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防雾通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6645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0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镜防雾通气装置,包括手持终端、软管以及探测头,所述手持终端与软管连接,所述软管与探测头连接,所述探测头包括转动器、摆动器和镜头,所述镜头与摆动器连接,所述摆动器与转动器连接,所述摆动器上设置有照明灯,所述手持终端设置有显示屏、照明开关、第一调节开关和第二调节开关,所述照明开关与照明灯电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开关与转动器电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开关与摆动器电连接,所述镜头还设置有防雾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能有效去除内镜中依附在镜头中的雾气,避免雾气对视线的干扰,使观看画面清晰,有利于医生或护士更准确的判断病变部位问题所在,避免误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内镜防雾通气装置。
技术介绍
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由细长管、光源及镜头组成,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利用镜头获取观察图像,利用该观察图像观察生物体有关部位的病变部位,并且进行针对该部位的各种检查、处理等,能直观查出病变部位的实际情况,对症处理,提高治愈率,避免治疗的盲目性,内窥镜的使用是医学上的一大进步。使用内窥镜辅助完成的手术,切口较短,人体创伤程度降低,恢复较快,因神经受损而引起感觉丧失的风险会极大的降低,比起使用传统手术,病人康复也较快,痛处较低。但当内窥镜中的镜头进入到人体时,由于人体内部有一定的温度和湿气,很快会在镜头面上会形成一层水汽,影响医生或护士对病变部位的察看,造成误差。而当前,还没有公开一种能有效去除内镜表面雾气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内镜防雾通气装置,能有效去除内镜中依附在镜头中的雾气,避免雾气对视线的干扰,使观看画面清晰,有利于医生或护士更准确的判断病变部位问题所在,避免误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内镜防雾通气装置,包括手持终端、软管以及探测头,所述手持终端与软管连接,所述软管与探测头连接,所述探测头包括转动器、摆动器和镜头,所述镜头与摆动器连接,所述摆动器与转动器连接,所述摆动器上设置有照明灯,所述手持终端设置有显示屏、照明开关、第一调节开关和第二调节开关,所述照明开关与照明灯电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开关与转动器电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开关与摆动器电连接,所述镜头还设置有防雾器。进一步地,所述防雾器包括制冷器、送气管和吸气管,所述制冷器与送气管连接,所述送气管、吸气管上设置有第一风扇、第二风扇,所述送气管、吸气管的中间段设置在软管内,所述送气管、吸气管前端均设置有伸缩管,所述镜头两侧设置有出风口和吸风口,所述出风口、吸风口与伸缩管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持终端上用于保存影像的储存卡。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持终端上的防滑纹。进一步地,所述内镜防雾通气装置还设置有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与手持终端、防雾器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送气管上的活性炭过滤器和紫外线消毒器。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是LED灯,所述LED灯环绕在摆动器四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去雾效果好;由于人体内部存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当将探测头伸进人体内部时,人体内部的水汽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镜头,会在镜头表面凝结形成水汽,本技术通过在镜头侧安装出风口喷出冷空气,冷空气直接吹到镜头表面上,阻止水汽在镜头表面凝结,除雾效果理想,并且在出风口的对立侧设立有吸风口,吸风口同步将气体吸出,使人体内部的进气量和出气量相互抵消,维持均衡状态;(2)安全、卫生:在送气管上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器和紫外线消毒器,活性炭过滤器能将气体中尘埃、漂浮物或气味吸走,紫外线消毒器将气体中混夹的细菌消灭掉,保证进入到人体内部的气体干净、无菌;(3)视觉广:本技术设置的转动器和摆动器能令镜头灵活地进行左右旋转和左右摆动,查看视觉广阔。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所述一种内镜防雾通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圆圈部分放大图;图3是所述探测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面视图。图中,1—手持终端;11—显示屏;12—照明开关;13—第一调节开关;14—第二调节开关;15—防滑纹;2—软管;3—探测头;31—转动器;32—摆动器;321—照明灯;33—镜头;4—防雾器;41—制冷器;42—送气管;421—第一风扇;422—伸缩管;43—吸气管;431—第二风扇;5—出风口;6—吸风口;7—活性炭过滤器;8—紫外线消毒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一种内镜防雾通气装置,包括手持终端1、软管2以及探测头3,手持终端1与软管2连接,软管2与探测头3连接,探测头3包括转动器31、摆动器32和镜头33,镜头33与摆动器32连接,摆动器32与转动器31连接,摆动器32上设置有照明灯321,手持终端1设置有显示屏11、照明开关12、第一调节开关13和第二调节开关14,照明开关12与照明灯321电连接,第一调节开关13与转动器31电连接,第二调节开关14与摆动器32电连接,镜头33还设置有防雾器4,照明开关12控制照明灯321的启闭,第一调节开关13控制摆动器32的左右旋转,第二调节开关14控制镜头33的左右摆动,因此可以控制镜头33多角度对人体内部进行查看,并实时将录下影像传输至显示屏11供医生或护士使用。防雾器4包括制冷器41、送气管42和吸气管43,制冷器41与送气管42连接,送气管42、吸气管43上设置有第一风扇421、第二风扇431,送气管42、吸气管43的中间段设置在软管2内,送气管42、吸气管43前端均设置有伸缩管422,镜头33两侧设置有出风口5和吸风口6,出风口5、吸风口6与伸缩管422连接,当镜头33转动或摆动时,由于伸缩管422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伸长,不会让送气管42或吸气管43由于拉扯力过大而断裂,使镜头33的能灵活地转动,开启第一风扇421,可以将制冷器41生产出来的冷气经过送气管42、伸缩管422和出风口5输送至镜头33的表面,使镜头33表面不会有雾凝结,同时开启第二风扇431,可以将镜头33表面的气体经吸风口6、伸缩管422和吸气管43吸出体外,从而使人体内的气压相对稳定,不会有膨胀感;在送气管42上还设置有的活性炭过滤器7和紫外线消毒器8,活性炭过滤器7能将气体中尘埃、漂浮物或气味吸走,紫外线消毒器8将气体中混夹的细菌消灭掉,保证进入到人体内部的气体干净、无菌。在手持终端1上设置有用于保存影像的储存卡,便于对查看的影像进行记录以及方便储存卡可以取出用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读取,在手持终端1上的还设置有防滑纹15,增大与人手的摩擦力,不容易滑落。本技术一种内镜防雾通气装置还设置有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与手持终端1、防雾器4连接,给手持终端1、防雾器4供电,方便本内镜防雾通气装置的移动使用。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灯321是LED灯,LED灯环绕在摆动器32的四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镜防雾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终端、软管以及探测头,所述手持终端与软管连接,所述软管与探测头连接,所述探测头包括转动器、摆动器和镜头,所述镜头与摆动器连接,所述摆动器与转动器连接,所述摆动器上设置有照明灯,所述手持终端设置有显示屏、照明开关、第一调节开关和第二调节开关,所述照明开关与照明灯电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开关与转动器电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开关与摆动器电连接,所述镜头还设置有防雾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防雾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终端、软管以及探测头,所述手持终端与软管连接,所述软管与探测头连接,所述探测头包括转动器、摆动器和镜头,所述镜头与摆动器连接,所述摆动器与转动器连接,所述摆动器上设置有照明灯,所述手持终端设置有显示屏、照明开关、第一调节开关和第二调节开关,所述照明开关与照明灯电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开关与转动器电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开关与摆动器电连接,所述镜头还设置有防雾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防雾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器包括制冷器、送气管和吸气管,所述制冷器与送气管连接,所述送气管、吸气管上设置有第一风扇、第二风扇,所述送气管、吸气管的中间段设置在软管内,所述送气管、吸气管前端均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芳虞幼军陈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