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地下透水蓄水池的周围土体失稳的地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1055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0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地下透水蓄水池的周围土体失稳的地下结构,包括地下生态蓄水池,地下生态蓄水池的顶部设置有面层普通透水混凝土层,面层普通透水混凝土层的底部设置有基层,基层的底部设置有垫层,基层和垫层的内部均设置有透水混凝土连接层,透水混凝土连接层的内部采用小粒径5‑10mm的骨料铺砌而成,地下生态蓄水池的底部设置有透水土工布,透水土工布的底部设置有碎石砂砾垫层,碎石砂砾垫层的底部设置有原土夯实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置的透水混凝土连接层能将蓄水池和路面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蓄水池网的整体稳定性可以由路面支撑力来提供,解决了地下生态蓄水池向四周透水时周围土体失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稳定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地下透水蓄水池的周围土体失稳的地下结构
技术介绍
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根据其地形和土质条件可以修建在地上或地下,即分为开敝式和封闭式两大类,按形状特点又可分为圆形和矩形两种,因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砖池、浆砌石池、混凝土池等,蓄水池布置原则和水窖基本相同,蓄水池功能是能像蓄水池一样起到储蓄的作用,能够维持着正常的流进流出,以免在非常规的情况下,出现渠道的干涸,从而使整体的运营受到重大的影响,蓄水池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将大自然的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目前,市场上的蓄水池由于长期向四周透水,蓄水池四周土体势必要软化,导致蓄水池下沉,在周围土体长期浸水和透水的情况下,土在长期水浸的情况下内部抗剪承载力下降,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土体容易失稳变形,而路面的垫层及面层则随着基层土体的变形而破坏,从而产生塌陷、路基沉降过大等危害,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目前一般的路面都采用较好的透水性混凝土进行铺垫,不过这样做会使路面的支撑力降低,在土体容易失稳变形后,路面更容易发生塌陷和路基沉降等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止地下透水蓄水池的周围土体失稳的地下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地下透水蓄水池的周围土体失稳的地下结构,包括地下生态蓄水池,所述地下生态蓄水池的四周设置有土体,所述地下生态蓄水池的顶部设置有面层普通透水混凝土层,所述面层普通透水混凝土层的底部设置有基层,所述基层的底部设置有垫层,所述基层和垫层的内部均设置有透水混凝土连接层,所述透水混凝土连接层的内部采用小粒径5-10mm的骨料铺砌而成,并且添加有聚乙烯纤维以及适量的减水剂,所述地下生态蓄水池的底部设置有透水土工布,所述透水土工布的底部设置有碎石砂砾垫层,所述碎石砂砾垫层的底部设置有原土夯实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地下生态蓄水池的内侧均设置有大粒径卵石铺砌透水混凝土腔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地下生态蓄水池通过透水混凝土连接层与面层普通透水混凝土层连接,所述地下生态蓄水池通过大粒径卵石铺砌透水混凝土腔壁与土体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层普通透水混凝土层、基层、垫层和透水混凝土连接层分别采用透水地坪、稳定粒料、聚氨酯塑胶和骨料材料构成。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置的透水混凝土连接层能将蓄水池和路面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可以防止当蓄水池周围土体失稳的时候,蓄水池下沉,并且路面与蓄水池连接成一个整体后,蓄水池的稳定性可以由整个路面的支撑力提供,蓄水池网的整体稳定性可以由路面支撑力来提供,解决了地下生态蓄水池向四周透水时周围土体失稳的问题。2:通过设置的碎石砂砾垫层可以分担土柱受力大小,增加稳定性,减少沉降。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地下生态蓄水池;2、土体;3、面层普通透水混凝土层;4、基层;5、垫层;6、透水混凝土连接层;7、聚乙烯纤维;8、减水剂;9、透水土工布;10、碎石砂砾垫层;11、原土夯实层;12、大粒径卵石铺砌透水混凝土腔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地下透水蓄水池的周围土体失稳的地下结构,包括地下生态蓄水池1,地下生态蓄水池1的四周设置有土体2,地下生态蓄水池1的顶部设置有面层普通透水混凝土层3,面层普通透水混凝土层3的底部设置有基层4,基层4的底部设置有垫层5,基层4和垫层5的内部均设置有透水混凝土连接层6,透水混凝土连接层6的内部采用小粒径5-10mm的骨料铺砌而成,并且添加有聚乙烯纤维7以及适量的减水剂8,地下生态蓄水池1的底部设置有透水土工布9,透水土工布9的底部设置有碎石砂砾垫层10,碎石砂砾垫层10的底部设置有原土夯实层11。地下生态蓄水池1的内侧均设置有大粒径卵石铺砌透水混凝土腔壁12,可以将地下生态蓄水池1内收集的雨水进入地下土体2,将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地下生态蓄水池1通过透水混凝土连接层6与面层普通透水混凝土层3连接,地下生态蓄水池1通过大粒径卵石铺砌透水混凝土腔壁12与土体2连接,提高了路面的支撑力。面层普通透水混凝土层3、基层4、垫层5和透水混凝土连接层6分别采用透水地坪、稳定粒料、聚氨酯塑胶和骨料材料构成,增强路面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增加透水性。具体的,当雨水落在地面上时,面层表面的雨水可以通过透水混凝土连接层6进入到地下生态蓄水池1,地下生态蓄水池1的水源渗入土体2,当土体2应长期浸水透水而失稳时,可通过透水混凝土连接层6使得蓄水池与路面形成整体,蓄水池网的整体稳定性可以由路面支撑力来提供,其中透水混凝土连接层6的构造尺寸由地下生态蓄水池1的尺寸大小、地下生态蓄水池1和面层普通透水混凝土层3之间的构造措施、人群荷载大小等因素来决定。透水混凝土连接层6的结构是采用小粒径5-10mm的骨料铺砌而成的透水混凝土,在制拌过程中,选择强度较高的水泥,并选择最优水灰比,同时加入聚乙烯纤维7以及适量的减水剂8进行拌合。拌合后铺装在蓄水池顶盖,可在连接面涂抹适量的粘结剂。小粒径的骨料在铺装过程中可镶嵌到蓄水池的大粒径的空隙中,使得两部分的颗粒有更多的接触面,从而增加了骨料与骨料之间的接触点,并且相互镶嵌的大小粒径卵石可形成机械咬合力进而提高连接面的强度及稳定性;再者,加入的聚乙烯纤维7具有抗拉、抗剪的功能,再配合高强度水泥,可以使得透水混凝土连接层6具有高强度、耐腐蚀、防冻裂的特点。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地下透水蓄水池的周围土体失稳的地下结构,包括地下生态蓄水池(1),所述地下生态蓄水池(1)的四周设置有土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生态蓄水池(1)的顶部设置有面层普通透水混凝土层(3),所述面层普通透水混凝土层(3)的底部设置有基层(4),所述基层(4)的底部设置有垫层(5),所述基层(4)和垫层(5)的内部均设置有透水混凝土连接层(6),所述透水混凝土连接层(6)的内部采用小粒径5‑10mm的骨料铺砌而成,并且添加有聚乙烯纤维(7)以及适量的减水剂(8),所述地下生态蓄水池(1)的底部设置有透水土工布(9),所述透水土工布(9)的底部设置有碎石砂砾垫层(10),所述碎石砂砾垫层(10)的底部设置有原土夯实层(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地下透水蓄水池的周围土体失稳的地下结构,包括地下生态蓄水池(1),所述地下生态蓄水池(1)的四周设置有土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生态蓄水池(1)的顶部设置有面层普通透水混凝土层(3),所述面层普通透水混凝土层(3)的底部设置有基层(4),所述基层(4)的底部设置有垫层(5),所述基层(4)和垫层(5)的内部均设置有透水混凝土连接层(6),所述透水混凝土连接层(6)的内部采用小粒径5-10mm的骨料铺砌而成,并且添加有聚乙烯纤维(7)以及适量的减水剂(8),所述地下生态蓄水池(1)的底部设置有透水土工布(9),所述透水土工布(9)的底部设置有碎石砂砾垫层(10),所述碎石砂砾垫层(10)的底部设置有原土夯实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代果朱晓雨姚勇胡江邓勇军付东山唐瑞范士锦田怡萍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