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负离子呼吸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0647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31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负离子呼吸康复装置,包括罐体、导流罩、负离子发生模块及呼吸面罩,所述罐体下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罐体内部分成上腔室及下腔室。所述导流罩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导流罩位于上腔室内且与罐体同轴,其下端与隔板固定连接,上端与罐体的顶部具有间隔。所述导流罩的外壁设置有多块弧形电路板,各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发射针,所有发射针均指向罐体的内壁。所述负离子发生模块位于下腔室内,负离子发生模块与上腔室内的各电路板电连。所述罐体通过导气管与呼吸面罩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实用性强,能产生高浓度的负离子,同时提高负离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负离子呼吸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自然界外在因素的影响,空气分子在高压或强射线的作用下被电离,释放出的自由电子和空气中的中性分子结合而形成负离子,又称为阴离子。负离子是空气中一种无色无味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能够净化空气,还具有疗养保健,促进睡眠,改善心肺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被称为空气维生素。负离子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的神经系统及血液循环系统,能对人的机体生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传统的负离子发生器生成的离子动能低,迁移距离近,难以形成负离子森林浴环境,人体想大量获取需要正对很近的距离才能吸入,负离子发生器生成的负离子纯度低,浓度较低的负离子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一种制备浓度更高的负离子及利用效率更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负离子呼吸康复装置,该装置能够产生高浓度的负离子,提高吸入人体的负离子的含量,有效减少负离子的损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负离子呼吸康复装置,包括罐体、导流罩、负离子发生模块及呼吸面罩,所述罐体下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罐体内部分成上腔室及下腔室。所述导流罩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导流罩位于上腔室内且与罐体同轴,其下端与隔板固定连接,上端与罐体的顶部具有间隔。所述导流罩的外壁设置有多块弧形电路板,各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发射针,所有发射针均指向罐体的内壁。所述负离子发生模块位于下腔室内,负离子发生模块与上腔室内的各电路板电连。所述罐体通过导气管与呼吸面罩连接。优选地,所述上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左进气管和右进气管,左进气管和右进气管正向相对,左进气管一端与罐体的外部连通,另一端伸入导流罩的内部,其位于罐体外侧的部分配置有第一进气阀。右进气管一端与罐体的外部连通,另一端也伸入导流罩的内部,其位于罐体外侧的部分配置有第二进气阀。优选地,所述罐体内设置有风扇,风扇的电机位于下腔室内,电机的驱动轴由隔板伸出,驱动位于导流罩下部的扇叶。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稳压阀,罐体的顶部上方还设置有提手。优选地,所述导流罩的内部为出风通道,导流罩的下部均匀分布有多个回风口,所有回风口呈环形分布,且均位于扇叶的下方。导流罩的外壁与罐体的内壁形成回风通道。优选地,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罐体的内壁设置有绝缘层,隔板的上表面也设置有同样的绝缘层。优选地,所述呼吸面罩由通明的硬质塑料制成,其边缘处配置有密封圈,呼吸面罩通过进气单向阀与导气管连通,所述呼吸面罩上还设置有两个出气单向阀优选地,所述每个电路板上均匀排布有3列发射针组,每列发射针组包含多个等间距纵向分布的多个发射针。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进入罐体的空气或氧气进行多次循环,使发射针释放出的高速电子与氧气分子充分结合,产生高浓度的负离子,解决目前制备的负离子释放到外部空间中,导致空气中负离子含量不高的问题。同时制备完成的高浓度负离子,通过呼吸面罩直接进入患者的呼吸系统,可有效提高负离子的利用效率,避免高浓度负离子进入空气被稀释,和负离子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失去带电离子,形成臭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负离子呼吸康复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图1中某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示出的是导风罩及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结合图1和图2,一种新型负离子呼吸康复装置,包括罐体1、导流罩2、负离子发生模块3及呼吸面罩4,所述罐体1下部设置有隔板5,隔板5将罐体1内部分成上腔室6及下腔室7。位于所述隔板5上方的罐体1的内壁设置有绝缘层8,隔板5的上表面也设置有同样的绝缘层8。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稳压阀18,罐体1的顶部上方还设置有提手19。所述导流罩2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导流罩2位于上腔室6内且与罐体1同轴,其下端与隔板5固定连接,上端与罐体1的顶部具有间隔。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风扇20,风扇20的电机位于下腔室7内,电机的驱动轴由隔板5伸出,驱动位于导流罩2下部的扇叶。导流罩2的内部为出风通道,导流罩2的下部均匀分布有多个回风口9,所有回风口9呈环形分布,且均位于扇叶的下方。导流罩2的外壁与罐体1的内壁形成回风通道。所述上腔室6的底部设置有左进气管11和右进气管12,左进气管11和右进气管12正向相对,左进气管11一端与罐体1的外部连通,另一端伸入导流罩2的内部,其位于罐体1外侧的部分配置有第一进气阀13。右进气管12一端与罐体1的外部连通,另一端也伸入导流罩2的内部,其位于罐体1外侧的部分配置有第二进气阀14。所述导流罩2的外壁设置有多块弧形电路板10,所述每个电路板10上均匀排布有3列发射针组,每列发射针组包含多个等间距纵向分布的多个发射针15,所有发射针15均指向罐体1的内壁。所述负离子发生模块3位于下腔室7内,负离子发生模块3与上腔室6内的各电路板10电连。罐体1通过导气管16与呼吸面罩4连接,所述呼吸面罩4由通明的硬质塑料制成,其边缘处配置有密封圈17,呼吸面罩4通过进气单向阀21与导气管16连通,所述呼吸面罩4上还设置有两个出气单向阀22。通过左进气管11和右进气管12使氧气或空气进入罐体1的底部,开启风扇20的电机,同时打开负离子发生模块3,发射针15向外发射高速电子。导流罩2底部的氧气或空气在风扇20的作用下,经导流罩2内的出风通道到达罐体1的顶部,经导流罩2的外壁和罐体1的内壁形成的回风通道,进入导流罩2底部的回风口9进行循环。在回风通道内,发射针15向氧气或空气分子发射高速电子,形成负离子。经多次循环后,罐体1内负离子的浓度很高,高浓度的负离子经导气管16进入呼吸面罩4。吸气时,呼吸面罩4内的气压变小,与导气管16连接的进气单向阀21打开,高浓度的负离子进入呼吸面罩4。呼气时,呼吸面罩4内的气压变大,呼吸面罩4上的两个出气单向阀22打开,口腔内呼出的气体从出气单向阀22排出。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负离子呼吸康复装置,包括罐体、导流罩、负离子发生模块及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下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罐体内部分成上腔室及下腔室;所述导流罩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导流罩位于上腔室内且与罐体同轴,其下端与隔板固定连接,上端与罐体的顶部具有间隔;所述导流罩的外壁设置有多块弧形电路板,各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发射针,所有发射针均指向罐体的内壁;所述负离子发生模块位于下腔室内,负离子发生模块与上腔室内的各电路板电连;罐体通过导气管与呼吸面罩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负离子呼吸康复装置,包括罐体、导流罩、负离子发生模块及呼吸面罩,其
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下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罐体内部分成上腔室及下腔室;所述导流罩为
两端开口的圆筒,导流罩位于上腔室内且与罐体同轴,其下端与隔板固定连接,上端与罐体
的顶部具有间隔;所述导流罩的外壁设置有多块弧形电路板,各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发射针,
所有发射针均指向罐体的内壁;所述负离子发生模块位于下腔室内,负离子发生模块与上腔
室内的各电路板电连;罐体通过导气管与呼吸面罩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负离子呼吸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室的底
部设置有左进气管和右进气管,左进气管和右进气管正向相对,左进气管一端与罐体的外部
连通,另一端伸入导流罩的内部,其位于罐体外侧的部分配置有第一进气阀;右进气管一端
与罐体的外部连通,另一端也伸入导流罩的内部,其位于罐体外侧的部分配置有第二进气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负离子呼吸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