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延修边模具及使用该模具生产的拉延弯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9280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9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延修边模具及使用该模具生产的拉延弯头,包括拉延凸模和拉延凹模,所述拉延凹模内侧壁设置有让位凹槽,所述让位凹槽内设置有弹性抵接部,所述弹性抵接部在自然状态下凸出拉延凹模的开口,所述弹性抵接部受压后可完全缩入让位凹槽内,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在毛坯板材成型拉延弯头的过程中,毛坯板材始终被拉延凸模与弹性抵接部抵紧,从而防止毛坯板材的偏斜,直至拉延凸模将毛坯板材完全贴合在拉延凹模内侧壁上,完成拉延弯头的成型,防止毛坯板材的边缘进入所要成型的拉延弯头的轮廓内,避免造成生产出的拉延弯头的边缘具有凹陷轮廓,有效降低造成拉伸后的拉延弯头的报废,从而极大提高拉延弯头生产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弯头管件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拉延修边模具及使用该模具生产的拉延弯头
技术介绍
弯头管件是改变管路方向的管件,按角度分有45°、90°和135°三种最常用的弯头管件,另外根据工程需要还包括60°等其他非正常角度的弯头管件,与管子连接的方式有:直接焊接、热熔连接、电熔连接、螺纹连接等。由于弯头管件为管状结构,且沿其轴向弯有一定的角度,通过直接拉伸成型的方式,很难保证弯头管件管壁的均匀性,因此,目前在生产弯头管件时,一般先将毛坯板材分别拉伸成两个弧形截面的拉延弯头,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两个拉延弯头焊接在一起,形成管状的弯头管件,例如,现有公开号为CN103894444A的中国专利,其生产过程是:先将毛坯板材放置在弯曲状的凸模与弯曲状的凹模之间,然后通过凸模将毛坯板材压入至凹模内,毛坯板材产生塑性形变,使毛坯板材的轮廓与凹槽的内侧壁轮廓一致,凹模与凹模的弯折处成型拉延弯头的折弯部分,实现将毛坯板材拉伸成弧形截面的拉延弯头的目的。但是,毛坯板材在被凸模逐渐推入凹槽内并与凹槽的内侧壁贴合的过程中,由于凸模与凹模均呈弯曲状,毛坯板材受到凸模沿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不均匀时,毛坯板材在被拉伸时,产生相对凸模在水平方向的移动,毛坯板材在被拉延后,毛坯板材的边缘进入所要成型的拉延弯头的轮廓内,造成生产出的拉延弯头的边缘具有凹陷轮廓,从而会造成拉伸后的拉延弯头的报废,极大降低拉延弯头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拉延弯头良品率的拉延修边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延修边模具,包括拉延凸模和拉延凹模,所述拉延凹模内侧壁设置有让位凹槽,所述让位凹槽内设置有通过拉延凸模的抵接可完全缩入让位凹槽内的弹性抵接部,所述弹性抵接部在自然状态下凸出拉延凹模的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拉伸毛坯板材之前,拉延凸模位于拉延凹模外,弹性抵接部呈自然状态,弹性抵接部凸出拉延凹模的开口;在拉伸毛坯板材的过程中,首先将毛坯板材放置在拉延凸模与拉延凹模之间,然后拉延凸模相对的向拉延凹模方向移动,拉延凸模在移动的过程中,毛坯板材被逐渐夹紧在拉延凸模与弹性抵接部之间,此时毛坯板材位于拉延凹模的开口处,在拉延凸模向拉延凹模内移动的过程中,毛坯板材逐渐被弯曲状的拉延凸模抵压在弯曲状的拉延凹模内,从而实现毛坯板材逐渐成型为拉延弯头,在毛坯板材成型拉延弯头的过程中,毛坯板材始终被拉延凸模与弹性抵接部抵紧,从而防止毛坯板材的偏斜,直至拉延凸模将毛坯板材完全贴合在拉延凹模内侧壁上,完成拉延弯头的成型,此时弹性抵接部完全位于让位凹槽内,以避免弹性抵接部对拉延弯头成型的干扰;在毛坯板材的整个成型过程中,毛坯板材始终被拉延凸模与弹性抵接部夹紧,避免毛坯板材在垂直于拉延凸模移动的方向的移动,防止毛坯板材的边缘进入所要成型的拉延弯头的轮廓内,避免造成生产出的拉延弯头的边缘具有凹陷轮廓,有效降低造成拉伸后的拉延弯头的报废,从而极大提高拉延弯头生产的良品率,另一方面,拉延弯头成型后,由于拉延弯头会产生一部分的弹性恢复,拉延弯头的管壁向拉延凹模的内侧壁抵紧,有可能使拉延弯头卡在拉延凹模内,而弹性抵接部能够将成型后的拉延弯头从拉延凹模内弹出,从而无需人工取出,有效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量,达到降低操作人员劳动成本的效果。优选地,所述弹性抵接部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弹性抵接部位于拉延凹模弯折处的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坯板材在成型拉延弯头的过程中,毛坯板材在弯折处的两端均受拉延凸模与弹性抵接部的夹紧作用,从而避免毛坯板材一端被夹紧,而另一端在拉延成型的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而造成沿垂直于拉延凹模轴向的偏斜,防止毛坯板材的边缘进入所要成型的拉延弯头的轮廓内,避免造成生产出的拉延弯头的边缘具有凹陷轮廓,有效降低造成拉伸后的拉延弯头的报废,从而达到成型出合格的拉延弯头的效果,有效提高拉延弯头生产的良品率。优选地,所述弹性抵接部包括设置在让位凹槽底壁的弹簧、连接于弹簧远离让位凹槽底壁端部的抵接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毛坯板材刚被拉延凸模与抵接块夹持时,由于弹簧的弹性变形较小,而当拉延凸模逐渐将毛坯板材压入拉延凹模内的过程中,毛坯板材的变形越来越大,毛坯板材需要更大的夹紧力才能防止毛坯板材在成型的过程中的偏斜,而弹簧逐渐被拉延凸模向让位凹模内按压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变形越来越大,弹簧的弹力也越来越大,弹簧对抵接块的推动力也越来越大,毛坯板材被稳固的夹紧在抵接块与拉延凸模内,从而有效防止毛坯板材的偏斜,防止毛坯板材的边缘进入所要成型的拉延弯头的轮廓内,避免造成生产出的拉延弯头的边缘具有凹陷轮廓,有效降低造成拉伸后的拉延弯头的报废,从而达到成型出更多的合格的拉延弯头的效果,有效提高拉延弯头生产的良品率。优选地,所述抵接块朝向拉延凸模的侧面设置有与拉延凸模轮廓吻合的弧形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毛坯板材在成型的过程中,毛坯板材与拉延凹模内侧壁贴合的部分能够被拉延凸模挤压并塑性变形成拉延凸模外侧壁的轮廓,而毛坯板材位于抵接块的部分被弧形凹槽内侧壁抵接在拉延凸模上,由于互顶凹槽的轮廓与拉延凸模的轮廓吻合,且当拉延凸模将抵接块推入至让位凹槽内时,弹簧将抵接块向拉延凸模方向顶起,从而使弧形凹槽的内侧壁与拉延凹模的内侧壁平滑过渡,从而将毛坯板材位于抵接块的部分成型出拉延凸模的轮廓,毛坯板材成型的拉延弯头的管壁均匀,没有凸起的凸包,从而达到成型出较高质量的拉延弯头的效果。优选地,所述弹性抵接部为弹性橡胶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毛坯板材是金属材质的,而弹性橡胶块的硬度小于毛坯板材的硬度,所以在弹性橡胶块将毛坯板材向拉延凸模表面按压的过程中,不会刮伤毛坯板材朝向弹性橡胶块的侧面,毛坯板材在成型拉延弯头后,拉延弯头的外侧壁不会有刮伤,从而提高拉延弯头的外侧面的表面质量,达到局部提高拉延弯头表面质量的效果,另一方面,弹性橡胶块的摩擦系数较大,当毛坯板材受到变形力而在水平方向产生运动的趋势时,弹性橡胶块与毛坯板材的摩擦力能够克服毛坯板材受到的变形力,从而避免毛坯板材在水平方向的移动,防止毛坯板材的边缘进入所要成型的拉延弯头的轮廓内,避免造成生产出的拉延弯头的边缘具有凹陷轮廓,有效降低造成拉伸后的拉延弯头的报废,从而极大提高拉延弯头生产的良品率。优选地,所述拉延凸模上固定设置有挤断凸模,所述挤断凸模在垂直于拉延凸模移动的方向凸出拉延凸模的外侧壁,所述拉延凹模内侧壁凸出设置有可与挤断凸模外侧壁贴合以切断毛坯板材的挤断凹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毛坯板材被拉延成拉延弯头后,拉延弯头的边缘往往会有余边,即拉延弯头轮廓上的废料,当挤断凸模随拉延凸模一起相对的靠近拉延凹模时,挤断凸模也在不断的靠近挤断凹模板,当拉延凸模逐渐进入拉延凹模内的过程中,毛坯板材逐渐被拉延成拉延弯头,当拉延凸模将毛坯板材按压到拉延凹模的内轮廓内时,此时拉延弯头成型,且挤断凸模与挤断凹模板的侧壁贴合,挤断凸模的外侧壁与挤断凹模板的侧壁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将拉延弯头的余边切掉,从而达到一次成型的过程中,既成型拉延弯头,又将拉延弯头的余边修剪掉,减少人工修剪或其他工序的修剪,从而达到降低再次修剪的拉延弯头余边的费用,最终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拉延修边模具及使用该模具生产的拉延弯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延修边模具,包括拉延凸模(23)和拉延凹模(121),其特征是:所述拉延凹模(121)内侧壁设置有让位凹槽(122),所述让位凹槽(122)内设置有通过拉延凸模(23)的抵接可完全缩入让位凹槽(122)内的弹性抵接部(3),所述弹性抵接部(3)在自然状态下凸出拉延凹模(121)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延修边模具,包括拉延凸模(23)和拉延凹模(121),其特征是:所述拉延凹模(121)内侧壁设置有让位凹槽(122),所述让位凹槽(122)内设置有通过拉延凸模(23)的抵接可完全缩入让位凹槽(122)内的弹性抵接部(3),所述弹性抵接部(3)在自然状态下凸出拉延凹模(121)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修边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弹性抵接部(3)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弹性抵接部(3)位于拉延凹模(121)弯折处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修边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弹性抵接部(3)包括设置在让位凹槽(122)底壁的弹簧(31)、连接于弹簧(31)远离让位凹槽(122)底壁端部的抵接块(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延修边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抵接块(32)朝向拉延凸模(23)的侧面设置有与拉延凸模(23)轮廓吻合的弧形凹槽(3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修边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弹性抵接部(3)为弹性橡胶块(3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修边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拉延凸模(23)上固定设置有挤断凸模(24),所述挤断凸模(24)在垂直于拉延凸模(23)移动的方向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伟德孙国民朱忠祥史先群刘洪波王中威王梦晨王祥王珏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兆和通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