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重型车辆的刚性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1627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刚性牵引装置,包括主杆、副杆和两个连接块,所述两个连接块分别通过固定销铰接在后车上的支座上,主杆与副杆的一端通过连接销铰接并与前车上的带缓冲的中心牵引钩挂接,主杆和副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销与连接块铰接,形成多级铰接的“三角形”刚性支架形式,在主杆和副杆上均设有自动锁止机构,且主杆和副杆均为两节式折叠结构,通过自动锁止机构铰接并实现半刚性和刚性状态的快速转换,提高了连接与拆卸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降低了性牵引装置展开、安装及拆卸等操作难度,提升了使用效率,提高了操作人员及设备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牵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刚性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各类重型抢救车均装配有刚性牵引装置,应用于故障车辆牵引后送,存在作业载荷大、受力复杂等特点,其在使用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1)刚性牵引装置的挂装与拆卸全部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作业准备时间长。2)在进行刚性牵引装置连接作业时,对抢救车和被牵引车的相对位置(车距和对中度)要求高,且在连接过程中需要进行倒车作业,人员及设备容易产生损伤,存在安全隐患,且连接效率低,占用时间长,需要人员多。3)在进行刚性牵引装置拆卸作业时,在一定情况下由于牵引力得不到释放,会造成拆卸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快捷的用于重型车辆的刚性牵引装置,在不影响牵引性能的前提下,有效的降低刚性牵引装置展开、安装及拆卸的难度,提升了使用效率,提高了操作人员及设备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刚性牵引装置,包括主杆、副杆和两个连接块,所述两个连接块分别通过固定销铰接在后车上的支座上,主杆与副杆的一端通过连接销铰接并与前车上的带缓冲的中心牵引钩挂接,主杆和副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销与连接块铰接,形成多级铰接的“三角形”刚性支架形式;所述主杆包括连接环、第一连接杆、自动锁止机构,第二连接杆和第一叉头,连接环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自动锁止机构连接,自动锁止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叉头连接;所述副杆包括第二叉头、第三连接杆、自动锁止机构、第四连接杆和第三叉头,第二叉头与第三连接杆连接,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自动锁止机构连接,自动锁止机构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杆连接,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三叉头连接;主杆和副杆上的自动锁止机构结构相同;所述自动锁止机构包括接头、叉接头、卡爪和弹簧,所述接头和叉接头通过第一连接插销连接,可在90°~180°的限定范围内摆动,其铰接点偏离主杆或副杆的中心线5~8毫米,所述卡爪通过第二连接插销与叉接头铰接,在卡爪和接头上分别设有一个固定销,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爪和接头上的固定销铰接,一起形成过死点摆动的弹性机构,实现工作状态和解脱状态的转换和保持。进一步地,连接环、第一连接杆和自动锁止机构的连接处以及第一叉头、第二连接杆和自动锁止机构连接处均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进一步地,主杆和副杆均为两节式折叠结构,通过自动锁止机构铰接并实现半刚性和刚性状态的快速转换。进一步地,第二叉头、第三连接杆和自动锁止机构的连接处以及第三叉头、第四连接杆和自动锁止机构的连接处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环采用高强度合金钢锻造,根据主杆和副杆间的夹角确定连接环结构尺寸以及受力点。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刚性牵引装置的主杆和副杆均为两节式折叠结构,通过自动锁止机构铰接并实现半刚性和刚性状态的快速转换,提高了连接与拆卸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降低了使用操作难度。2、牵引车尾部的中心牵引钩在对正允许偏差700mm×500mm范围内,即可进行牵引杆的连接作业,且在完成连接前无需再移动车辆,提高了使用效率和安全性。3、连接快速、便捷,经实测,作业人数2人,在1分钟内即可牵引装置的连接及展开,完成连接后,车辆前进,主杆和副杆在自动锁止机构作用下会自动形成刚性杆,解脱时,解脱受拉侧自动锁止机构,使主杆和副杆成半刚性状态,释放牵引杆承受的力,即可轻松完成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与前、后车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主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副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自动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自动锁止机构的解脱状态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自动锁止机构的展开过程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自动锁止机构的锁止状态图。图中:1-主杆,2-副杆,3-连接销,4-连接块,5-固定销,6-连接环,7-第一连接杆,8-自动锁止机构,9-第二连接杆,10-第一叉头,11-第二叉头,12-第三连接杆,13-第四连接杆,14-第三叉头,15-接头,16-叉接头,17-第一连接插销,18-卡爪,19-第二连接插销,20-弹簧,21-固定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刚性牵引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主杆1、副杆2和两个连接块4,所述两个连接块4分别通过固定销5铰接在后车上的支座上,主杆1与副杆2的一端通过连接销3铰接并与前车上的带缓冲的中心牵引钩挂接,主杆1和副杆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销3与连接块4铰接,形成多级铰接的“三角形”刚性支架形式。所述主杆1包括连接环6、第一连接杆7、自动锁止机构8,第二连接杆9和第一叉头10,连接环6与第一连接杆7连接,第一连接杆7的另一端与自动锁止机构8连接,自动锁止机构8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9连接,第二连接杆9的另一端与第一叉头10连接。所述连接环6采用高强度合金钢锻造,根据主杆1和副杆2间的夹角确定连接环结构尺寸以及受力点。连接环6、第一连接杆7和自动锁止机构8的连接处以及第一叉头10、第二连接杆9和自动锁止机构8的连接处均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如图3、图5所示,。所述副杆2包括第二叉头11、第三连接杆12、自动锁止机构8、第四连接杆13和第三叉头14,第二叉头11与第三连接杆12连接,第三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与自动锁止机构8连接,自动锁止机构8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杆13连接,第四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与第三叉头14连接。第二叉头11、第三连接杆12和自动锁止机构8的连接处以及第三叉头14、第四连接杆13和自动锁止机构8的连接处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如图4所示。主杆1和副杆2上的自动锁止机构8结构相同。如图6所示,所述自动锁止机构8包括接头15、叉接头16、卡爪18和弹簧20,所述接头15和叉接头16通过第一连接插销17连接,可在90°~180°的限定范围内摆动,其铰接点偏离主杆1或副杆2的中心线5~8毫米,所述卡爪18通过第二连接插销19与叉接头16铰接,在卡爪18和接头15上分别设有一个固定销21,所述弹簧20的两端分别与卡爪18和接头15上的固定销21铰接,一起形成过死点摆动的弹性机构,实现工作状态和解脱状态的转换和保持。作业展开时,卡爪18在弹簧20作用下随叉接头16一起展开,当接头15相对叉接头16摆动至直线位置时,卡爪18在弹簧(20)的作用下顶住叉接头,成锁止状态;解脱时,主杆1和副杆2其中之一必然处于受拉状态,手动解脱其卡爪18,并使其过死点,释放另外一个杆可能受到的压应力,即可轻松完成另一杆的解脱,如图7~9所示。刚性牵引装置的主杆1和副杆2均为两节式折叠结构,通过自动锁止机构铰接并实现半刚性和刚性状态的快速转换,提高了连接与拆卸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降低了使用操作难度。使用时,当牵引车尾部的中心牵引钩处在如图2所示的阴影范围内时,对正允许偏差范围为700mm×500mm,即可进行牵引杆的连接作业,且在完成连接前无需再移动车辆,提高了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完成连接后,车辆前进,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重型车辆的刚性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副杆和两个连接块,所述两个连接块分别通过固定销铰接在后车上的支座上,主杆与副杆的一端通过连接销铰接并与前车上的带缓冲的中心牵引钩挂接,主杆和副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销与连接块铰接,形成多级铰接的“三角形”刚性支架形式;所述主杆包括连接环、第一连接杆、自动锁止机构,第二连接杆和第一叉头,连接环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自动锁止机构连接,自动锁止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叉头连接;所述副杆包括第二叉头、第三连接杆、自动锁止机构、第四连接杆和第三叉头,第二叉头与第三连接杆连接,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自动锁止机构连接,自动锁止机构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杆连接,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三叉头连接;主杆和副杆上的自动锁止机构结构相同;所述自动锁止机构包括接头、叉接头、卡爪和弹簧,所述接头和叉接头通过第一连接插销连接,可在90°~180°的限定范围内摆动,其铰接点偏离主杆或副杆的中心线5~8毫米,所述卡爪通过第二连接插销与叉接头铰接,在卡爪和接头上分别设有一个固定销,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爪和接头上的固定销铰接,一起形成过死点摆动的弹性机构,实现工作状态和解脱状态的转换和保持。...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重型车辆的刚性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副杆和两个连接块,所述两个连接块分别通过固定销铰接在后车上的支座上,主杆与副杆的一端通过连接销铰接并与前车上的带缓冲的中心牵引钩挂接,主杆和副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销与连接块铰接,形成多级铰接的“三角形”刚性支架形式;所述主杆包括连接环、第一连接杆、自动锁止机构,第二连接杆和第一叉头,连接环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自动锁止机构连接,自动锁止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叉头连接;所述副杆包括第二叉头、第三连接杆、自动锁止机构、第四连接杆和第三叉头,第二叉头与第三连接杆连接,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自动锁止机构连接,自动锁止机构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杆连接,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三叉头连接;主杆和副杆上的自动锁止机构结构相同;所述自动锁止机构包括接头、叉接头、卡爪和弹簧,所述接头和叉接头通过第一连接插销连接,可在90°~180°的限定范围内摆动,其铰接点偏离主杆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庆王文栋郭天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机电制造公司科研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