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茚[1,2-b]吲哚-10(5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8063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5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茚[1,2‑b]吲哚‑10(5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以N‑取代‑2‑(2‑溴芳基)‑1H‑吲哚类化合物和CO为起始原料,以醋酸钯为催化剂,以DABCO为碱,以正丁基二(1‑金刚烷基)膦为配体,以二甲基亚砜或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在反应容器中于120℃加热搅拌反应制得目标产物茚[1,2‑b]吲哚‑10(5H)‑酮类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起始原料简单易制备、底物适用范围广和操作简单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茚[1,2-b]吲哚-10(5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茚并吲哚酮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天然生物碱和合成药物中,近年来吸引了大量有机及药物学家的广泛关注。其中,茚[1,2-b]吲哚-10(5H)-酮类化合物不仅可被用于蛋白激酶CK2的抑制剂,而且也可作为褪黑激素MT3的高效配体。文献中茚[1,2-b]吲哚-10(5H)-酮类化合物大都是通过钯催化的3-(2-卤代苯甲酰基)-吲哚的分子内交叉偶联反应或钯催化的3-芳甲酰基吲哚的分子内氧化偶联反应而制得的,这些方法具有起始原料难制备、底物适用范围窄和产率较低等缺点,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类合成方法的应用范围。鉴于茚[1,2-b]吲哚-10(5H)-酮类化合物的重要性以及现有合成方法的不足,发展简捷、高效的此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反应条件温和、起始原料简单易制备、底物适用范围广且操作简单的茚[1,2-b]吲哚-10(5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茚[1,2-b]吲哚-10(5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N-取代-2-(2-溴芳基)-1H-吲哚类化合物和CO为起始原料,以醋酸钯为催化剂,以DABCO为碱,以正丁基二(1-金刚烷基)膦为配体,以二甲基亚砜或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在反应容器中于120℃加热搅拌反应制得目标产物茚[1,2-b]吲哚-10(5H)-酮类化合物,该合成方法中的反应方程式为:其中R1为氢、甲基或氯,R2为氢、甲基、甲氧基、氟或氯,R3为甲基、苄基、-CH2COOEt或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茚[1,2-b]吲哚-10(5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在1atm的CO氛围下,依次将N-取代-2-(2-溴芳基)-1H-吲哚类化合物、醋酸钯、DABCO、BuPAd2和溶剂二甲基亚砜或N-甲基吡咯烷酮加到Schlenk反应管中,然后将该混合物于120℃加热搅拌反应12h,反应完成后,向反应管中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反应,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依次用去离子水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产物茚[1,2-b]吲哚-10(5H)-酮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N-取代-2-(2-溴芳基)-1H-吲哚类化合物、醋酸钯、BuPAd2和DABCO的投料摩尔比为1:0.05-0.1:0.15-0.3:3。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目前该类化合物合成方法中起始原料难制备、底物适用范围窄和产率较低等缺点,是一种茚[1,2-b]吲哚-10(5H)-酮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起始原料简单易制备、底物适用范围广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在15mL的schlenk反应管中依次加入N-甲基吲哚1a(0.4mmol,114mg)、醋酸钯(4.5mg,0.02mmol)、正丁基二(1-金刚烷基)膦(BuPAd2)(21.5mg,0.06mmol)、DABCO(134.6mg,1.2mmol)和二甲基亚砜(1.5mL),抽真空充CO(1atm)三次,之后于120℃加热搅拌反应12h。反应完成后,向反应管中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反应,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去离子水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红色固体5-甲基茚[1,2-b]吲哚-10(5H)-酮2a(84mg,90%)。该化合物的表征数据如下:1HNMR(CDCl3,400MHz)δ3.84(s,3H),7.13-7.24(m,6H),7.39(d,J=6.8Hz,1H),7.75(d,J=7.6Hz,1H);13CNMR(CDCl3,100MHz)δ31.6,110.5,114.9,118.3,120.7,122.9,123.0,123.1,123.5,129.6,131.9,134.8,141.3,143.0,158.8,184.9.MS(ESI)m/z234[M+H]+。实施例2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在15mL的schlenk反应管中依次加入吲哚1b(0.4mmol,120mg)、醋酸钯(4.5mg,0.02mmol)、正丁基二(1-金刚烷基)膦(BuPAd2)(21.5mg,0.06mmol)、DABCO(134.6mg,1.2mmol)和二甲基亚砜(1.5mL),抽真空充CO(1atm)三次,之后于120℃加热搅拌反应12h。反应完成后,向反应管中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反应,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去离子水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红色固体5,7-二甲基茚[1,2-b]吲哚-10(5H)-酮2b(88mg,89%)。该化合物的表征数据如下:1HNMR(CDCl3,400MHz)δ2.71(s,3H),3.67(s,3H),6.88-6.91(m,2H),7.00-7.15(m,4H),7.29(d,J=7.2Hz,1H);13CNMR(CDCl3,100MHz)δ20.8,31.5,107.6,115.3,118.0,122.8,123.4,123.8,123.9,129.3,131.7,134.5,141.0,142.8,158.4,184.3(one13Csignalwasnotobserved).HRMS(ESI)calcdforC17H14NO[M+H]+248.1070,found248.1089。实施例3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在15mL的schlenk反应管中依次加入吲哚1c(0.4mmol,120mg)、醋酸钯(4.5mg,0.02mmol)、正丁基二(1-金刚烷基)膦(BuPAd2)(21.5mg,0.06mmol)、DABCO(134.6mg,1.2mmol)和二甲基亚砜(1.5mL),抽真空充CO(1atm)三次,之后于120℃加热搅拌反应12h。反应完成后,向反应管中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反应,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去离子水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红色固体5,9-二甲基茚[1,2-b]吲哚-10(5H)-酮2c(94mg,95%)。该化合物的表征数据如下:1HNMR(CDCl3,400MHz)δ2.39(s,3H),3.72(s,3H),6.89(s,1H),6.97(d,J=8.0Hz,1H),7.02(d,J=7.2Hz,1H),7.08-7.18(m,2H),7.32(d,J=6.4Hz,1H),7.58(d,J=8.0Hz,1H);13CNMR(CDCl3,100MHz)δ21.8,31.2,110.6,114.3,118.1,119.7,120.3,122.5,124.7,129.0,131.6,132.8,134.6,141.0,143.1,158.4,184.8.HRMS(ESI)ca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茚[1,2‑b]吲哚‑10(5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N‑取代‑2‑(2‑溴芳基)‑1H‑吲哚类化合物和CO为起始原料,以醋酸钯为催化剂,以DABCO为碱,以正丁基二(1‑金刚烷基)膦为配体,以二甲基亚砜或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在反应容器中于120℃加热搅拌反应制得目标产物茚[1,2‑b]吲哚‑10(5H)‑酮类化合物,该合成方法中的反应方程式为:其中R1为氢、甲基或氯,R2为氢、甲基、甲氧基、氟或氯,R3为甲基、苄基、‑CH2COOEt或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茚[1,2-b]吲哚-10(5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N-取代-2-(2-溴芳基)-1H-吲哚类化合物和CO为起始原料,以醋酸钯为催化剂,以DABCO为碱,以正丁基二(1-金刚烷基)膦为配体,以二甲基亚砜或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在反应容器中于120℃加热搅拌反应制得目标产物茚[1,2-b]吲哚-10(5H)-酮类化合物,该合成方法中的反应方程式为:其中R1为氢、甲基或氯,R2为氢、甲基、甲氧基、氟或氯,R3为甲基、苄基、-CH2COOEt或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茚[1,2-b]吲哚-10(5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在1atm的CO氛围下,依次将N-取代-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胜海王芳陶丽范学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