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大风量输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786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0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大风量输风机,包括机壳、动力组件、风机叶轮、转轴及用于提升风机风量的聚风组件,所述聚风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进风口的集风件和连接于所述出风口的送风件;所述集风件包括用于将外部的风引入机壳内部的集风罩、用于连接所述集风罩与机壳的第一连接件;所述集风罩为前大后小的喇叭状设置,该集风罩内侧设有用于使集风罩内风体形成旋流从而加大进风量的第一螺旋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风机进风量大;风机送风速度快,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大风量输风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风机通常是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机驱动叶轮转动,从而将外部的气流有风机的一侧开口吸入,之后通过风机的另一侧开口送出,对气流的导送。但是,在一些工业生产中也需要用到风机,并且由于工厂面积较大,对于风机的输风量有较大的要求,常规的输送风机无法实现较大风量的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输风量大、输风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的新型大风量输风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大风量输风机,包括机壳、动力组件、风机叶轮、转轴及用于提升风机风量的聚风组件,所述机壳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风机叶轮置于机壳内,所述聚风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进风口的集风件和连接于所述出风口的送风件;所述集风件包括用于将外部的风引入机壳内部的集风罩、用于连接所述集风罩与机壳的第一连接件;所述集风罩为前大后小的喇叭状设置,该集风罩内侧设有用于使集风罩内风体形成旋流从而加大进风量的第一螺旋内壁;所述送风件包括用于将机壳内的风送出到外部的送风罩和用于连接所述送风罩与机壳的第二连接件;所述送风罩为前小后大的喇叭状设置,该送风罩内侧设有用于使送风罩内风体形成旋流从而加快送风速度的第二螺旋内壁;所述集风罩与送风罩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螺旋内壁和第二螺旋内壁的螺向相同;所述动力组件前侧设有用于对动力组件进行降温的降温风扇,该降温风扇套设于所述转轴上;该降温风扇内侧设有一连接凹槽,所述转轴上设有与该连接凹槽相配合的连接凸块;所述机壳内设有用于防止电机受潮损坏的吸水件,该吸水件包括吸水海绵、开设于机壳上部可供吸水海绵插入的取件口、对置开设于机壳下部的限位槽及翻转连接于取件口侧部的闭合盖。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设置为锁紧螺母。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箱体和电机,所述电机置于所述箱体内。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一侧设有第一连接凸部,该第一连接凸部上设有可供转轴卡入的第一连接凹槽;所述风机叶轮侧部设有第二连接凸部,该第二连接凸部上设有可供转轴卡入的第二连接凹槽;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接凹槽和第二连接凹槽之间均为止转配合;使得转轴与风机叶轮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风机结构简单,工作零部件少,节约成本,工作噪音小。风机前侧设有集风件,可加大风机的进风量,满足风机的大风量需求;风机后侧设有送风件,可加快风机的送风速度,从而缩短风机完成一个送风周期所需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集风罩和送风罩内均设有螺旋内壁,可在集风罩和送风罩内使得气流形成旋流,进一步加快进风和出风;通过吸水件的设置,可将进入风机的空气中的水气进行吸收,有效防止电机受潮损坏,减少维修次数,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降温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大风量输风机,包括机壳1、动力组件2、风机叶轮3、转轴4及用于提升风机风量的聚风组件5。具体的,所述机壳1设有进风口11及出风口12,所述聚风组件5包括集风件51和送风件52;所述集风件51连接于所述进风口11,所述送风件52连接于所述出风口12。具体的,所述集风件51包括集风罩511和第一连接件512;该集风罩511用于将外部的风引入机壳1内部,为了加大该集风罩511的进风量,我们将所述集风罩511设置为前大后小的喇叭状,从而前侧能够引入更多的风。其次,该集风罩511内还设置有第一螺旋内壁513,通过该螺旋形状的内壁设置,可使得集风罩511内风体形成旋流,从而不仅能够加大集风罩511内的进风量,而且进风速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所述集风罩511通过第一连接件512实现与所述机壳之间的连接,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512设置为锁紧螺母。所述送风件52包括送风罩521和第二连接件522;该送风罩521用于将机壳1内的风送出到外部,为了加大送风量,我们将所述送风罩521设置为前小后大的喇叭状,从而后侧能够送出更多的风。其次,该送风罩521内还设有第二螺旋内壁523,通过该螺旋状的内壁设置,可使得送风罩521内风体形成旋流,从而加快送风速度。所述送风罩521与机壳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522进行连接,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522设置为锁紧螺母。为了使电机更好的从动所述风机叶轮,我们在所述电机22一侧设置了第一连接凸部6,对应的,在所述风机叶轮3侧部设有第二连接凸部7。所述第一连接凸部6上设有可供转轴4卡入的第一连接凹槽61;所述该第二连接凸部7上设有可供转轴3卡入的第二连接凹槽71;所述转轴3与所述第一连接凹槽61和第二连接凹槽71之间均为止转配合,从而当电机驱动转轴转动时,风机叶轮可随转轴一同转动,并且两者连接牢固。所述风机叶轮3置于机壳1内,所述动力组件2包括箱体21和电机22,所述电机22置于所述箱体21内。为了对电机进行降温,所述电机前侧设有降温风扇9,降温风扇9套设于所述转轴上;该降温风扇内侧设有一连接凹槽91,所述转轴4上设有连接凸块41;所述连接凸块41与该连接凹槽相配合实现对降温风扇的定位。优选的,所述机壳内设有吸水件,该吸水件可对进入风机的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收,有效防止电机受潮损坏;具体的,该吸水件包括吸水海绵、取件口、限位槽及闭合盖;所述取件口开设于机壳上部,所述限位槽对置开设于机壳下部;所述吸水海绵可通过该取件口插入风机内,下部卡设入限位槽内进行限位,防止移动;所述闭合盖翻转连接于取件口侧部,可对取件口进行开启和关闭。进一步的,在机壳的底部还设置有四个地脚10,所述地脚底10部设置为防震垫。四个地脚10的设置,使得风机的着地更为稳定,并且地脚10的底部设置有防震垫,可减轻风机工作时的噪音。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大风量输风机,包括机壳(1)、动力组件(2)、风机叶轮(3)、转轴(4)及用于提升风机风量的聚风组件(5),所述机壳(1)设有进风口(11)及出风口(12),所述风机叶轮(3)置于机壳(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组件(5)包括连接于所述进风口(11)的集风件(51)和连接于所述出风口(12)的送风件(52);所述集风件(51)包括用于将外部的风引入机壳(1)内部的集风罩(511)、用于连接所述集风罩(511)与机壳(1)的第一连接件(512);所述集风罩(511)为前大后小的喇叭状设置,该集风罩(511)内侧设有用于使集风罩(511)内风体形成旋流从而加大进风量的第一螺旋内壁(513);所述送风件(52)包括用于将机壳(1)内的风送出到外部的送风罩(521)和用于连接所述送风罩(521)与机壳(1)的第二连接件(522);所述送风罩(521)为前小后大的喇叭状设置,该送风罩(521)内侧设有用于使送风罩(521)内风体形成旋流从而加快送风速度的第二螺旋内壁(523);所述集风罩(511)与送风罩(521)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螺旋内壁(513)和第二螺旋内壁(523)的螺向相同;所述动力组件(2)前侧设有用于对动力组件进行降温的降温风扇(9),该降温风扇(9)套设于所述转轴上;该降温风扇内侧设有一连接凹槽(91),所述转轴(4)上设有与该连接凹槽相配合的连接凸块(41);所述机壳内设有用于防止电机受潮损坏的吸水件,该吸水件包括吸 水海绵、开设于机壳上部可供吸水海绵插入的取件口、对置开设于机壳下部用于防止吸水海绵移动的限位槽及翻转连接于取件口侧部的闭合盖;所述吸水海绵可通过该取件口插入风机内,下部卡设入限位槽内,该闭合盖用于对取件口进行开启或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大风量输风机,包括机壳(1)、动力组件(2)、风机叶轮(3)、转轴(4)及用于提升风机风量的聚风组件(5),所述机壳(1)设有进风口(11)及出风口(12),所述风机叶轮(3)置于机壳(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组件(5)包括连接于所述进风口(11)的集风件(51)和连接于所述出风口(12)的送风件(52);所述集风件(51)包括用于将外部的风引入机壳(1)内部的集风罩(511)、用于连接所述集风罩(511)与机壳(1)的第一连接件(512);所述集风罩(511)为前大后小的喇叭状设置,该集风罩(511)内侧设有用于使集风罩(511)内风体形成旋流从而加大进风量的第一螺旋内壁(513);所述送风件(52)包括用于将机壳(1)内的风送出到外部的送风罩(521)和用于连接所述送风罩(521)与机壳(1)的第二连接件(522);所述送风罩(521)为前小后大的喇叭状设置,该送风罩(521)内侧设有用于使送风罩(521)内风体形成旋流从而加快送风速度的第二螺旋内壁(523);所述集风罩(511)与送风罩(521)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螺旋内壁(513)和第二螺旋内壁(523)的螺向相同;所述动力组件(2)前侧设有用于对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志江风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