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廊道式城市公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3023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廊道式城市公交系统,包括:架空的廊道系统,廊道系统中包括多条纵横交错且禁左转的廊道;多台无人驾驶电动车,各电动车沿禁左转的线路行驶在廊道系统中;在预定地点设置的架空站台,架空站台设有与地面衔接的楼梯,站台的候车区通过进出站闸门与廊道系统相对接;立体车库,该立体车库有在地面和廊道系统间运载工作人员或电动车的垂直升降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廊道城市公交系统,为廊道式环形封闭道路,采用主车道和辅道并列设计方式,直行路段采用车辆定速运行,点对点单车辆直达模式,提高全系统运行速度具有智能化、点对点直达、低建设和运行成本、高运行效率特点,配合城市地铁系统和快速公交系统,可有效覆盖主要城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城市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廊道式城市公交系统。
技术介绍
交通拥挤是每个城市的一大久治不愈顽症。交通拥挤与加快的城市化步伐及城市人口的增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交通的拥挤也给城市环境及出行安全带来了隐患。为了解决交通拥挤,申请号为201010266937.5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智能轨道个人公交系统,核心思想是通过精确的控制;使不同方向的车流在相交时每辆车恰好可以穿过另一方向车流两车之间的间隙,从而实现交叉路口不减速、不停车通过,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又例如申请号为201310187751.4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高架微型轨道自动公交系统,包括自动驾驶车辆、高架轨道以及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自动驾驶车辆在高架轨道上运行,所述自动驾驶车辆采用微型悬挂式结构,悬挂在高架轨道上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廊道城市公交系统,在现有道路上方架设廊道,不影响现有设施,在廊道中针对每个用户实行单向点对点运载,配合城市地铁系统和公交系统,可有效覆盖主要城区,也可应用在面积相对较小的园区、场馆或观光场所。一种智能型廊道式城市公交系统,包括:架空的廊道系统,廊道系统中包括多条纵横交错且禁左转的廊道;多台无人驾驶电动车,各电动车沿禁左转的线路行驶在廊道系统中;在预定地点设置的架空站台,架空站台设有与地面衔接的楼梯,站台的候车区通过进出站闸门与廊道系统相对接;立体车库,该立体车库有在地面和廊道系统间运载工作人员或电动车的垂直升降梯。本技术的城市公交系统是基于架空廊道的形式,架空廊道可以设置在原有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上空,在十字路口时可采用上下交错设置,在客流量特别大的区域可设置多层廊道。作为优选,每条廊道内设有同向行驶的一条主车道和一条辅道,同一地面道路的上方按照行驶方向的不同架设两条廊道。一般情况下,电动车定速行驶在主车道,辅道为车辆减速停靠、上下客、起步加速、右转弯、车辆调配、车辆维护、车辆故障停靠等功能用通道。主车道、辅道外侧(按照行进方向,也可理解为主车道左侧以及辅道右侧)配有双侧防撞护栏,车辆可由主车道和辅道之间任意切换行驶。为了避免影响地面主干道,作为优选,同一地面道路的上方的两条廊道分别位于该地面道路的两侧。作为优选,所述架空站台的候车区通过进出站闸门与廊道系统中的辅道对接。作为优选,所述立体车库与廊道系统中的辅道对接。作为优选,所述廊道系统为封闭式。所谓封闭式理解为两方面:第一,每条廊道均设有侧观光墙和罩棚。形成全天候运行的封闭系统,根据需要可以设置通风、调温装置。观光墙可以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等材料,当然应某些路段的特殊需求,也可采用非透明墙体材料,或采用透明的罩棚作为观光方式。第二,廊道系统与地面或外部道路之间没有直接连通的通行道路。乘客从站台进入廊道系统需要通过刷卡等形式通过闸机,而工作人员或电动车则通过权限控制的垂直升降梯往返在地面和廊道系统之间。作为优选,整个廊道系统中,各廊道的两端均与其他廊道相连,(即并不存在无法前行的断头路)各条廊道之间构成一个一个环形路径。本技术廊道系统的车辆运行方式也有特定的规则,即只可以直行或右转,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每辆电动车都在环形路径上运行,不仅如此,电动车采用定速行驶。作为优选,辅道的外侧设置有充电站,充电站内设有充电桩。作为优选,辅道的外侧设置有维修区。与车辆运行集中程度相对应,维修区也可与站台结合,即维修区与站台衔接连通,作为一体化设施。所述电动车为单座且自动定速驾驶的四轮或三轮电动车。本技术采用的电动车由智能控制系统控制,由于只运载一名乘客,所以每辆车都是在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点对点运行,效率大幅提高。所述电动车内设有客用控制屏,满足客人途中修改预设目的地要求。电动车在智能控制系统控制下,按照预设目的地,经辅道加速后进入主车道并定速行驶。本技术的电动车在运行时为定速行驶,一方面考虑了安全性,另外也统一便于调控。电动车车体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串联搭接机构。连续多辆电动车可以相互串联,满足车辆运行中紧凑排列的要求。也可以拖曳事故车辆。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串联搭接机构为柔性连接。电动车车体采用无车门设计、右侧入座方式、设有安全带装置。由于廊道系统是封闭的,因此电动车车体可以采用无顶棚设计,仅保留有前挡即可。电动车的电池系统具备在辅道快速充电能力,按照智能控制系统指令,经辅道加速后并入主车道定速运行,在需要右转时脱离主车道转入辅道运行。电动车采用无人驾驶系统,客人登车系好安全带后点击客用控制屏进入行驶状态。车辆在没有任务时串联式排列于站台后方辅道内或进入车库。本技术城市公交系统中的站台以及电动车等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协调管控,可以根据客人在站台系统中输入的目的地站点,计算最优路线及运行程序,调配车辆完成载客任务,全程控制车辆运行轨迹,客人途中修改目的地站点后及时修改运行程序控制车辆抵达最终目的地。智能控制系统通过网络实施对车辆的全程控制,结合导航系统可以对廊道系统和车辆性能匹配,合理设置定速巡航速度,控制前后串列车辆配合需要变道车辆顺利变道。当车辆出现故障,调动救援车辆前往拖动至最近维修区,安排维修人员及时进行维修;当在途客流量少的情况下,控制部分在廊道内等候的车辆前往立体车库停泊。本技术城市公交系统按照每隔三百米左右设置一个站台,优先与地铁站、快速公交站、客流集中区域对接,站台设置于廊道系统的辅道右侧。站台系统包括进站闸口、目的地选择及付费系统、登车口、下车口、费用补交及出站闸口系统、上下站台阶梯(或加电梯)。付费采用公交卡、手机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方式。本技术城市公交系统中的可以根据该公交系统规模及车辆数量设置一座或多座立体车库,作为客流低谷时车辆停放场地及车辆检修场地。本技术廊道城市公交系统,为廊道式环形封闭道路,采用主车道和辅道并列设计方式,直行路段采用车辆定速运行,点对点单车辆直达模式,提高全系统运行速度,采用智能化自动驾驶无顶无门车辆,全系统禁止左转简化系统,较现有公交系统,具有智能化、点对点直达、低建设和运行成本、高运行效率特点,配合城市地铁系统和快速公交系统,可有效覆盖主要城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智能型廊道式城市公交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站台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本技术城市公交系统以某商区为例,商区1周边为现有的地面道路2,地面道路2两侧的上方为架空的廊道系统3,廊道系统3中包括多条纵横交错且禁左转的廊道,每条廊道内设有同向行驶的一条主车道5和一条辅道6,同一地面道路的上方按照行驶方向的不同架设两条廊道。本技术中廊道系统为封闭式,即每条廊道均设有侧墙和罩棚,形成全天候运行的封闭系统,根据需要可以设置通风、调温装置。各条廊道与地面道路之间没有直接连通的通行道路,外部行人和车辆无法自由进入廊道,进一步保障了安全性。在预定地点设置的架空的站台4,站台4设有与地面衔接的楼梯,以图2为例,站台的候车区通过进出站闸门7与辅道6相对接,候车区邻近进出站闸门7的部位分别为进站区8和出站区9。一般可以每隔三百米左右设置一个站台,优先与地铁站、快速公交站、客流集中区域对接,站台设置于廊道系统的辅道右侧,包括进站闸口、目的地选择及付费系统、登车口、下车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型廊道式城市公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架空的廊道系统,廊道系统中包括多条纵横交错且禁左转的廊道;多台无人驾驶电动车,各电动车沿禁左转的线路行驶在廊道系统中;在预定地点设置的架空站台,架空站台设有与地面衔接的楼梯,站台的候车区通过进出站闸门与廊道系统相对接;立体车库,该立体车库有在地面和廊道系统间运载工作人员或电动车的垂直升降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廊道式城市公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架空的廊道系统,廊道系统中包括多条纵横交错且禁左转的廊道;多台无人驾驶电动车,各电动车沿禁左转的线路行驶在廊道系统中;在预定地点设置的架空站台,架空站台设有与地面衔接的楼梯,站台的候车区通过进出站闸门与廊道系统相对接;立体车库,该立体车库有在地面和廊道系统间运载工作人员或电动车的垂直升降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廊道式城市公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条廊道内设有同向行驶的一条主车道和一条辅道,同一地面道路的上方按照行驶方向的不同架设两条廊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型廊道式城市公交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地面道路的上方的两条廊道分别位于该地面道路的两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型廊道式城市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