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蟛蜞菊内酯的制药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66499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6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蟛蜞菊内酯的制药用途,尤其是在制备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药物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用途,蟛蜞菊内酯具有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的作用,且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实现的。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蟛蜞菊内酯制备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药物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提供了研究思路,并有望应用于由冠脉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手术及饮食不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管新生内膜增生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蟛蜞菊内酯的制药用途,尤其是在制备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药物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心脏支架等手术因能有效地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绞痛、心梗等症状并延长寿命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但手术过程不可避免地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增殖迁移和细胞外基质的堆积导致血管新生内膜增生,从而引起随后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个过程所致的血管狭窄严重影响远期疗效。VSMC异常增殖和迁移是导致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直接导致各种手术后血管新生内膜增生和再狭窄的发生。蟛蜞菊内酯是墨旱莲(EcliptaprostrataL.)、金盏蟛蜞菊(Wedeliacalendulacea)等植物中存在的一种天然内酯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如保肝、抗蛇毒、抗免疫抑制、抗炎等。但蟛蜞菊内酯在制备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药物方面的用途暂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蟛蜞菊内酯的制药用途,尤其是在制备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药物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蟛蜞菊内酯在制备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药物中的用途。一实施例中:所述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是指抑制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一实施例中:所述抑制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是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从细胞周期的G0/G1期到S期的转变。一实施例中:所述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是指抑制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迁移。一实施例中:所述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是指抑制增殖激活抗原PCNA的表达。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蟛蜞菊内酯在制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用途。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是指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一实施例中:所述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是指抑制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和/或迁移。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三是:上述蟛蜞菊内酯的剂量,为3~60mg/kg。上述蟛蜞菊内酯包括蟛蜞菊内酯单体,蟛蜞菊内酯单体的临床上可接受的盐,蟛蜞菊内酯单体的临床上可接受的制剂,含有蟛蜞菊内酯单体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其临床上可接受的盐及其临床上可接受的制剂。本专利技术所指的临床上可接受的盐意指能保留蟛蜞菊内酯单体或含有蟛蜞菊内酯的复方药物组合物的性质和生物学有效性的盐,包括与无机酸或有机酸形成的酸加成盐;所述无机酸例如盐酸、氢溴酸、硝酸、磷酸、硫酸、高氯酸等;所述有机酸例如乙酸、抗坏血酸、三氟乙酸、丙酸、羟乙酸、(D)或(L)乳酸、(D)或(L)苹果酸、草酸、富马酸、马来酸、甲磺酸、乙磺酸、苯甲酸、对甲苯磺酸、水杨酸、肉桂酸、扁桃酸、酒石酸、柠檬酸、琥珀酸、羟乙磺酸和丙二酸等。本专利技术所指的临床上可接受的制剂,包括口服制剂、注射制剂等,所述口服制剂包括但不限于片剂、胶囊剂、口服液、颗粒剂、丸剂、散剂、滴丸剂等。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蟛蜞菊内酯在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中的作用证据,且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实现的,为蟛蜞菊内酯制备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药物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提供了研究思路,并有望应用于由冠脉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手术及饮食不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管新生内膜增生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a为蟛蜞菊内酯对球囊损伤造成的大鼠血管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为血管冷冻切片HE染色示意图。图1b为蟛蜞菊内酯对球囊损伤造成的大鼠血管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为图1a的量化图,即新生内膜面积(neointima)与中层平滑肌(media)面积比值的统计图。###表示与假手术组(Sham)相比,模型组(M)p<0.001;***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01。图2a为蟛蜞菊内酯对球囊损伤造成的大鼠血管中增殖激活抗原(PCNA)的影响,为血管的westernblot实验结果图。图2b为蟛蜞菊内酯对球囊损伤造成的大鼠血管中增殖激活抗原(PCNA)的影响,为图2a的量化图,即PCNA与内参GAPDH的灰度比值统计图。###表示与假手术组(Sham)相比,模型组(M)p<0.001;*和**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5以及p<0.01。图3为蟛蜞菊内酯对PDGF诱导的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数量变化的影响,###表示与对照组(c)相比,诱导组(pdgf)p<0.001;***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01。图4为蟛蜞菊内酯对PDGF诱导的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其中图4a为对照组(c),图4b为PDGF诱导组(PDGF),图4c为WDL保护组(WDL5),图4d为WDL保护组(WDL10),图4e为WDL保护组(WDL20),图4f为WDL保护组(WDL40)。图5a为蟛蜞菊内酯对PDGF诱导的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为PDGF加入前(即0h),图中横线表示空白区域的宽度。图5b为蟛蜞菊内酯对PDGF诱导的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为PDGF加入12h时,图中横线表示空白区域的宽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实施例1蟛蜞菊内酯对球囊损伤造成的大鼠血管新生内膜增生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抑制作用采用球囊损伤造成的大鼠新生内膜增生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蟛蜞菊内酯对模型大鼠的损伤侧颈总动脉的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实验具体方法步骤如下:1)实验动物和试剂大鼠40只,雄性、均重240-260g,购自厦门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蟛蜞菊内酯,购自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动物处理方法大鼠饲养环境:温度23±1℃,湿度:40%-60%,自然光照,自由饮水,自由进食。适应1周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记为假手术组(记为sham组)、球囊损伤组(记为M组或model组)、蟛蜞菊内酯低剂量组(记为WDL1组)、蟛蜞菊内酯中剂量组(记为WDL2组)、蟛蜞菊内酯高剂量组(记为WDL3组)。进行球囊损伤手术:动物用水合氯醛麻醉后,做正中切口,分离左侧颈总动脉、颈内和颈外动脉,从颈外动脉作一切口,插入2F球囊导管大约5cm,充入去离子水扩张球囊,回拉导管损伤颈总动脉,反复损伤三次。撤去导管,结扎颈外动脉,进行颈部皮肤缝合。球囊损伤后第二天开始给药。按照下述方法给药:假手术组和球囊损伤组:每日于下午14时给予饲料前给予生理盐水,方式:灌胃。WDLI组:每日于下午14时给予饲料前给药一次,剂量5mg/kg,方式:灌胃。WDL2组:每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蟛蜞菊内酯的制药用途

【技术保护点】
蟛蜞菊内酯在制备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1.蟛蜞菊内酯在制备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药物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是指抑制由血
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引
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是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从细胞周期的G0/G1期
到S期的转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是指抑制由血
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迁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是指抑制增殖
激活抗原PCNA的表达。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赵云彭璐景佐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