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结肠造口的磁性吻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5952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5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结肠造口的磁性吻合装置,包括磁性底座和吻合环,磁性底座置于腹壁外侧,吻合环位于肠内,磁性底座包括座主体,座主体与吻合环相对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底部设有磁体,凹槽边缘设置有胶面,磁体能吸引吻合环,凹槽底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孔;吻合环的外径小于凹槽的直径,当吻合环落入凹槽中时,吻合环的内环与孔对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通过磁性相吸将结肠与腹壁皮下组织结合在一起,方法便捷可靠,能较好的解决造口缺血性坏死、造口回缩,造口皮肤黏膜连接处并发症及造口周围的皮肤病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结肠造口的磁性吻合装置
技术介绍
结肠造口是指外科医生为了治疗某些肠道疾病(如直肠癌、溃性结肠炎等)而在腹壁上所做的人为开口,并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翻转缝于腹壁,从而形成了肠造口。其作用就是代替原来的会阴部肛门行使排便功能,实际上就是粪便出口的改道,对整体的消化功能影响不大。目前随着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持续升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行结肠造口手术。传统的结肠造口手术是将近端结肠直接从腹腔通过腹膜拖出腹壁造瘘,肠功能恢复时开瘘。但传统的腹膜内结肠造口术存在有明显的缺陷:需缝合结肠与侧腹壁之间的间隙,操作繁琐,术后容易发生腹内疝而致肠梗阻;造口处结肠与腹壁圆形切口缝合要确实可靠,否则术后会在此形成切口疝;大部分造口者在排便前无特殊信号,容易造成粪便污染,给病人术后的生活带来无尽的烦恼。国外文献报道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1%-71%,而国内文献报道16.3%-53.8%。肠造口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造口本身的并发症,如造口缺血性坏死、造口回缩、造口处穿孔、造口脱垂;造口皮肤黏膜连接处的并发症,如出血、分离、瘘、狭窄;造口旁疝;造口周围的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损伤性皮炎;其他较少见的并发症还有造口静脉曲张出血等。而如此多的并发症也给护理工作带来巨大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结肠造口的磁性吻合装置,通过磁性相吸,将结肠与腹壁皮下组织结合在一起,方法便捷可靠,采用磁性压迫吻合技术,完成造口。该装置能较好的解决造口缺血性坏死、造口回缩,造口皮肤黏膜连接处并发症及造口周围的皮肤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结肠造口的磁性吻合装置,包括磁性底座和吻合环,磁性底座置于腹壁外侧,吻合环位于肠内,磁性底座包括座主体,座主体与吻合环相对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底部设有磁体,凹槽侧壁设置有胶面,磁体能吸引吻合环,凹槽底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孔;吻合环的外径小于凹槽的直径,当吻合环落入凹槽中时,吻合环的内环与孔对接。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磁性吻合装置还包括造口袋,造口袋由金属环口及位于金属环口外周的密闭塑料袋构成,造口袋的金属环口与孔的下端连接,磁体将金属环口吸附于磁性底座上。上述的座主体采用的材料为生物相容性塑料。上述的吻合环的内环直径比孔直径略大。上述的吻合环的外径比凹槽的直径小5-10mm。上述的胶面外侧面贴附可撕除的隔离纸。上述的磁体为环状结构。上述的吻合环为磁环或能被磁体吸附的金属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结肠造口的磁性吻合装置,包括腹壁侧磁性底座和结肠内的吻合环,进行吻合时,将吻合环置于保留肠腔内,闭合断段,梭型切除拟定造口处腹壁皮肤,留下皮下组织,靠边缘切开皮下组织及腹壁脂肪,撑开腹壁肌肉,打开腹膜,将带有吻合环的肠壁断段拉出腹壁,保持长度大于腹壁厚度。将皮下组织覆盖于吻合环上,间断关闭皮下组织边缘。将磁性底座放置于造口处,引导吻合环,逐步靠近磁性底座的凹槽,凹槽内磁体吸引吻合环,使吻合环进入凹槽中,将肠壁及腹壁皮下组织压闭在一起。揭开磁性底座的外侧胶面的隔离纸,将磁性底座粘贴固定于腹壁皮肤上。沿磁性底座中间的孔打开皮下组织,切除环内皮下组织及肠壁,粪便通过磁性底座中间的孔引出体外。造口袋安置于磁性底座的另一侧,用于接取排泄物。由于吻合是通过慢性压榨的方式,同时粪便可以通过装置中心空孔进行排泄,其过程类似治疗肛瘘的挂线疗法,磁性装置压迫处组织最终坏死脱落,同时可取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提供一种磁性吻合装置,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减少手术操作步骤,提高手术效率。该装置采用磁性压迫吻合技术,通过慢性压榨周围增生来吻合,整个操作过程中肠腔闭合,污染机会减少。同时粪便通过装置内圆孔引出,不直接接触皮肤,极大地减少肠造口的相关并发症,装置外安置金属环造口袋,通过磁性相吸固定,更换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磁性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吻合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际应用的示意简图;图6是吻合环尚未进入磁性底座的示意图;图7是吻合环进入磁性底座的示意图;图8是沿磁性底座中间的孔切除环内皮下组织及肠壁的示意图;图9是造口袋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磁性底座1、座主体11、凹槽12、磁体13、孔14、吻合环2、胶面3、造口袋4、肠壁A、皮下组织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结肠造口的磁性吻合装置,包括磁性底座1和吻合环2,磁性底座1置于腹壁外侧,吻合环2位于肠内,磁性底座1包括座主体11,座主体11与吻合环2相对的一侧设有凹槽12,凹槽12底部设有磁体13,凹槽12边缘设置有胶面3,磁体13能吸引吻合环2,凹槽12底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孔14;吻合环2的外径小于凹槽12的直径,当吻合环2落入凹槽12中时,吻合环2的内环与孔14对接。实施例中,磁性吻合装置还包括造口袋4,造口袋4由金属环口及位于金属环口外周的密闭塑料袋构成,造口袋4的金属环口与孔14的下端连接,磁体13将金属环口吸附于磁性底座1上。实施例中,座主体11采用的材料为生物相容性塑料。实施例中,吻合环2的内环直径比孔14直径略大。实施例中,吻合环2的外径比凹槽12的直径小5-10mm。实施例中,胶面3外侧面贴附可撕除的隔离纸。实施例中,磁体13为环状结构。实施例中,吻合环2为磁环或能被磁体吸附的金属环。参照图1、图2,磁性底座1为带有凹槽12的装置,由生物相容性塑料座主体11及凹槽12内圆环状磁体13组成,中心为孔14,边缘为胶面3。参照图3、图4,吻合环2为圆环体结构,其内径略大于磁性底座1的凹槽12内径,其外径比磁性底座1的凹槽12外径小5-10mm。参照图9,金属环造口袋7由中间的金属环及外周的密闭塑料袋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参照图5至图8,进行吻合时,将吻合环2置于肠腔内,闭合断段,梭型切除拟定造口处腹壁皮肤,留下皮下组织,靠边缘切开皮下组织及腹壁脂肪,撑开腹壁肌肉,打开腹膜,将带有吻合环2的肠壁断段拉出腹壁,保持长度大于腹壁厚度。将皮下组织覆盖于吻合环2上,间断关闭皮下组织边缘。将磁性底座1放置于造口处,引导吻合环2,逐步靠近磁性底座1的凹槽,如图6所示。通过凹槽12内磁体13的作用,将肠壁及腹壁皮下组织压闭在一起,如图7所示。揭开磁性底座1的外侧胶面3的隔离纸,将磁性底座1粘贴固定于腹壁皮肤。沿磁性底座1的孔14打开皮下组织,切除环内皮下组织及肠壁,粪便通过孔14引出体外,如图8所示。金属环造口袋4安置于磁性底座1的另一侧,用于接取排泄物。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结肠造口的磁性吻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磁性底座(1)和吻合环(2),所述的磁性底座(1)置于腹壁外侧,所述的吻合环(2)位于肠内,所述的磁性底座(1)包括座主体(11),所述的座主体(11)与吻合环(2)相对的一侧设有凹槽(12),所述的凹槽(12)底部设有磁体(13),所述的凹槽(12)边缘设置有胶面(3),所述的磁体(13)能吸引吻合环(2),所述的凹槽(12)底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孔(14);所述的吻合环(2)的外径小于凹槽(12)的直径,当吻合环(2)落入凹槽(12)中时,吻合环(2)的内环与孔(14)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结肠造口的磁性吻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磁性底座(1)和吻合环(2),所述的磁性底座(1)置于腹壁外侧,所述的吻合环(2)位于肠内,所述的磁性底座(1)包括座主体(11),所述的座主体(11)与吻合环(2)相对的一侧设有凹槽(12),所述的凹槽(12)底部设有磁体(13),所述的凹槽(12)边缘设置有胶面(3),所述的磁体(13)能吸引吻合环(2),所述的凹槽(12)底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孔(14);所述的吻合环(2)的外径小于凹槽(12)的直径,当吻合环(2)落入凹槽(12)中时,吻合环(2)的内环与孔(14)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结肠造口的磁性吻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磁性吻合装置还包括造口袋(4),所述的造口袋(4)由金属环口及位于金属环口外周的密闭塑料袋构成,所述的造口袋(4)的金属环口与孔(14)的下端连接,所述的磁体(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骥管文贤陆晓峰夏雪峰单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