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高抗冲击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15863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温高抗冲击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PPR管材的原料重量份如下:色母粒为1.5‑3份、增韧剂为8‑20份、刚性粒子4‑20份,PPR为73‑87.5份,聚烯烃树脂混合物为40‑50份、改性剂3‑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弹性体提高材料的韧性,会导致产品刚性有损失,进一步通过添加刚性的无机纳米粒子,尺寸5nm‑5000nm,及表面改性,提高和基材的兼容性,提高产品的刚性,确保产品的整体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建材生产领域,具体涉种一种低温高抗冲击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法。
技术介绍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广泛用于公共及民用建筑冷热水输送,采暖,空调管道及农业灌溉系统,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抗冲击性能,卫生无毒,保温节能,使用寿命长和热熔连接等优点,但是由于其低温韧性不足,极易产生应力诱导开裂,限制了其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温高抗冲击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低温高抗冲击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PPR管材的原料重量份如下:色母粒为1.5-3份、增韧剂为8-20份、刚性粒子4-20份,PPR为73-87.5份,聚烯烃树脂混合物为40-50份、改性剂3-10份。进一步地,所述色母粒为以聚乙烯、聚丙烯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主载体,添加分散剂、抗紫外线剂、抗静电剂及炭黑、钛白粉、酞青蓝、酞青绿后,经挤出造粒形成的颗粒物。进一步地,所述增韧剂为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元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元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多种混合。进一步地,所述刚性粒子由粒径为5nm-5000nm的无机纳米碳酸钙20-30重量份、EVA材料为10-15重量份、氧化铝20-25重量份和氧化铁30-50重量份加热熔融混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改性剂为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BS、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或聚烯烃塑性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聚烯烃树脂混合物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和丁烯共聚物、聚丁烯中的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进一步地,其制备方法如下:1)混合:将权利要求1重量份的物料进行均匀共混;2)改性:将步骤1混合后的物料转移至密炼机密炼熔合改性,形成熔胚,其中,密炼的温度为210℃,密炼机的转速30r/min,密炼机内熔融混炼时间为8min;3)造粒:将步骤2中改性后的熔胚进入单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4)挤出:将步骤3改性后造粒的粒料通过单螺杆挤出主机,通过模具挤出;5)定型:将步骤4中挤出的物料通过3段定型水箱进行冷却定型;6)成型:将步骤5中冷却定型后的物料,通过牵引机、切割机和翻版架下线,后得到PPR管材;7)成品:将步骤6的管材进行退火处理,再快速冷却,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弹性体提高材料的韧性,会导致产品刚性有损失,进一步通过添加刚性的无机纳米粒子,尺寸5nm-5000nm,及表面改性,提高和基材的兼容性,提高产品的刚性,确保产品的整体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色母粒为1.5份、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嵌段共聚物为8份、刚性粒子4份,PPR为73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为40份、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BS3份。其中,色母粒为以聚乙烯、聚丙烯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主载体,添加分散剂、抗紫外线剂、抗静电剂及炭黑、钛白粉、酞青蓝、酞青绿后,经挤出造粒形成的颗粒物。且刚性粒子由粒径为5nm-5000nm的无机纳米碳酸钙20-30重量份、EVA材料为10-15重量份、氧化铝20-25重量份和氧化铁30-50重量份加热熔融混合而成。其制备方法如下:将上述重量份的物料进行均匀共混;将前述混合后的物料转移至密炼机密炼熔合改性,形成熔胚,其中,密炼的温度为210℃,密炼机的转速30r/min,密炼机内熔融混炼时间为8min;将前述中改性后的熔胚进入单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将前述改性后造粒的粒料通过单螺杆挤出主机,通过模具挤出;将前述中挤出的物料通过3段定型水箱进行冷却定型;将前述冷却定型后的物料,通过牵引机、切割机和翻版架下线,后得到PPR管材;将前述管材进行退火处理,再快速冷却,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其中,刚性粒子由粒径为5nm-5000nm的无机纳米碳酸钙20重量份、EVA材料为10重量份、氧化铝20重量份和氧化铁30重量份加热熔融混合而成。改性剂为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BS、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或聚烯烃塑性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实施例2色母粒为1.8份、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嵌段共聚物为10份、刚性粒子8份,PPR为78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为42份、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4份。其中,色母粒为以聚乙烯、聚丙烯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主载体,添加分散剂、抗紫外线剂、抗静电剂及炭黑、钛白粉、酞青蓝、酞青绿后,经挤出造粒形成的颗粒物。刚性粒子由粒径为5nm-5000nm的无机纳米碳酸钙20-30重量份、EVA材料为10-15重量份、氧化铝20-25重量份和氧化铁30-50重量份加热熔融混合而成。其制备方法如下:将上述重量份的物料进行均匀共混;将前述混合后的物料转移至密炼机密炼熔合改性,形成熔胚,其中,密炼的温度为210℃,密炼机的转速30r/min,密炼机内熔融混炼时间为8min;将前述中改性后的熔胚进入单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将前述改性后造粒的粒料通过单螺杆挤出主机,通过模具挤出;将前述中挤出的物料通过3段定型水箱进行冷却定型;将前述冷却定型后的物料,通过牵引机、切割机和翻版架下线,后得到PPR管材;将前述管材进行退火处理,再快速冷却,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其中,刚性粒子由粒径为5nm-5000nm的无机纳米碳酸钙23重量份、EVA材料为11重量份、氧化铝22重量份和氧化铁35重量份加热熔融混合而成。改性剂为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BS、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或聚烯烃塑性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实施例3色母粒为2.0份、乙烯-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嵌段共聚物和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元嵌段共聚物为15份、刚性粒子10份,PPR为80份,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和乙烯辛烯共聚物为45份、聚烯烃塑性体5份。其中,色母粒为以聚乙烯、聚丙烯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主载体,添加分散剂、抗紫外线剂、抗静电剂及炭黑、钛白粉、酞青蓝、酞青绿后,经挤出造粒形成的颗粒物。刚性粒子由粒径为5nm-5000nm的无机纳米碳酸钙20-30重量份、EVA材料为10-15重量份、氧化铝20-25重量份和氧化铁30-50重量份加热熔融混合而成。其制备方法如下:将上述重量份的物料进行均匀共混;将前述混合后的物料转移至密炼机密炼熔合改性,形成熔胚,其中,密炼的温度为210℃,密炼机的转速30r/min,密炼机内熔融混炼时间为8min;将前述中改性后的熔胚进入单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将前述改性后造粒的粒料通过单螺杆挤出主机,通过模具挤出;将前述中挤出的物料通过3段定型水箱进行冷却定型;将前述冷却定型后的物料,通过牵引机、切割机和翻版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高抗冲击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PPR管材的原料重量份如下:色母粒为1.5‑3份、增韧剂为8‑20份、刚性粒子4‑20份,PPR为73‑87.5份,聚烯烃树脂混合物为40‑50份、改性剂3‑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高抗冲击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PPR管材的原料重量份如下:色母粒为1.5-3份、增韧剂为8-20份、刚性粒子4-20份,PPR为73-87.5份,聚烯烃树脂混合物为40-50份、改性剂3-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高抗冲击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母粒为以聚乙烯、聚丙烯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主载体,添加分散剂、抗紫外线剂、抗静电剂及炭黑、钛白粉、酞青蓝、酞青绿后,经挤出造粒形成的颗粒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高抗冲击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元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元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多种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高抗冲击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粒子由粒径为5nm-5000nm的无机纳米碳酸钙20-30重量份、EVA材料为10-15重量份、氧化铝20-25重量份和氧化铁30-50重量份加热熔融混合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高抗冲击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岗卢震宇朱建华史青林黄剑锋汪进南胡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永高塑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