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漏气检测工装以及包括该工装的轴承漏气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75289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1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轴承漏气检测工装以及包括该工装的轴承漏气检测装置。该轴承漏气检测工装,包括下模以及适配在所述下模上的上模,所述下模内构成有一与测试轴承外径相配合的下模内腔,所述下模内构成有一第一进气通道和一第一出气通道;所述上模内构成有一上模内腔,所述上模内构成有一第二进气通道和一第二出气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包括该工装的轴承漏气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轴承漏气检测工装可以检测测试轴承的密封件是否存在漏气现象,同时也可以检测测试轴承的轴承外圈的外环面上的密封圈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轴承漏气检测工装以及包括该工装的轴承漏气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轴承的使用领域广泛,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需要轴承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良好的密封性可以使轴承抵挡外物侵入,减少了轴承的失效因素,使轴承寿命保障得到了提高;同时使轴承可在不同的工作环境正常工作。轴承的密封性主要依靠设置在内、外圈之间的密封圈实现,密封圈起到防尘、防水、防漏气(在一定的气压下)的作用。轴承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防尘槽是靠车削出来的,虽然有些套圈在后序工序有作抛光处理,但粗糙度还是较大,这样密封件内外唇为了起到防尘和防漏气的效果,需要设计成过盈配合,同时还要考虑启动扭矩和摩擦扭矩的情况,密封唇和防尘槽配合的过盈量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有些高端的客户(例如汽车行业)不但对轴承的漏气有要求,甚至要求在给定的气压值和保压时间内,轴承的漏气量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就是对所采购、所生产的轴承漏气量进行量化管理控制。因此如何研制一种检测轴承是否漏气的装置,以保证轴承密封状况良好,提高轴承质量,是目前广大轴承生产厂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专利号为201420531508.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密封轴承漏气测试装置,包括气压阀、储气罐、轴承检测部件、气压压力感应器以及以气压压力显数表,该轴承检测部件主要用于测试轴承的密封件是否存在漏气现象。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密封轴承,例如参见图1所示出的密封轴承,其包括轴承外圈10、轴承内圈20、设置在轴承外圈10和轴承外圈20之间的保持架30、若干嵌装在保持架30的球兜内的滚珠40以及设置在轴承外圈10和轴承内圈20之间且位于保持架30的两侧的密封件50a、50b,轴承外圈10的外环面上沿轴向间隔开设有环状凹槽,每一环状凹槽内嵌装有密封圈60,密封圈60可以使得轴承外圈10的外环面与接触部件的端面之间形成密封配合,以满足设计要求。显然,专利号为201420531508.X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密封轴承漏气测试装置的轴承检测部件无法检测轴承外圈10的外环面上的密封圈60的密封性能。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检测轴承密封件的密封件的密封性,而且同时还可以检测轴承外圈的外环面上的密封圈的密封性能的轴承漏气检测工装。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的轴承漏气检测工装的轴承漏气检测装置。作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轴承漏气检测工装,包括下模以及适配在所述下模上的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内构成有一与测试轴承外径相配合的下模内腔,所述下模内腔的底面上设置有一与测试轴承内径相配合的定位凸柱,在所述下模内腔的底面上位于所述定位凸柱的根部处设置有一第一橡胶密封圈,在所述下模内腔的底面上靠近所述下模内腔的侧壁处设置有一第二橡胶密封圈,所述下模内构成有一第一进气通道和一第一出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下模的表面上,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下模内腔的底面且位于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和第二橡胶密封圈之间,所述第一出气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下模的表面上,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下模内腔的底面且位于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与下模内腔的侧壁之间;所述上模内构成有一上模内腔,所述上模朝向下模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相对应的第三橡胶密封圈,所述上模内构成有一第二进气通道和一第二出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上模的表面上,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模朝向下模的端面且位于所述第三橡胶密封圈与下模侧缘之间,所述第二出气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上模的表面上,其另一端与所述上模内腔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下模与上模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一第四橡胶密封圈。作为本技术第二方面的一种轴承漏气检测装置,包括一气压阀,所述气压阀具有一进气阀口和一出气阀口,所述气压阀的进气阀口与供气机构连接;一储气罐,所述储气罐具有一进气口和一出气口,所述储气罐的进气口与气压阀的出气阀口连接;一用于安装测试轴承的轴承漏气检测工装,所述轴承漏气检测工装与储气罐的出气口连接;以及一设置在所述储气罐与轴承漏气检测工装之间的气压压力感应器和一安装在所述气压压力感应器上的气压压力显数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漏气检测工装为上述的轴承漏气检测工装,所述轴承漏气检测工装的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分别与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用于检测漏气量的流量计,所述流量计的检测端口分别与所述轴承漏气检测工装的第一出气通道和第二出气通道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压阀上配置有一气压表。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轴承漏气检测工装可以检测测试轴承的密封件是否存在漏气现象,同时也可以检测测试轴承的轴承外圈的外环面上的密封圈的密封性能。流量计可以检测测试轴承的漏气量,方便技术人员对测试轴承进行改进。本技术的轴承漏气检测工装的密封性能好,使得轴承气密性检测的数据更加准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现有的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轴承漏气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轴承漏气检测工装的装入轴承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2,图中给出的轴承漏气检测装置,包括气压阀100、储气罐200、轴承漏气检测工装300、气压压力感应器400、气压压力显数表500以及流量计600。气压阀100具有一进气阀口110和一出气阀口120,并且气压阀100上设置有一气压表130,气压阀100的进气阀口110与供气机构700连接,供气机构700为整个装置提供气流,气压阀100可以调节气流的开启和关闭,也可以调节气流的流量大小和气压大小,气压表130用于检测通过气压阀100的气压大小。储气罐200具有一进气口210和一出气口220,储气罐200的进气口210与气压阀100的出气阀口120连接,储气罐200的体积为300CC~400CC,优选地为367CC。轴承漏气检测工装300用于安装测试轴承800,参见图3,轴承漏气检测工装300优选地而绝非限于的结构如下:下模310和上模320,下模310和上模320之间可以通过卡扣、螺纹等一些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下模310内构成有一与测试轴承800外径相配合的下模内腔311,下模内腔311的底面上设置有一与测试轴承800内径相配合的定位凸柱312,在下模内腔311的底面上位于定位凸柱312的根部处设置有一第一橡胶密封圈330,在下模内腔311的底面上靠近下模内腔311的侧壁处设置有一第二橡胶密封圈340。下模310内构成有一第一进气通道313和一第一出气通道314,第一进气通道313的一端位于下模310的表面上,其另一端延伸至下模内腔311的底面且位于第一橡胶密封圈330和第二橡胶密封圈340之间,第一出气通道314的一端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轴承漏气检测工装,包括下模以及适配在所述下模上的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内构成有一与测试轴承外径相配合的下模内腔,所述下模内腔的底面上设置有一与测试轴承内径相配合的定位凸柱,在所述下模内腔的底面上位于所述定位凸柱的根部处设置有一第一橡胶密封圈,在所述下模内腔的底面上靠近所述下模内腔的侧壁处设置有一第二橡胶密封圈,所述下模内构成有一第一进气通道和一第一出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下模的表面上,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下模内腔的底面且位于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和第二橡胶密封圈之间,所述第一出气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下模的表面上,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下模内腔的底面且位于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与下模内腔的侧壁之间;所述上模内构成有一上模内腔,所述上模朝向下模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相对应的第三橡胶密封圈,所述上模内构成有一第二进气通道和一第二出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上模的表面上,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模朝向下模的端面且位于所述第三橡胶密封圈与下模侧缘之间,所述第二出气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上模的表面上,其另一端与所述上模内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承漏气检测工装,包括下模以及适配在所述下模上的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内构成有一与测试轴承外径相配合的下模内腔,所述下模内腔的底面上设置有一与测试轴承内径相配合的定位凸柱,在所述下模内腔的底面上位于所述定位凸柱的根部处设置有一第一橡胶密封圈,在所述下模内腔的底面上靠近所述下模内腔的侧壁处设置有一第二橡胶密封圈,所述下模内构成有一第一进气通道和一第一出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下模的表面上,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下模内腔的底面且位于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和第二橡胶密封圈之间,所述第一出气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下模的表面上,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下模内腔的底面且位于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与下模内腔的侧壁之间;所述上模内构成有一上模内腔,所述上模朝向下模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相对应的第三橡胶密封圈,所述上模内构成有一第二进气通道和一第二出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上模的表面上,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模朝向下模的端面且位于所述第三橡胶密封圈与下模侧缘之间,所述第二出气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上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坤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慈兴精密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