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舱盖以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45383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4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舱盖的玻璃面板和舱盖框架以及汽车。其中,所述舱盖框架包括一体成型的四个边;所述舱盖框架的四个边粘接于所述车舱盖的盖板,并且所述盖板位于汽车车体表面且覆盖汽车车舱;由所述舱盖框架和盖板共同构成所述车舱盖;其中盖板为玻璃面板。所述玻璃面板粘接于车舱盖的舱盖框架,并且所述玻璃面板位于汽车车体表面且覆盖汽车车舱;由所述舱盖框架和玻璃面板共同构成所述车舱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不会影响驾驶员驾驶时的后视野,另一方面,安装于舱盖框架的玻璃面板会受到工作时的汽车动力总成工作时所发出热量的烘烤,使得玻璃面板不会凝结水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省了后挡风玻璃加热装置的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舱盖以及采用该车舱盖的汽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结构,尤其是轿车结构,以两厢、三厢为普遍所采用的结构。这种结构中,一般来说,动力总成(或者说是发动机或者电机)采用前置方式,即是将动力总成置于前部机舱中,而个别高级跑车也采用将动力总成进行后置。对于前置动力总成来说,汽车后部为后备箱,即行李箱,而该汽车结构中,后挡风玻璃位于乘员舱的后部。而对于后置动力总成来说,汽车后部为机舱,没有后备箱的位置,而是采用了前备箱的方式,即将行李箱置于汽车前部,该汽车结构中,后挡风玻璃仍然位于乘员舱的后部。若将动力总成进行后置,并且保留后备箱,则会因为机舱和后备箱均需要占用空间,而需要占用原有的乘员舱的后边一部分空间,导致乘员舱的缩小。这样,将导致汽车结构的变化,并且有可能影响乘员舱的原有结构,进而可能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同时给动力总成的维护和维修带来了新的挑战,进而需要采用新的设计以完善动力总成后置并且保留后备箱的汽车结构时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舱盖以及采用该车舱盖的汽车,以解决动力总成后置时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体验,以及动力总成的维护和维修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舱盖:所述车舱盖包括玻璃面板和舱盖框架;其中,所述舱盖框架具有一体成型的四个边;所述玻璃面板粘接于所述舱盖框架的所述四个边,并且所述玻璃面板位于汽车车体表面且覆盖汽车车舱;由所述舱盖框架和玻璃面板共同构成所述车舱盖。进一步,所述玻璃面板和舱盖框架之间密封粘接。进一步,所述玻璃面板的周缘粘接于所述舱盖框架。进一步,所述玻璃面板为曲面;所述舱盖框架的四个边呈曲线。进一步,所述玻璃面板的曲率与所粘接的舱盖框架曲率相适配。进一步,所述车舱盖为后置机舱舱盖。进一步,所述玻璃面板为汽车后挡风玻璃面板。进一步,所述玻璃面板的第一边在yz平面投影的曲率半径为3700~3800mm;所述玻璃面板的第二边在xy平面投影的曲率半径为2050~2150mm;所述玻璃面板的第三边和所述玻璃面板的第四边在xz平面投影的曲率半径为6300~6400mm;其中,所述玻璃面板的第一边为所述玻璃面板朝向车前部的一边,所述玻璃面板的第二边为所述玻璃面板朝向车尾部的一边,所述玻璃面板的第三边和所述玻璃面板的第四边分别为所述玻璃面板的第一边和所述玻璃面板的第二边之间的两个边。进一步,所述舱盖框架的第一边在yz平面投影的曲率半径为3700~3800mm;所述舱盖框架的第二边在xy平面投影的曲率半径为2050~2150mm;所述舱盖框架的第三边和所述舱盖框架的第四边在xz平面投影的曲率半径为6300~6400mm;其中,所述舱盖框架的第一边为所述舱盖框架朝向车前部的一边,所述舱盖框架的第二边为所述舱盖框架朝向车尾部的一边,所述舱盖框架的第三边和所述舱盖框架的第四边分别为所述舱盖框架的第一边和所述舱盖框架的第二边之间的两个边。本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采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车舱盖。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舱盖和汽车实施例中,所述玻璃面板作为后置机舱舱盖的盖板并且同时兼作汽车后挡风玻璃面板,一方面不会影响驾驶员驾驶时的后视野,另一方面,当车外环境温度较低时,作为机舱舱盖的盖板的本技术的玻璃面板在汽车动力总成工作时,会受到汽车动力总成工作时所发出热量的烘烤,使得玻璃面板不会凝结水雾,一方面实现了动力总成的多重作用,另一方面来说,对于汽车设计来讲,也节省了后挡风玻璃的加热装置,进而节省了后挡风玻璃加热装置的投入成本。另外,玻璃面板设为曲面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要求,减少汽车行驶的风阻,进而减少能耗,玻璃面板的曲率与所粘接的舱盖框架曲率相适配以及玻璃面板和舱盖框架之间密封粘接,可有效地保证车厢内外的有效隔离,防止雨天的渗水。另外,本技术的车舱盖和汽车实施例中,所述舱盖框架通过安装于车舱盖的卡接条与安装于汽车车架的卡接块的配合,结合安装于车舱盖的卡销与安装于汽车车架的固定支架的定位,进而通过固定螺栓将汽车舱盖总成固定于汽车车架,实现了车舱盖在汽车车架的安装,本技术的汽车舱盖总成实施例的结构简单、重量轻,与现有汽车舱盖结构相比节省了成本,并且拆卸安装容易,适合不需要经常开启关闭的汽车舱盖使用。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的车舱盖实施例在汽车中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车舱盖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车舱盖实施例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车舱盖实施例的右侧角度的结构拆分示意图。标号说明1、汽车舱盖总成11、车舱盖111、玻璃面板112、舱盖框架1121、舱盖框架的第一边1122、舱盖框架的第二边12、卡接条122、卡接条位于两个卡接块之间的部分13、卡销14、固定螺孔15、卡接块16、固定支架161、定位槽162、通孔2、后备箱舱盖总成21、后备箱舱盖盖体22、铰链23、舱盖锁3、汽车车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并不表示将本技术相关部分的数量限制为“仅此一个”,并且“一个”不表示排除本技术相关部分的数量“多于一个”的情形。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车舱盖11的玻璃面板111应用于汽车舱盖总成1,该汽车舱盖总成1安装于车体的中后部,该车型采用了例如动力总成后置的方式,并且,车后保留后备箱的空间,该车体中,后备箱和机舱相邻而设,汽车舱盖总成1覆盖于机舱,而后备箱舱盖总成2覆盖于后备箱,从图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舱盖(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舱盖(11)包括玻璃面板(111)和舱盖框架(112);其中,所述舱盖框架(112)具有一体成型的四个边;所述玻璃面板(111)粘接于所述舱盖框架(112)的所述四个边,并且所述玻璃面板(111)位于汽车车体表面且覆盖汽车车舱;由所述舱盖框架(112)和玻璃面板(111)共同构成所述车舱盖(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舱盖(11),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舱盖(11)包括玻璃面板(111)和舱盖框架(112);其中,
所述舱盖框架(112)具有一体成型的四个边;
所述玻璃面板(111)粘接于所述舱盖框架(112)的所述四个边,并且所述玻璃面板(111)
位于汽车车体表面且覆盖汽车车舱;
由所述舱盖框架(112)和玻璃面板(111)共同构成所述车舱盖(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舱盖(11),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面板(111)和舱盖框架(112)之间密封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舱盖(11),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面板(111)的周缘粘接于所述舱盖框架(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舱盖(11),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面板(111)为曲面;
所述舱盖框架(112)的四个边呈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舱盖(11),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面板(111)的曲率与所粘接的舱盖框架(112)曲率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舱盖(11),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舱盖(11)为后置机舱舱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舱盖(11),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面板(111)为汽车后挡风玻璃面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舱盖(11)的玻璃面板(111),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面板(111)的第一边在yz平面投影的曲率半径为3700~3800mm;
所述玻璃面板(111)的第二边在xy平面投影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坚李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