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底护板及其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580592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底护板及其成型方法,该汽车发动机底护板,该底护板由热塑性复合板材经板材真空吸附装置带入热成型线加热后模压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成型线加热温度为250~280℃,加热时间为80~100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原料热塑性板材的性能,优选了热成型线加热区域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加热时间过长或者加热温度过高则板材容易发生粘连(甚至燃烧),加热时间过短或者加热温度过低则板材加热不够容易在拉伸处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底护板及其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外饰件一般安装于汽车车身外部,起到美化、防护、以及隔音吸音等作用。在越来越追求高性能、环保型、节能型、轻量化、个性化的时代,汽车的外饰与汽车的性能一样,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了。因此对汽车外饰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发动机底护板是根据各车型量身定制附装在车身下方的防护装置,其功能有:(1)防止行车过程中,扬起的路面积水或者泥沙等异物飞溅入发动机仓,保持发动机仓的清洁;(2)防止雨水、冰雪等物对底盘系统的腐蚀;(3)抵挡在行车过程中,异常隆起地面对底盘系统的刮擦,以及由于车轮碾压路面碎石硬物对裸露在外的发动机仓、油路管路的敲击;(4)减少进入汽车底部的空气气流的阻力,减少由于紊流导致的上升力,提高整车的行驶稳定性;(5)减轻车身前侧的空气涡流,减轻空气阻力,改善燃油经济性;(6)隔离发动机、轮胎等噪声向车室内传递,提高乘坐舒适性。早期,汽车底护板仅是被附装在车身下部用于保护部分重要组件的一些小板。后由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德国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汽车噪音标准,再加上这一地区较高的行驶速度以及历来较高的燃油价格,使其演化成为一系列的大型底护板,几乎覆盖了乘用车的整个底盘。这类全长车身底护板除能有效保护汽车底部免受石击和雨水溅射的影响,还能用于空气动力性能的管理以及隔离发动机噪音,这些独特优势均为全长车身底护板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底护板的不断改进与变大,其形状也从简单的平板变得更加复杂,功能开始兼具吸音、隔热、阻水、防腐蚀、抗石击等性能。在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底护板的低重量、高耐磨、耐水渍、隔音性等性能指标成为瓶颈,制约着发动机底护板的发展。现有发动机底护板其缺点是:重量大、价格高、噪音大等,不能满足某些汽车发动机底护板的性能要求。中国专利CN103692990A公开了一种高性能乘用车底护板用轻质纤维增强热塑性板材及其制备工艺,但其采用网状热熔胶膜作为各功能层间的粘合层,虽避免了玻璃纤维因各功能层合刺带来的磨损与断裂,然而网状热熔胶膜在模制部件过程中熔融浸渍于玻璃纤维毡之间,堵塞了原本开孔的立体结构纤维网,不利于声波进入材料内部,在吸音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上受到限制。中国专利CN102166842A公开了一种复合纤维汽车内饰板及其生产方法,所述汽车内饰板包含基层和层压在基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非织物或织物表面层。本专利技术各功能层通过铺叠层压工艺复合在一起,避免了各层合刺对纤维造成的损伤,因而可制成三维深拉伸的汽车内饰板。但此法仅适用于各功能层基材纤维相同时才有好的粘结性,当各功能层基材纤维不同时往往易出现分层脱胶,在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上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底护板。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发动机底护板,该底护板由热塑性复合板材经板材真空吸附装置带入热成型线加热后模压而成,所述热成型线加热温度为250~280℃,加热时间为80~100秒。优选的,所述热成型线加热温度为260℃,加热时间为90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述模压的压制时间为12~20秒,成型压力8~12Mpa。优选的,所述模压的压制时间为10秒,成型压力10Mpa。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述热塑性复合板材中含有增韧抗冲耐磨层,所述增韧抗冲耐磨层为聚四氟乙烯改性的混纺纤维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述聚四氟乙烯改性的混纺纤维毡,是以热塑性基材纤维为粘结基体,以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和聚四氟乙烯纤维材料混纺制得复合纤维毡。其中,所述热塑性基材纤维选自聚丙烯纤维PP、聚酰胺纤维PA、聚乙烯纤维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PET与聚乳酸纤维PLA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底护板的成型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发动机底护板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热塑性复合板材放平整经板材真空吸附装置带入热成型线加热;2)将加热后的热塑性复合板材进行定位,然后经模具压制成型;3)成型完成后,去除边角废料,开模取出板材,如此反复进行,其中,所述热塑性复合板材中含有增韧抗冲耐磨层,所述增韧抗冲耐磨层为聚四氟乙烯改性的混纺纤维毡。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热成型线加热温度为250~280℃,加热时间为80~100秒;步骤2)中所述模具模压的压制时间为12~20秒,成型压力8~12Mpa。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根据原料热塑性板材的性能,优选了热成型线加热区域的加热温度为250~280℃,加热时间为80~100秒,加热时间过长或者加热温度过高则板材容易发生粘连(甚至燃烧),加热时间过短或者加热温度过低则板材加热不够容易在拉伸处开裂。2)本专利技术对加热后的板材进行模压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优选了模压的压制时间为12~20秒,成型压力为8~12Mpa,因为模压时间过小则板材不能很好的冷却定位,导致板材出现起皱现象,而模压时间过长则影响生产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发动机底护板,由热塑性复合板材经板材真空吸附装置带入热成型线加热后模压而成。所述热成型线加热温度为250~280℃,加热时间为80~100秒。所述模压的压制时间为12~20秒,成型压力8~12Mpa。所述热塑性复合板材中含有增韧抗冲耐磨层,所述增韧抗冲耐磨层为聚四氟乙烯改性的混纺纤维毡。所述聚四氟乙烯改性的混纺纤维毡,是以热塑性基材纤维为粘结基体,以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和聚四氟乙烯纤维材料混纺制得复合纤维毡。所述热塑性基材纤维选自聚丙烯纤维PP、聚酰胺纤维PA、聚乙烯纤维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PET与聚乳酸纤维PLA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发动机底护板优选实施例:首先将热塑性复合板材放平整经板材真空吸附装置带入热成型线加热,加热温度为260℃,加热时间为90秒;然后将加热后的热塑性复合板材进行定位后经模具压制成型,模压的压制时间为10秒,成型压力10Mpa;成型完成后,去除边角废料,开模取出板材,如此反复进行。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底护板,该底护板由热塑性复合板材经板材真空吸附装置带入热成型线加热后模压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成型线加热温度为250~280℃,加热时间为80~100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底护板,该底护板由热塑性复合板材经板材真空吸附装置带入热成型线加热后模压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成型线加热温度为250~280℃,加热时间为80~100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成型线加热温度为260℃,加热时间为90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压的压制时间为12~20秒,成型压力8~12M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压的压制时间为10秒,成型压力10Mpa。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复合板材中含有增韧抗冲耐磨层,所述增韧抗冲耐磨层为聚四氟乙烯改性的混纺纤维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改性的混纺纤维毡,是以热塑性基材纤维为粘结基体,以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和聚四氟乙烯纤维材料混纺制得复合纤维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自闯
申请(专利权)人:亚通汽车零部件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