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线圈盘、隔热件及食物料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0149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热线圈盘、隔热件及食物料理机,加热线圈盘包括盘体、加热线圈及隔热件,所述盘体设有沿其径向间距分布的多个环形筋板组;所述隔热件包括多个同心圆设置的环形套,各所述环形套的环形开口同侧,并与各所述环形筋板组套接;相邻两所述环形套相互连接,且使相邻两环形套之间形成第一容置槽,所述加热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通过采用有效阻隔加热线圈将热量传导至盘体的措施,减少安全隐患,改善了盘体与加热线圈之间的隔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磁加热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线圈盘、隔热件及食物料理机。
技术介绍
电磁加热器具相对于电阻式加热器具具有无可比拟的热传导效率优越性而应用越趋广泛,其线圈盘的盘体上绕有加热线圈,有别于电阻式线圈,加热线圈工作本身发热量较小。然而,一旦线圈中某段励磁导线异常而产生热量,其将持续向相连接的导线传递热量,导致整个线圈温度持续上升,可能熔掉盘体。现有的加热线圈盘未采取有效阻隔加热线圈将热量传导至盘体的措施,埋下了安全隐患,盘体与加热线圈之间的隔热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热线圈盘,旨在解决现有感应式加热器具的加热线圈盘的盘体与加热线圈之间隔热性能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加热线圈盘,包括盘体、加热线圈及隔热件,所述盘体设有沿其径向间距分布的多个环形筋板组;所述隔热件包括多个同心圆设置的环形套,各所述环形套的环形开口同侧,并与各所述环形筋板组套接;相邻两所述环形套相互连接,且使相邻两环形套之间形成第一容置槽,所述加热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优选地,相邻两所述环形套的开口处端部相互连接。优选地,处于圆心侧的所述环形套围成的空腔内设置有内防护壁,所述内防护壁与各所述环形套同心圆设置,且与处于该圆心侧的所述环形套相连形成第二容置槽。优选地,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环形套的外围环设有外防护壁,所述外防护壁与所述最外侧的环形套相连形成第三容置槽。优选地,所述环形筋板组设有供加热线圈绕设通过的第一让位开口,所述隔热件对应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让位开口适配的第二让位开口。本技术还提出一种隔热件,包括多个同心圆设置的环形套,各所述环形套的环形开口同侧,以用于与盘体上的环形筋板组套接;相邻两所述环形套相互连接,且使相邻两环形套之间形成第一容置槽,以供加热线圈绕设。优选地,相邻两所述环形套的开口处端部端相互连接。优选地,处于圆心侧的所述环形套围成的空腔内设置有内防护壁,所述内防护壁与各所述环形套同心圆设置,且与处于该圆心侧的所述环形套相连形成第二容置槽。优选地,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环形套的外围环设有外防护壁,所述外防护壁与所述最外侧的环形套相连形成第三容置槽。本技术还提出一种食物料理机,包括搅拌杯组件和支撑所述搅拌杯组件的底座,所述搅拌杯组件包括搅拌杯和部分位于所述搅拌杯内的刀片组件,所述底座内设有如上所述的加热线圈盘,所述搅拌杯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线圈盘相对设置的导磁盘。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加热线圈盘上采用隔热件有效阻隔了加热线圈将热量传导至盘体,从而改善了盘体与加热线圈之间的隔热性能,且避免了盘体被烧毁的问题,减少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加热线圈盘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加热线圈盘一实施例中隔热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加热线圈盘一实施例中隔热件与线圈盘的组装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加热线圈盘一实施例中隔热件与线圈盘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食物料理机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盘体32第一容置槽800搅拌杯组件11筋板组33内防护壁801搅拌杯12柱体34第二容置槽802刀片组件13第一让位开口35外防护壁900加热线圈盘20加热线圈36第三容置槽901导磁盘30隔热件37第二让位开口31环形套700支撑底座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活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加热线圈盘的盘体用于供加热线圈绕设,加热线圈通电后产生交变磁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金属器皿底部切割高频的交变磁力线而产生涡流,涡流使该金属器皿产生热能,从而将电能转化成热能。鉴于电磁加热方式的特性,一旦加热线圈盘失效,造成加热线圈盘上的金属部件切割该高频的交变磁力线,同样会产生涡流而导致持续发热升温。高温线圈熔解该盘体导致加热线圈盘失效。为防止此意外发生,实施有效阻隔加热线圈将热量传导至盘体的措施,改善加热线圈盘的隔热性能相当必要。本技术提出一种加热线圈盘,参照图1所示,该加热线圈盘包括盘体10、加热线圈20及隔热件30,一般地,盘体10具有用于绕置加热线圈20的多个环形筋板组11,隔热件30具体是套接在环形筋板组11上,再将加热线圈绕设在隔热件30上,以实现对线圈盘的盘体10与加热线圈20进行隔热。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技术提出的隔热件30包括多个同心圆设置的环形套31,各环形套31的环形开口同侧,以用于与各环形筋板组11套接;相邻两环形套31相互连接,且使相邻两环形套31之间形成第一容置槽32,以供绕置于所述环形套31上的加热线圈20容置。安装时,隔热件通过环形套31直接套接于环形筋板组11上,然后将加热线圈20绕设于第一容置槽32内,如此便将加热线圈20与盘体10隔离,实现隔热作用。在加热线圈盘加热过程中,出于增大加热线圈盘磁通量的需要,加热线圈盘的盘体10具有多个用于绕设加热线圈20的环形筋板组11。将筋板组11设置成环形,便于金属线圈的缠绕,当然,这里所述的环形特指同心圆形形成的圆环状。将筋板组11设成多个,其目的在于增加盘绕圈数,以增大整个加热线圈盘的磁通量,引导交变磁感按照设定方向通过,使加热效果更佳。一旦交变磁感方向脱离预设轨迹,对加热线圈盘内部件加热而导致加热线圈20温度上升,从而极可能引起加热线圈盘的盘体10受热熔解。在盘体10与加热线圈20之间设有用于热隔离的隔热件30,隔热件30包括多个同心设置的环形套31,环形套31并非固定形状,其根据上述环形筋板组11的厚度设定相应的环形,用以适配不同厚度的环形筋板组11。并且各环形套31的环形开口同侧,便于套装在环形筋板组11上。可以理解的是,隔热件30可设置成多种隔热材质的部件,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线圈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加热线圈及隔热件,所述盘体设有沿其径向间距分布的多个环形筋板组;所述隔热件包括多个同心圆设置的环形套,各所述环形套的环形开口同侧,并与各所述环形筋板组套接;相邻两所述环形套相互连接,且使相邻两环形套之间形成第一容置槽,所述加热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线圈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加热线圈及隔热件,所述盘体设有沿其径向间距分布的多个环形筋板组;所述隔热件包括多个同心圆设置的环形套,各所述环形套的环形开口同侧,并与各所述环形筋板组套接;相邻两所述环形套相互连接,且使相邻两环形套之间形成第一容置槽,所述加热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线圈盘,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环形套的开口处端部相互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线圈盘,其特征在于,处于圆心侧的所述环形套围成的空腔内设置有内防护壁,所述内防护壁与各所述环形套同心圆设置,且与处于该圆心侧的所述环形套相连形成第二容置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线圈盘,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环形套的外围环设有外防护壁,所述外防护壁与所述最外侧的环形套相连形成第三容置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筋板组设有供加热线圈绕设通过的第一让位开口,所述隔热件对应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让位开口适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威徐建飞陈炜杰佘艳柳维军肖力曾祥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