11:35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扶手,包括钢管与护套,所述护套包裹于钢管的外部,所述钢管包括上横部、上圆弧部、竖杆部、下圆弧部与下横部,所述上横部的内端经上圆弧部与竖杆部的顶端相连接,竖杆部的底端经下圆弧部与下横部的内端相连接,上横部外端、下横部外端的朝向一致,上圆弧部、下圆弧部的弧度范围为95度至145度,护套的制造材料为PU泡沫,且护套与钢管一体注塑成型。本设计不仅舒适感较佳、不易冻手、扶持作用较强,而且成本较低、制造效率较高、缓冲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计一种驾驶室设备,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扶手,具体适用于提升扶手的舒适感,防冻伤。
技术介绍
现有的商用车驾驶室扶手主要由钢管构成,触摸手感较差,尤其当气温较低时,如冬天,由于钢管传热快,导致钢管扶手冻手,易导致冻伤。申请公布号为CN104385958A,申请公布日为2015年3月4日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驾驶员座椅扶手装置及使用该扶手装置的车辆,其包括竖向的安装套管和扶手,安装套管中沿轴向导向活动装配有扶手安装立柱,扶手固定装配在扶手安装立柱上,安装套管上设有与扶手对应的、可使扶手随扶手安装立柱上下活动的让位孔,扶手安装立柱与安装套管之间设有用于驱使扶手安装立柱上下往复活动的振动驱动机构。虽然该设计可根据接收到的相应指令动作,驱使扶手产生有规律的振动以提示驾驶员,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首先,该设计中的扶手位于驾驶员的肘部,并不能提供有效的扶持功能,一旦需要扶持以稳定乘车人员身体时,则完全无效;其次,该设计中的扶手在驾驶室的内部为横向设置,不仅占用空间较大,而且易对驾驶员的操作产生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舒适感较差、易冻手、扶持作用较弱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舒适感较佳、不易冻手、扶持作用较强的商用车驾驶室扶手。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扶手,包括钢管与护套,所述护套包裹于所述钢管的外部,且钢管、护套的形状一致;所述钢管包括上横部、上圆弧部、竖杆部、下圆弧部与下横部,所述上横部的内端经上圆弧部与竖杆部的顶端相连接,竖杆部的底端经下圆弧部与下横部的内端相连接,且上横部外端、下横部外端的朝向一致。所述上圆弧部、下圆弧部的弧度范围为95度至145度。所述上圆弧部、下圆弧部的弧度范围为120度。所述护套的制造材料为PU泡沫,且护套与钢管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护套与钢管的直径比为5:4。所述上圆弧部、下圆弧部的结构一致,均包括一号螺纹部、二号螺纹部与中间伸缩部,所述一号螺纹部的内端经中间伸缩部与二号螺纹部的内端固定连接,且在一号螺纹部的外端、二号螺纹部的外端上都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中间伸缩部为金属弹簧、弹性纤维束或皮筋。所述护套的内表面与钢管的外表面相粘接,护套的外表面内开设有多个凹坑,该凹坑的外开口宽于其内底部。所述凹坑的形状为碗型、水滴型、半月型或梯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扶手中,护套包裹于钢管的外部,钢管、护套的形状一致,护套的形状随钢管变化,该设计确保使用时,手直接与护套接触而不是钢管,提高了接触的舒适度,同时,避免了钢管散热过快、易冻伤手的缺陷,增强了防冻性。因此,本技术的舒适感较佳,不易冻手。2、本技术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扶手中,钢管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横部、上圆弧部、竖杆部、下圆弧部与下横部,其中,竖杆部竖立设置,上、下横部近似水平横向设置,且上横部外端、下横部外端的朝向一致,装配时,上横部的外端、下横部的外端与驾驶室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框架结构,该设计使得本扶手具备很强的稳固性,当其被扶持或拉扯时,不易发生变形,能提供较强的扶持性。因此,本技术的扶持作用较强。3、本技术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扶手中,护套的制造材料为PU泡沫,且护套与钢管一体注塑成型,其中,PU泡沫价格低、手感好,既能降低本设计的制造成本,又能提高本设计应用的舒适度,而一体注塑成型则能提高本设计的制造效率。因此,本技术不仅成本低、舒适度强,而且制造效率较高。4、本技术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扶手中,上圆弧部、下圆弧部均包括依次连接的一号螺纹部、中间伸缩部、二号螺纹部,使用时,当竖杆部被扶持或拉扯时,其力度会传递到与竖杆部两端相连接的上圆弧部、下圆弧部上,此时,中间伸缩部会对传递过来的力进行缓冲,发生弹性变形,避免外来拉扯力破坏上圆弧部、下圆弧部与驾驶室之间的连接关系,避免扶手被外来力破坏。因此,本技术的缓冲性较强,安全性较高。5、本技术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扶手中,护套的内表面与钢管的外表面相粘接,护套的外表面内开设有多个凹坑,凹坑的外开口宽于其内底部,使用时,当乘车者的手抓住扶手时,手掌与外套直接接触,此时,凹坑对手掌产生一定的吸力,增强手掌、护套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脱落,提高扶手的扶持功能,尤其当形状为碗型、水滴型、半月型或梯型时,效果更佳。因此,本技术的扶持作用较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上圆弧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护套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中:钢管1、上横部11、上圆弧部12、竖杆部13、下圆弧部14、下横部15、一号螺纹部16、二号螺纹部17、中间伸缩部18、外螺纹19、护套2、凹坑21、驾驶室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4,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扶手,包括钢管1与护套2,所述护套2包裹于所述钢管1的外部,且钢管1、护套2的形状一致;所述钢管1包括上横部11、上圆弧部12、竖杆部13、下圆弧部14与下横部15,所述上横部11的内端经上圆弧部12与竖杆部13的顶端相连接,竖杆部13的底端经下圆弧部14与下横部15的内端相连接,且上横部11外端、下横部15外端的朝向一致。所述上圆弧部12、下圆弧部14的弧度范围为95度至145度。所述上圆弧部12、下圆弧部14的弧度范围为120度。所述护套2的制造材料为PU泡沫,且护套2与钢管1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护套2与钢管1的直径比为5:4。所述上圆弧部12、下圆弧部14的结构一致,均包括一号螺纹部16、二号螺纹部17与中间伸缩部18,所述一号螺纹部16的内端经中间伸缩部18与二号螺纹部17的内端固定连接,且在一号螺纹部16的外端、二号螺纹部17的外端上都设置有外螺纹19。所述中间伸缩部18为金属弹簧、弹性纤维束或皮筋。所述护套2的内表面与钢管1的外表面相粘接,护套2的外表面内开设有多个凹坑21,该凹坑21的外开口宽于其内底部。所述凹坑21的形状为碗型、水滴型、半月型或梯型。本技术的原理说明如下:本技术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扶手,主要由钢管1与护套2构成,护套2材料为PU泡沫,护套2与钢管1注塑成型,护套2在钢管1外面,护套2能提高人手触摸扶手的舒适感,特别是冬天护套传热慢,不冻手。此外,装配时,扶手能与其装配的驾驶室3构成一个封闭的框架结构,提高扶持时的牢固性,增强扶持效果。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4,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扶手,包括钢管1与护套2,所述护套2包裹于所述钢管1的外部,且钢管1、护套2的形状一致;所述钢管1包括上横部11、上圆弧部12、竖杆部13、下圆弧部14与下横部15,所述上横部11的内端经上圆弧部12与竖杆部13的顶端相连接,竖杆部13的底端经下圆弧部14与下横部15的内端相连接,且上横部11外端、下横部15外端的朝向一致。实施例2: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上圆弧部12、下圆弧部14的弧度范围为95度至145度。所述护套2的制造材料为PU泡沫,且护套2与钢管1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护套2与钢管1的直径比为5:4。实施例3: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上圆弧部12、下圆弧部14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扶手,包括钢管(1)与护套(2),所述护套(2)包裹于所述钢管(1)的外部,且钢管(1)、护套(2)的形状一致,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包括上横部(11)、上圆弧部(12)、竖杆部(13)、下圆弧部(14)与下横部(15),所述上横部(11)的内端经上圆弧部(12)与竖杆部(13)的顶端相连接,竖杆部(13)的底端经下圆弧部(14)与下横部(15)的内端相连接,且上横部(11)外端、下横部(15)外端的朝向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扶手,包括钢管(1)与护套(2),所述护套(2)包裹于所述钢管(1)的外部,且钢管(1)、护套(2)的形状一致,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包括上横部(11)、上圆弧部(12)、竖杆部(13)、下圆弧部(14)与下横部(15),所述上横部(11)的内端经上圆弧部(12)与竖杆部(13)的顶端相连接,竖杆部(13)的底端经下圆弧部(14)与下横部(15)的内端相连接,且上横部(11)外端、下横部(15)外端的朝向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弧部(12)、下圆弧部(14)的弧度范围为95度至145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弧部(12)、下圆弧部(14)的弧度范围为120度。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2)的制造材料为PU泡沫,且护套(2)与钢管(1)一体注塑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2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邓翔王丽芳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