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及风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9948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30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及风机。该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包括进风筒、竖向扰流板、横向扰流板以及安装法兰;所述进风筒穿套固定于风机蜗壳侧壁的进风圆孔;所述安装法兰将所述进风筒安装于风机蜗壳的侧壁;所述横向扰流板为圆筒状,位于风机蜗壳的内部,套设于所述进风筒外侧,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法兰;所述竖向扰流板为圆盘状,其外边缘的直径与所述横向扰流板的直径相同,并与所述横向扰流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内边缘固定于所述进风筒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减小气流在风机蜗壳内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横向涡流,减小气流流动损失,提高风机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机
,尤其涉及一种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及风机
技术介绍
风机依靠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其作为通风换气装置,广泛应用于冶金、石化、电力、城市轨道交通、纺织、船舶等国民经济各领域以及各种场所。现有的离心风机大部分为钢板焊接结构,钢板焊接蜗壳内部通流截面为螺旋状矩形截面,气流从高速旋转的风机叶轮中流出后直接进入蜗壳,在蜗壳内旋绕一周后流出。由于蜗壳宽度较大,气流在流动过程中会产生大的横向涡流,造成很大的流动损失,降低了风机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及风机,该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及风机,可减小气流在风机蜗壳内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横向涡流,减小气流流动损失,提高风机的运行效率。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包括进风筒、竖向扰流板、横向扰流板以及安装法兰;所述进风筒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进风筒穿套固定于风机蜗壳侧壁的进风圆孔;所述安装法兰的内边缘固定于所述进风筒的外表面,用于将所述进风筒安装于风机蜗壳的侧壁;所述横向扰流板为圆筒状,位于风机蜗壳的内部,套设于所述进风筒外侧,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法兰;所述竖向扰流板为圆盘状,其外边缘的直径与所述横向扰流板的直径相同,并与所述横向扰流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内边缘固定于所述进风筒的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其中所述进风筒包括第一进风段,该第一进风段沿着由风机蜗壳外向风机蜗壳内的方向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所述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其中所述进风筒还包括第二进风段,该第二进风段连接于所述第一进风段横截面面积最小的一端,其沿着由风机蜗壳外向风机蜗壳内的方向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其中还包括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设置于所述进风筒位于风机蜗壳外面的一端,其内边缘与所述进风筒端部的边缘相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其中,所述进风筒、竖向扰流板、横向扰流板以及安装法兰,各部分之间的固定连接均为焊接。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风机,包括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在保证进风气流稳定的基础上,可减小气流在风机蜗壳内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横向涡流,减小气流流动损失,提高风机的运行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的切面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安装前蜗壳内气流横向流动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安装后蜗壳内气流横向流动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安装有进风口防涡流装置的风机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图2和图4,本技术提出一种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包括进风筒1、横向扰流板3、竖向扰流板4、以及安装法兰2。进风筒1的横截面为圆形,进风筒1穿套固定于风机蜗壳6侧壁的进风圆孔。安装法兰2的内边缘固定于进风筒1的外表面,用于将进风筒1安装于风机蜗壳6的侧壁。横向扰流板3为圆筒状,位于风机蜗壳6的内部,套设于进风筒1外侧,其一端固定于安装法兰2。竖向扰流板4为圆盘状,其外边缘的直径与横向扰流板3的直径相同,并与横向扰流板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内边缘固定于进风筒1的外表面。现有技术中,离心风机蜗壳6内部通流截面为螺旋状矩形截面,气流从高速旋转的风机叶轮7中流出后,直接进入蜗壳6,在蜗壳6内旋绕一周后流出。由于蜗壳6宽度较大,气流在流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横向涡流,涡流会造成很大的流动损失,降低了风机的运行效率。本技术的目的主要在于减小风机蜗壳6内气流形成的横向涡流,以减小气流的流动损失,提高风机的运行效率。在风机蜗壳6内部,上述套设在进风筒1外侧的横向扰流板3和竖向扰流板4,相当于在靠近进风筒1侧壁进风圆孔的位置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形区域。本技术对上述横向扰流板3的直径和长度都不做限定,使用中可根据风机进风筒1、叶轮7以及蜗壳6的尺寸进行具体设计。参照图3,现有的风机在运行过程中,叶轮7在电机的驱动下高速转动。气体从进气筒进入叶轮7后,在叶轮7中受离心力作用,被旋绕加速;被加速的气体从叶轮7出口排出后,进入风机蜗壳6的环形腔体中,在风机蜗壳6旋绕一周后排出。气流在风机蜗壳6内的高效流动路径,是类似于蜗牛壳一样的螺旋状。但在实际使用中,为了节省用钢板焊接的离心风机的成本、缩小风机整机的体积以及制造工艺的简便,蜗壳6并不完全按照螺旋线规律制造,而是制造成如图5所示的简单造型。如上所述,气流在风机蜗壳6内会产生一部分横向流动,并在横向截面上产生一个很大的涡流区域。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被加速的气体从叶轮7出口排出后,进入风机蜗壳6的环形腔体中,在风机蜗壳6旋绕一周后排出。在横向上,气流在风机蜗壳6内虽然会产生一部分横向流动,但由于设置了横向扰流板3和竖向扰流板4形成的封闭环形区域,横向流动的气流受到一定的限制,不会形成很大的涡流,因此减小了气流的流动损失,提高了风机整体的运行效率。使用中,尤其应该注意横向扰流板3的直径和长度与风机叶轮7外径大小的关系,通过具体设置横向扰流板3的长度即竖向扰流板4与叶轮7的距离以及横向扰流板3直径与叶轮7外径的相对关系,将气流横向流动的损失降到最小。本实施例中,横向扰流板3的直径接近叶轮7外径的大小。进风筒1的作用是保证气流顺畅地进入风机蜗壳6,并能够均匀地分布在叶轮7入口断面,达到进口气流所要求的速度值,并在气流损失最小的情况下进入叶轮7。使用中,进风筒1的形状可设计为圆柱形、圆锥形、弧形、锥柱形、锥弧形等。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进风筒1的形状为锥弧形。具体来说,进风筒1包括第一进风段,该第一进风段沿着由风机蜗壳6外向风机蜗壳6内的方向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进一步地,进风筒1还包括第二进风段,该第二进风段连接于第一进风段横截面面积最小的一端,其沿着由风机蜗壳6外向风机蜗壳6内的方向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对第一进风段和第二进风段各自的长度、横截面截面积渐变的幅度,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进风筒1采用上述弧形设计,纵切后侧壁线条为弧形,这种合理化设计能使气体平稳进入风机,有效降低风机噪音。为了制造简便和安装稳固,本技术提出的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采用一体化装配,其中,进风筒1、竖向扰流板4、横向扰流板3以及安装法兰2,各部分之间的固定连接均为焊接。具体来说,安装法兰2的内边缘固定于进风筒1的外表面,横向扰流板3一端固定于安装法兰2,竖向扰流板4与横向扰流板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这些固定连接都为焊接,焊接完成后,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形成一个整体。参照图1和图5,本实施例中,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其中还包括连接法兰,连接法兰设置于进风筒1位于风机蜗壳6外面的一端,其内边缘与进风筒1端部的边缘相固定。连接法兰可用于将风机进风筒1与进风管道相连接,拓展风机应用的场合。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风机,包括作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及风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筒、竖向扰流板、横向扰流板以及安装法兰;所述进风筒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进风筒穿套固定于风机蜗壳侧壁的进风圆孔;所述安装法兰的内边缘固定于所述进风筒的外表面,用于将所述进风筒安装于风机蜗壳的侧壁;所述横向扰流板为圆筒状,位于风机蜗壳的内部,套设于所述进风筒外侧,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法兰;所述竖向扰流板为圆盘状,其外边缘的直径与所述横向扰流板的直径相同,并与所述横向扰流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内边缘固定于所述进风筒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筒、竖向扰流板、横向扰流板以及安装法兰;所述进风筒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进风筒穿套固定于风机蜗壳侧壁的进风圆孔;所述安装法兰的内边缘固定于所述进风筒的外表面,用于将所述进风筒安装于风机蜗壳的侧壁;所述横向扰流板为圆筒状,位于风机蜗壳的内部,套设于所述进风筒外侧,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法兰;所述竖向扰流板为圆盘状,其外边缘的直径与所述横向扰流板的直径相同,并与所述横向扰流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内边缘固定于所述进风筒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进风口防涡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筒包括第一进风段,该第一进风段沿着由风机蜗壳外向风机蜗壳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峰孟令兵陈文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得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