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础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15346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础的连接节点,至少包括第一基础和第二基础,所述第一基础和第二基础均为U型基础,所述U型基础呈长条形并设有U型槽,所述第一基础的至少一侧壁设有缺口,所述第二基础的一端面拼接在缺口处。施工过程中,只需将U型基础放到地基上,再将预制件落位至U型槽里,然后现浇少量混凝土,且无需支模板,施工简便;在受力方面,采用条形的U型基础有利于预制件传递侧压力,U型槽的槽臂的保护作用,使得连接结构更为牢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拐角拼接处的其中一条基础设置缺口,完成基础内U型槽的拼接,预制件也可在基础的拐角拼接处完成拼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基础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装配时,预制件,尤其是预制板和预制梁与基础地面连接的牢固程度严重制约着整个建筑的稳定性。目前,常用的预制件与基础的连接方式通常是现浇条形基础,在基础施工完成后,将连接钢筋打设至基础内,最后将钢筋顶部与预制件连接,由于连接构件比较简单,往往导致预制件与基础连接的稳固性差,导致结构无法承受较大载荷,故采用普通基础,尤其是当预制件为外墙板时,在土的侧压力作用下,墙板以承受平面外弯矩为主,在平面外弯矩作用下,底部截面有效高度大为减小,截面承载力降低,墙板与基础的接触面则成为受力的薄弱环节。综上所述,亟需开发一种有利于预制件与基础的连接,且结构强度与刚度较高,整体稳定性强的基础的连接节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预制件与基础的连接,且结构强度与刚度较高,整体稳定性强的基础的连接节点。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础的连接节点,至少包括第一基础和第二基础,所述第一基础和第二基础均为U型基础,所述U型基础呈长条形并设有U型槽,所述第一基础的至少一侧壁设有缺口,所述第二基础的一端面拼接在缺口处。所述第一基础上缺口的设置可以是在第一基础的预制过程中预留,也可以是现场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切割开设。本技术采用长条形的U型基础,主要用于与墙板的连接,区别于现有技术中使用条形基础,只需要将U型基础放到地基上,再将墙板放到U型基础的U型槽里,然后仅需现浇少量混凝土,并且无需支模板,施工简便;在受力方面,采用条形的U型基础有利于预制件传递侧压力,U型槽的槽臂的保护作用,使得连接结构更为牢固;再者,本技术条形U型基础的使用,U型基础的U型槽无法在在拐角拼接处完成拼接,即无法保证预制件在拐角拼接处的落位,本技术将拐角拼接处的其中一条基础设置缺口,完成基础内U型槽的拼接,预制件也可在基础的拐角拼接处完成拼接。进一步,所述第一基础的缺口设置在端部侧面,所述第一基础和第二基础拼接呈“L”型。进一步,所述第一基础的缺口设置在侧壁的中部,所述第一基础和第二基础拼接呈“T”型。进一步,还包括第三基础,所述第三基础为U型基础,所述第一基础设有两个缺口,所述的两个缺口分别相对设置在两侧壁的中部,所述第二基础和第三基础的一端面分别拼接在两个缺口处,所述第二基础、第三基础和第一基础拼接呈“十”字型。进一步,所述U型槽的顶部宽于底部。如此设置,U型槽的槽臂呈斜坡状,U型槽上部宽有利于预制件的落位,U型槽的底部则可对预制件起到定位作用,尤其是U型槽的底部宽度与预制件间隙配合时。进一步,所述基础的内侧壁设有定位凸肋。为方便预制件落入U型槽中,通常U型槽的宽度大于预制件的厚度,定位凸肋的设置主要是保证预制件在基础中的落位位置保持一致。进一步,所述定位凸肋由顶部向底部逐渐变厚。此处所述的顶部与底部均与基础的顶部与底部一致。当预制件落位时,定位凸肋具有一定的坡度,引导预制件向U型槽底部移动,优选在基础的内侧壁相对设置有定位凸肋,当相对设置的定位凸肋在底部的距离与墙板厚度一致时,凸肋可将预制件固定在U型槽的中部,这样保证所有落入U型基础中的预制件尽可能的落位在U型槽的中部,且位置一致,保持平整。定位凸肋具有定位以及固定预制件的作用。进一步,所述U型槽的底部设有限位条。施工过程中,为增加落入基础中的预制件与基础的粘结力,同时调整预制件的平整度,会在U型槽的底部铺设砂浆层,这样会难以保证落入基础中的预制件的高度保持一致,而在U型槽的底部设置限位条,在所有限位条高度一致的情况下,预制件落位后均搁置在限位条上,即可保证预制件的高度保持一致。进一步,所述定位凸肋和限位条与所述基础整体浇筑成型。如此,定位凸肋和限位条与U型基础的整体性更好,且相比于安装过程对定位凸肋和限位条进行固定安装的情况,施工操作更为方便。当然,定位凸肋和限位条可以是在基础的预制过程中进行预埋,然后进行基础的浇筑,此时定位凸肋和限位条由钢制材料制备效果更佳。进一步,所述限位条设有至少一个过浆孔或过浆槽。过浆孔或过浆槽的设置一方面保证填浆料向U型槽流动时有足够的流动空间,充实整个U型槽,可避免填充不实,同时可将限位条之间的间隙中的填浆料连接成整体,基础与浆料之间的结合力,填浆料的整体性更强,这样,墙板和U型基础通过填浆料形成可靠连接,即墙板在基础中更为稳固,不易在外力作用与基础发生相对位移。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3分别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础的连接节点的横向剖面图;图4为图1中所涉及的第一基础的竖向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基础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所涉及的第一基础的竖向剖面图。图中:1第一基础2第二基础3第三基础4U型槽5缺口6定位凸肋7限位条8过浆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本技术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4,一种基础的连接节点,至少包括第一基础1和第二基础2,所述第一基础1和第二基础2均为U型基础,所述U型基础呈长条形并设有U型槽4,所述第一基础1的至少一侧壁设有缺口5,所述第二基础2的一端面拼接在缺口5处。所述第一基础1上缺口5的设置可以是在第一基础1的预制过程中预留,也可以是现场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切割开设。本技术采用长条形的U型基础,主要用于与墙板的连接,区别于现有技术中使用条形基础,只需要将U型基础放到地基上,再将墙板放到U型基础的U型槽4里,然后仅需现浇少量混凝土,并且无需支模板,施工简便;在受力方面,采用条形的U型基础有利于预制件传递侧压力,U型槽4的槽臂的保护作用,使得连接结构更为牢固;再者,本技术条形U型基础的使用,U型基础的U型槽4无法在在拐角拼接处完成拼接,即无法保证预制件在拐角拼接处的落位,本技术将拐角拼接处的其中一条基础设置缺口5,完成基础内U型槽4的拼接,预制件也可在基础的拐角拼接处完成拼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第一基础1的缺口5设置在端部侧面,所述第一基础1和第二基础2拼接呈“L”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第一基础1的缺口5设置在侧壁的中部,所述第一基础1和第二基础2拼接呈“T”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还包括第三基础3,所述第三基础3为U型基础,所述第一基础1设有两个缺口5,所述的两个缺口5分别相对设置在两侧壁的中部,所述第二基础2和第三基础3的一端面分别拼接在两个缺口5处,所述第二基础2、第三基础3和第一基础1拼接呈“十”字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述U型槽4的顶部宽于底部。如此设置,U型槽4的槽臂呈斜坡状,U型槽4上部宽有利于预制件的落位,U型槽4的底部则可对预制件起到定位作用,尤其是U型槽4的底部宽度与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础的连接节点,至少包括第一基础和第二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和第二基础均为U型基础,所述U型基础呈长条形并设有U型槽,所述第一基础的至少一侧壁设有缺口,所述第二基础的一端面拼接在缺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础的连接节点,至少包括第一基础和第二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和第二基础均为U型基础,所述U型基础呈长条形并设有U型槽,所述第一基础的至少一侧壁设有缺口,所述第二基础的一端面拼接在缺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的缺口设置在端部侧面,所述第一基础和第二基础拼接呈“L”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的缺口设置在侧壁的中部,所述第一基础和第二基础拼接呈“T”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基础,所述第三基础为U型基础,所述第一基础设有两个缺口,所述的两个缺口分别相对设置在两侧壁的中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州陈定球俞大有
申请(专利权)人: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