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06963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31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线治具,包括具有凹槽的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绕线部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上的活动架。活动架安装于所述本体上时与所述绕线部共同形成一邻近且连通所述凹槽的凹口,使所述绕线部与所述活动架隔着凹口对称设置,其中,所述活动架及绕线部使一导线环绕以形成线圈,且所述线圈的内径空间形成于所述凹口处,而所述凹口及凹槽使一固定件通过,从而环绕所述导线以使形成所述线圈的导线的各圈相邻紧固,使得所述线圈定型不致松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绕线治具,特别涉及一种辅助形成线圈的绕线治具。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电感器100的示意图,电感器100包含一线架11、一绕设于线架11的导线12和一容置线架11和导线12的磁芯13。如图1所示,线架11包括两个挡板111、形成于两个挡板111间呈柱状的绕线部112、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个挡板111一侧的接脚座113及多个形成于接脚座113上的接脚114。导线12绕设于线架11的绕线部112的外侧多圈以形成线圈,而导线12的两相对末端与多个接脚114中的任意两个接触,并以焊锡固定,用来使电感器100完成后插入电路板导电。磁芯13具有一中空部131,线架11的挡板111和绕线部112容设于中空部131而使磁芯13与接脚座113抵接。一般而言,线架11通常采用耐热性高的塑料类材料,例如液晶塑料(liquidcrystalplastic;LPC)。导线12通常为外表具有漆包膜而漆包膜上再加一层自黏性涂料的铜线,将其缠绕于线架11的绕线部112形成线圈后,溶解或加热该自黏性涂料从而使线圈定型不再松散。磁芯13的原料通常为镍、锰、锌等材料。然而,这样的电感器的缺点在于,需使用前述特殊铜线而导致成本提高,此外,每一台电感器的制作皆需利用一线架,使得电感器的构件数量增加而增加成本。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符合前述要求的绕线治具是目前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治具,能使导线成为线圈且定型,不会松散,无须使用具有黏性表面的导线,从而降低制作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绕线治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凹槽;绕线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以及活动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活动架安装于所述本体时与所述绕线部共同形成一邻近且连通所述凹槽的凹口,所述绕线部与所述活动架隔着所述凹口设置,其中,所述活动架及绕线部用于使导线环绕以形成线圈,所述凹口及凹槽用于使固定件通过,从而环绕所述导线使所述线圈的导线的各圈相邻紧固。所述的绕线治具中,所述活动架为L型,所述活动架安装于所述本体上时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一尺寸可调节的绕线区。所述的绕线治具中,所述绕线部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另一绕线区,用于使导线通过所述绕线区及另一绕线区环绕活动架及绕线部而形成线圈,且所述线圈的内径空间形成于所述凹口处。所述的绕线治具中,还包括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形成于所述本体上,用于使所述活动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本体上。所述的绕线治具中,所述安装部为一安装孔,用于使所述活动架可拆卸地插设。所述的绕线治具中,所述导线的环绕方向与所述活动架的插设方向实质上垂直。所述的绕线治具中,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固定机构,用于当所述活动架安装于所述本体上之后,将所述活动架固定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的绕线治具中,所述导线的表面为非黏性,所述固定件为胶带。所述的绕线治具中,还包括两个绕线接脚,其中一绕线接脚设置于所述本体上,另一绕线接脚设置于所述活动架上,用于使所述导线的相对两末端分别绕设于所述两个绕线接脚。所述的绕线治具中,还包括两个绕线接脚,其中一绕线接脚设置于所述本体上,另一绕线接脚设置于所述绕线部上,用于使所述导线的相对两末端分别绕设于所述两个绕线接脚,且所述绕线部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本体结合。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绕线治具包括:本体、绕线部和活动架,所述本体具有凹槽;所述绕线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活动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活动架安装于所述本体时与所述绕线部共同形成一邻近且连通所述凹槽的凹口,使所述绕线部与所述活动架隔着所述凹口设置,其中,所述活动架及绕线部上设置有导线,所述活动架及绕线部用于使导线环绕以形成线圈,所述凹口及凹槽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通过环绕所述导线使得形成所述线圈的导线的各圈相邻紧固。本技术提供的绕线治具可使导线成为线圈且定型,不会松散,无须使用具有黏性表面的导线,从而降低制作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电感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绕线治具的示意图。图3、图4、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绕线程序中的绕线治具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绕线治具的绕线成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绕线治具,能使导线成为线圈且定型,不会松散,无须使用具有黏性表面的导线,从而降低制作成本。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以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2,本技术提供的绕线治具200包括具有凹槽21的本体20、设置于本体20上的绕线部23、可拆卸地安装于本体20上的活动架24、形成于本体20上的安装部25、设置于本体20上的固定机构26、以及绕线接脚27a和27b。活动架24安装于本体20时与绕线部23共同形成一邻近且连通凹槽21的凹口22,绕线部23与活动架24隔着凹口22对称设置。需说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绕线治具200具有两个对称的凹槽21,图2所示的角度仅能呈现一个凹槽21,由图2可知另一个凹槽在绕线治具200的背面,而凹口22与两个凹槽21均连通。活动架24及绕线部23共同用于使一导线环绕至少一圈以形成线圈,而凹口22及凹槽21共同设置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通过环绕所述导线以使各圈的导线紧固相邻。如图2所示,活动架24为L型,其安装于本体20时与本体20之间形成一绕线区241。所述绕线部23,如图2所示为L型,其与本体20之间形成另一绕线区231,L型的绕线部23和活动架24以凹口22为中心而镜像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绕线部23与本体20之间亦可为可拆卸式。绕线区231和241使一导线以凹口22作为内径区域,环绕绕线区231和241至少一圈以形成线圈。安装部25,如图2所示为一安装孔,供活动架24可拆卸地插设,活动架24的插设方向与所述导线的环绕方向实质上垂直。固定机构26,如图2所示由螺栓和螺帽组成,用于在活动架24安装于安装部25之后将活动架24固定于本体20上。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机构26可为卡、扣、钩或其它可用来固定的零件。两绕线接脚27a和27b分别位于本体20和活动架24上,且朝相同方向延伸。在其它实施例中,两绕线接脚27a和27b也可分别位于本体20和绕线部23上。当所述导线环绕绕线区231和241时,所述导线的两相对末端可分别缠绕于两绕线接脚27a和27b上,从而提供与环绕形成线圈所施予的拉力相反的作用力,使得所述线圈的各圈能紧密相邻。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以下结合图3至图5,对利用本技术提供的绕线治具形成线圈的流程进行说明。需说明的是,于下文中出现而未于图3至图5中出现的组件符号请参照图2。请参阅图3,首先将导线3的末端31a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凹槽;绕线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以及活动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活动架安装于所述本体时与所述绕线部共同形成邻近且连通所述凹槽的凹口,所述绕线部与所述活动架隔着所述凹口设置,其中,导线环绕所述活动架及所述绕线部以形成线圈;所述凹口及凹槽共同设置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环绕所述导线使各圈的导线紧固相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凹槽;
绕线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以及
活动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活动架安装于所述本体时与所述绕线部共同形成邻近且连通所述凹槽的凹口,所述绕线部与所述活动架隔着所述凹口设置,其中,导线环绕所述活动架及所述绕线部以形成线圈;所述凹口及凹槽共同设置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环绕所述导线使各圈的导线紧固相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为L型,所述活动架安装于所述本体上时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一尺寸可调节的绕线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部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另一绕线区,所述导线通过所述绕线区及另一绕线区环绕活动架及绕线部而形成线圈,且所述线圈的内径空间形成于所述凹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使所述活动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上的安装部,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美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