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高短节卡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0038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高短节卡钳,属于石油领域。所述升高短节卡钳包括:钳头;与钳头在第一交叉点处相交的钳身;用于在第一交叉点处可活动连接钳头和钳身的第一轴;与钳身在第二交叉点处相交的钳尾;用于在第二交叉点处可活动连接钳尾和钳身的第二轴;钳头的形状为弯曲形,且钳身的前端部的形状为弯曲形;钳头的后端部的外侧的形状为钩状形,且钳尾的前端部的形状为与钳头的后端部的钩状形相配合的凸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钳尾的前端部扣住钳头的后端部,使得在旋转升高短节卡钳时,钳头与钳身将升高短节包得越来越紧;另外,通过回送钳尾,将钳头的后端部被钳尾的前端部释放,使升高短节卡钳自动松脱,这样安装、拆卸升高短节更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高短节卡钳。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为了确保油井能顺利使用,需要采取一定的维护与保养措施,其中很多的措施需要更换井口升高短节。目前,更换升高短节所使用的油管钳是由两个半圆形的钳头组成,且这两个半圆形的钳头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的螺合将两者连接起来,而每个半圆形的钳头外侧的中间连接的有可安装加力杆的钳尾。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更换升高短节是在比较窄小的空间内进行,这需要多次旋转油管钳,而每次旋转油管钳之前都要将螺栓螺合,所以,拆、装操作既费时、又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拆、装升高短节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高短节卡钳。具体地,升高短节卡钳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升高短节卡钳,所述升高短节卡钳包括:钳头;与所述钳头在第一交叉点处相交的钳身;用于在所述第一交叉点处可活动连接所述钳头和所述钳身的第一轴;与所述钳身在第二交叉点处相交的钳尾;用于在所述第二交叉点处可活动连接所述钳尾和所述钳身的第二轴;所述钳头的形状为弯曲形,且所述钳身的前端部的形状为弯曲形;所述钳头的后端部的外侧的形状为钩状形,且所述钳尾的前端部的形状为与所述钳头的后端部的钩状形相配合的凸形。优选地,所述钳头的内侧具有多个第一凹槽,且所述钳身的内侧具有多个第二凹槽。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相对称。优选地,所述钳身的前端部具有一个用于镶嵌所述钳头的前端部的第三凹槽,且所述钳身的后端部具有一个用于镶嵌所述钳尾的前端部的第四凹槽。优选地,所述第三凹槽以贯通所述钳身的前端部的方式而形成。优选地,所述第四凹槽以贯通所述钳身的后端部的方式而形成。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第一钳牙,且在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第二钳牙。优选地,所述第一钳牙焊接在所述钳头上,且所述第二钳牙焊接在所述钳身上。优选地,所述钳尾的后端部为圆管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升高短节卡钳的钳头的后端部与钳尾的前端部的位置相互错开,使得钳头与钳身形成“3”的形状,再将升高短节包住,然后将钳尾的前端部扣住钳头的后端部,使得在旋转升高短节卡钳时,钳头与钳身将升高短节包得越来越紧,这既节省了人力,又节省了时间。另外,当升高短节卡钳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以通过回送钳尾,将锁紧的钳头的后端部被钳尾的前端部释放,使得升高短节卡钳在升高短节上自动松脱,这样就节省了操作的人力与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高短节卡钳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高短节卡钳钳身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对附图中的各标号说明如下:1钳头,101钳头的前端部,1011第一凹槽,102钳头的后端部;2钳身,201钳身的前端部,2011第二凹槽,2012第三凹槽,202钳身的后端部,2021第四凹槽;3第一轴;4第二轴;5钳尾,501钳尾的前端部,502钳尾的后端部;6第一钳牙;7第二钳牙;A第一交叉点;B第二交叉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高短节卡钳,如图1所示,升高短节卡钳包括:钳头1;与钳头1在第一交叉点A处相交的钳身2;用于在第一交叉点A处可活动连接钳头1和钳身2的第一轴3;与钳身2在第二交叉点B处相交的钳尾5;用于在第二交叉点B处可活动连接钳尾5和钳身2的第二轴4;其中,钳头1的形状为弯曲形,且钳身2的前端部201的形状为弯曲形;钳头1的后端部102的外侧的形状为钩状形,且钳尾5的前端部501的形状为与钳头1的后端部102的钩状形相配合的凸形。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升高短节卡钳的钳头1的后端部102与钳尾5的前端部501的位置相互错开,使得钳头1与钳身2形成“3”的形状,再将升高短节包住,然后将钳尾5的前端部501扣住钳头1的后端部102,这样力就可以通过第二轴4作为支点带动钳尾5的前端部501扣动钳头1的后端部102,就使得在旋转升高短节卡钳过程中,钳头1与钳身2将升高短节包得越来越紧。当升高短节卡钳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以通过回送钳尾5,将锁紧的钳头1的后端部102被钳尾5的前端部501释放,使得升高短节卡钳在升高短节上自动松脱。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钳头1的内侧具有多个第一凹槽1011,且钳身2的内侧具有多个第二凹槽2011。在钳头1的内侧设置多个第一凹槽1011以及在钳身2的内侧设置多个第二凹槽2011的原因是为了镶嵌钳牙,因为钳牙可以起到箍紧升高短节的作用,这样既省时又省力。关于第一凹槽1011以及第二凹槽2011的个数,本技术实施例不进行限制,例如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凹槽1011以及第二凹槽2011的个数分别为2个。如图1所示,更进一步地,第一凹槽1011与第二凹槽2011的位置相对称,这样可以使得升高短节受力均匀,便于更加省时、省力地上紧或者卸掉升高短节。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钳身2的前端部201具有一个用于镶嵌钳头1的前端部101的第三凹槽2012,且第三凹槽2012以贯通钳身2的前端部201的方式而形成,这样就可以使得钳头1的前端部101通过第一轴3的连接进行旋转,从而达到包住或者松开升高短节的目的。其中关于第三凹槽2012的深度,本技术实施例不进行限制,只要使钳头1的前端部101可以旋转即可。如图2所示,更进一步地,钳身2的后端部202具有一个用于镶嵌钳尾5的前端部501的第四凹槽2021,且第四凹槽2021以贯通钳身2的后端部202的方式而形成,这样就可以使得钳尾5的前端部501通过第二轴4的连接进行旋转,使得钳尾5的前端部501扣动或者释放钳头1的后端部102,从而达到包紧或者松开升高短节的作用。其中关于第四凹槽2021的深度,本技术实施例不进行限制,只要使钳尾5的前端部501可以旋转,且不影响钳头1的后端部102与钳尾5的前端部501的配合即可。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第一凹槽1011内设置第一钳牙6。第一钳牙6镶嵌于第一凹槽1011内的方式有多种,作为优选地,第一钳牙6焊接在钳头1上,主要是因为此种方式的操作较方便,相比于其他方式也比较牢固,故本技术实施例采取焊接的方式将第一钳牙6镶嵌于第一凹槽1011内。如图1所示,更进一步地,在第二凹槽2011内设置第二钳牙7。第二钳牙7镶嵌于第二凹槽2011内的方式有多种,作为优选地,第二钳牙7焊接在钳身2上,主要是因为此种方式操作较方便,相比于其他方式也比较牢固,故本技术实施例采取焊接的方式将第二钳牙7镶嵌于第二凹槽2011内。如图1所示,钳尾5的后端部502为圆管形,这是因为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更加省力地上紧或者卸掉升高短节,利用杠杆原理,可以在钳尾5的后端部安装加力杆。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高短节卡钳,通过将升高短节卡钳的钳头的后端部与钳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高短节卡钳,所述升高短节卡钳包括:钳头(1);与所述钳头(1)第一交叉点(A)处相交的钳身(2);用于在所述第一交叉点(A)处可活动连接所述钳头(1)和所述钳身(2)的第一轴(3);与所述钳身(2)在第二交叉点(B)处相交的钳尾(5);用于在所述第二交叉点(B)处可活动连接所述钳尾(5)和所述钳身(2)的第二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1)的形状为弯曲形,且所述钳身(2)的前端部(201)的形状为弯曲形;所述钳头(1)的后端部(102)的外侧的形状为钩状形,且所述钳尾(5)的前端部(501)的形状为与所述钳头(1)的后端部(102)的钩状形相配合的凸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高短节卡钳,所述升高短节卡钳包括:钳头(1);与所述钳头(1)第一交叉点(A)处相交的钳身(2);用于在所述第一交叉点(A)处可活动连接所述钳头(1)和所述钳身(2)的第一轴(3);与所述钳身(2)在第二交叉点(B)处相交的钳尾(5);用于在所述第二交叉点(B)处可活动连接所述钳尾(5)和所述钳身(2)的第二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1)的形状为弯曲形,且所述钳身(2)的前端部(201)的形状为弯曲形;所述钳头(1)的后端部(102)的外侧的形状为钩状形,且所述钳尾(5)的前端部(501)的形状为与所述钳头(1)的后端部(102)的钩状形相配合的凸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高短节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1)的内侧具有多个第一凹槽(1011),且所述钳身(2)的内侧具有多个第二凹槽(20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高短节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011)与所述第二凹槽(2011)的位置相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树吕凤滨黄文辉盖伟兵王铁锋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