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分散U型回收锚索承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46197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4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分散U型回收锚索承载体,包括两固定座(10)和多根传力杆(20);该每一固定座(10)都包括一圆形的承载板(11)和一半圆形的固定板(12),该固定板(12)弦面固接在承载板(11)端面;该固定板(12)的弧形面凹设有自弧形面一端延伸至弧形面另一端且截面为U形的第一凹槽(121),该承载板(11)回转面凹设有两个径向对称且贯穿承载板(11)两端面且截面为U形的第二凹槽(111),两个固定座(10)中至少有一个固定座(10)的该两个第二凹槽(111)分别和第一凹槽(121)的两端口对齐;该多根传力杆(20)都固接在两个固定座(10)的承载板(11)之间。它具有如下优点:制作简单、受力合理、施工质量容易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锚索承载体,尤其涉及一种压力分散U型回收锚索承载体
技术介绍
预应力锚索技术是岩土工程中运用于基坑、边坡稳定等拉锚支护方式的重要手段。按受力机理可分为拉力分散型和压力分散型锚索。在较长的拉力分散型锚索受力研究中发现,拉力分散型锚索其受力沿锚索方向体现为前端受力大,后端受力小的不均匀分布,因此一般适用于拉拔力要求较小、不考虑钢绞线回收的支护工程。压力分散型锚索,一方面由于将受力单元均匀分布于不同深度土层,受力更趋合理,通过多个单元组合,从而提高锚索拉拔力;另一方面由于全国各地陆续对锚索超红线支护要求采用可拆芯锚索技术,基于目前可拆芯锚索技术均采用压力分散型锚索为基础,因此压力分散型锚索的应用越来越多。压力型锚索一般采用无粘结钢绞线或对粘结钢绞线采取隔离措施,通过锚头承压板将钢绞线拉力转化为对承压板前端承载体的压力,再通过注浆体与孔壁周围土体的摩阻力将该压力传递于土体中,从而实现拉拔功能。但是,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承载板后端浆液常常未注饱满或容易夹杂泥块,造成承载体强度达不大设计要求,承载体被压坏,从而产生较大锚头位移,拉拔力下降,锚索失效。实际工程出现类似问题屡见不鲜,不同的施工队伍,施工质量参差不齐,施工质量较难保证,从而制约了压力型锚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分散U型回收锚索承载体,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压力型锚索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力分散U型回收锚索承载体,包括两个固定座(10)和多根传力杆(20);该每一个固定座(10)都包括一个圆形的承载板(11)和一个半圆形的固定板(12),该固定板(12)弦面固接在承载板(11)端面;该固定板(12)的弧形面凹设有自弧形面一端延伸至弧形面另一端且截面为U形的第一凹槽(121),该承载板(11)回转面凹设有两个径向对称且贯穿承载板(11)两端面且截面为U形的第二凹槽(111),其中两个固定座(10)中至少有一个固定座(10)的该两个第二凹槽(111)分别和第一凹槽(121)的两端口对齐;该多根传力杆(20)都固接在两个固定座(10)的承载板(11)之间。一实施例之中:该两个固定座(10)中:一个固定座(10)的该两个第二凹槽(111)分别和第一凹槽(121)的两端口对齐,另一个固定座(10)的该两个第二凹槽(111)相对第一凹槽(121)对称布置;该两个固定座(10)的第一凹槽(121)对齐。一实施例之中:该承载板(11)和固定板(12)都为钢制板。一实施例之中:该传力杆(20)为螺纹钢筋。一实施例之中:该两个固定座(10)前后布置,该固定板(12)的弦面固接在承载板(11)的前端面;该传力杆(20)前端固接在一位于前侧的固定座(10)的承载板(11)的后端面,该传力杆(20)后端固接在一位于后侧的固定座(10)的承载板(11)的前端面。一实施例之中:该承载板(11)的圆形半径和固定板(12)的半圆半径相等;该固定板(12)沿承载板(11)的径向布置固接在承载板(11)。一实施例之中:该多根传力杆(20)沿承载板(11)的轴线周向阵列布置。一实施例之中:该承载板(11)设一贯穿承载板(11)两端面且轴线重合承载板(11)轴线的圆形通孔(112);该固定板(12)之弦面凹设一贯穿固定板(12)之两端面的第三凹槽(122),该第三凹槽(122)开口大于并包围圆形通孔(112)端口。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固定座包括圆形的承载板和半圆形的固定板,固定板弦面固接在承载板端面,固定板弧形面凹设有U形的第一凹槽,承载板回转面凹设有两个径向对称U形的第二凹槽,该两个第二凹槽分别和第一凹槽的两端口对齐,多根传力杆都固接在两个固定座的承载板之间,制作简单、受力合理、施工质量容易保证,能解决传统承载体承压板后端注浆体质量差,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而被压坏,致使锚索产生过大变形甚至破坏的现象。一个固定座的该两个第二凹槽分别和第一凹槽的两端口对齐,另一个固定座的该两个第二凹槽相对第一凹槽对称布置,方便装配固接传力杆。第三凹槽开口大于并包围圆形通孔端口,注浆后增加二者固接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承载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了图1从A-A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绘示了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承载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查阅图1和图2,一种压力分散U型回收锚索承载体,包括两个固定座10和四根传力杆20,该两个固定座10前后布置。每一个固定座10都包括一个圆形的承载板11和一个半圆形的固定板12,该承载板11和固定板12都为钢制板,该承载板11的圆形半径和固定板12的半圆半径相等,该固定板12具有一圆弧面、一弦面(沿轴线延伸弦的面)和两背向布置的端面,该承载板11具有一圆柱面和两背向布置的端面,该固定板12的弦面固接在承载板11的前端面,而且,该固定板12沿承载板11的径向布置固接在承载板11。该固定板12的弧形面凹设有自弧形面之弧形一端延伸至弧形面之弧形另一端且截面为U形的第一凹槽121,该承载板11回转面凹设有两个径向对称且贯穿承载板11两端面且截面为U形的第二凹槽111。其中:第一个固定座10的该两个第二凹槽111分别和第一凹槽121的两端口对齐,第二个固定座10的该两个第二凹槽111相对第一凹槽121对称布置。该多根传力杆20都垂直固接在两个固定座10的承载板11之间,具体结构中:该传力杆20前端固接在一位于前侧的固定座10的承载板11的后端面,该传力杆20后端固接在一位于后侧的固定座10的承载板11的前端面。而且,该两个固定座10的第一凹槽121对齐,两个固定座的固定板12垂直布置。本实施例之中,该传力杆20为螺纹钢筋,该四根传力杆20沿承载板11的轴线周向阵列布置。该承载板11设一贯穿承载板11两端面且轴线重合承载板11轴线的圆形通孔112;该固定板12之弦面之轴线位置凹设一贯穿固定板12之两端面且轴线重合固定板12轴线且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三凹槽122,该第三凹槽122开口大于并包围圆形通孔112端口,该第三凹槽122的半径大于圆形通孔112的半径。本实施例之中,该第一个固定座10在前,该第二固定座10在后。传力杆能伸入承压板后方,能将承载体的压力分散传递于承压板后方较长一段浆体中,由于传力杆对承压荷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分散U型回收锚索承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固定座(10)和多根传力杆(20);该每一个固定座(10)都包括一个圆形的承载板(11)和一个半圆形的固定板(12),该固定板(12)弦面固接在承载板(11)端面;该固定板(12)的弧形面凹设有自弧形面一端延伸至弧形面另一端且截面为U形的第一凹槽(121),该承载板(11)回转面凹设有两个径向对称且贯穿承载板(11)两端面且截面为U形的第二凹槽(111),其中两个固定座(10)中至少有一个固定座(10)的该两个第二凹槽(111)分别和第一凹槽(121)的两端口对齐;该多根传力杆(20)都固接在两个固定座(10)的承载板(11)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分散U型回收锚索承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固定座(10)
和多根传力杆(20);该每一个固定座(10)都包括一个圆形的承载板(11)和
一个半圆形的固定板(12),该固定板(12)弦面固接在承载板(11)端面;该
固定板(12)的弧形面凹设有自弧形面一端延伸至弧形面另一端且截面为U形
的第一凹槽(121),该承载板(11)回转面凹设有两个径向对称且贯穿承载板
(11)两端面且截面为U形的第二凹槽(111),其中两个固定座(10)中至少
有一个固定座(10)的该两个第二凹槽(111)分别和第一凹槽(121)的两端
口对齐;该多根传力杆(20)都固接在两个固定座(10)的承载板(1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分散U型回收锚索承载体,其特征在于:
该两个固定座(10)中:一个固定座(10)的该两个第二凹槽(111)分别和第
一凹槽(121)的两端口对齐,另一个固定座(10)的该两个第二凹槽(111)
相对第一凹槽(121)对称布置;该两个固定座(10)的第一凹槽(121)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压力分散U型回收锚索承载体,其特征
在于:该承载板(11)和固定板(12)都为钢制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振德陈云彬陈泱黄清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