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616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0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转接头,包括连接螺母、垫圈、线夹、弹性套和锁紧螺母;连接螺母呈圆筒形且由位于内腔中的径向隔板将内腔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径向隔板上开设有通孔,前腔室的筒身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后腔室的内孔上设有内螺纹,垫圈上沿其轴向设有一个向外凸出的中空锥体,线夹呈圆筒形且内孔的横截面呈波纹形状,线夹的内孔孔口为锥形口,线夹与垫圈由内向外依次放置在前腔室内,且中空锥体的圆锥面与线夹的锥形口相抵,锁紧螺母呈圆筒形且前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锁紧螺母与连接螺母通过内外螺纹螺合连接成一体,弹性套呈圆筒形且放置在后腔室内,弹性套的前后端面分别与径向隔板、锁紧螺母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电缆连接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转接头,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光电连接器与电缆之间连接的电缆转接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缆转接头,例如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为201020675339.9所公开的一种结构,其包括外壳、接头盒上盖、锁扣,接头盒内设有隔板、低压电缆连接单元和光纤接续单元,隔板设置在低压电缆连接单元和光纤接续单元之间,外壳两端对称设有指型护套、进出缆孔,所述指型护套穿过进出缆孔,指型护套与进出缆孔之间设有密封元件,用于实现管井沟槽内光纤复合低压电力电缆的导体、光纤、绝缘层、屏蔽层和保护层的连接。但是,这种结构的电缆转接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结构复杂、电缆连接不可靠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电缆连接更可靠的电缆转接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这样一种电缆转接头,用于连接器与电缆之间的连接,其包括连接螺母、垫圈、线夹、弹性套和锁紧螺母;所述连接螺母呈圆筒形且由位于内腔中的径向隔板将内腔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所述径向隔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前腔室的筒身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后腔室的内孔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垫圈上沿其轴向设有一个向外凸出的中空锥体,所述线夹呈圆筒形且内孔的横截面呈波纹形状,所述线夹的内孔孔口为锥形口,所述线夹与垫圈由内向外依次放置在前腔室内,且中空锥体的圆锥面与线夹的锥形口相抵,所述锁紧螺母呈圆筒形且前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锁紧螺母与连接螺母通过内、外螺纹螺合连接成一体,所述弹性套呈圆筒形且放置在后腔室内,所述弹性套的前后端面分别与所述径向隔板、锁紧螺母相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该电缆转接头还包括软管接头,所述软管接头包括螺套、衬套和夹紧套;所述螺套呈圆筒形且内孔上设有内螺纹,在螺套的一端设有内法兰,所述衬套呈圆筒形且一端设有外法兰,所述夹紧套呈圆筒形且一端设有外法兰,在夹紧套的内孔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夹紧套置于螺套内且夹紧套的外法兰与螺套的内法兰相抵,所述衬套置于夹紧套内且衬套的外法兰与夹紧套的外法兰相抵,所述软管接头通过螺套的内螺纹与所述连接螺母的外螺纹螺合连接成一体。在本技术中,在所述弹性套与锁紧螺母之间还设有一个平垫圈,所述弹性套的后端面通过所述平垫圈与锁紧螺母相抵;所述弹性套由硅胶制成。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连接螺母与螺套经内外螺纹连接时,螺套旋紧产生的轴向力挤压垫圈,垫圈的圆锥面与线夹的锥形口之间产生的挤压力夹紧电缆铝管,电缆铝管的波纹形状与线夹内孔配合,有效防止电缆铝管发生轴向滑动,锁紧螺母旋紧产生的轴向力挤压弹性套,弹性套产生的挤压力夹紧电缆外护套,通过上述夹紧结构,本技术使电缆连接更为可靠和安全。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缆转接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连接螺母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半部分垫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半部分垫圈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半部分线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半部分线夹的侧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弹性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平垫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锁紧螺母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软管接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中螺套的主视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中螺套的半剖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中衬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中夹紧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中夹紧套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15所示的一种电缆转接头,用于连接器如光电连接器与电缆之间的连接,其包括连接螺母1、垫圈2、线夹3、弹性套4和锁紧螺母5;所述连接螺母1呈圆筒形且由位于内腔中的径向隔板11将内腔分隔成前腔室11a和后腔室12a,所述径向隔板11上开设有通孔11-1,所述前腔室11a的筒身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1a-1,所述后腔室12a的内孔上设有内螺纹12a-1,所述垫圈2上沿其轴向设有一个向外凸出的中空锥体2a,所述线夹3呈圆筒形且内孔的横截面呈波纹形状,所述线夹3的内孔孔口为锥形口3a,所述线夹3与垫圈2由内向外依次放置在前腔室11a内,且中空锥体2a的圆锥面2a-1与线夹3的锥形口3a相抵,所述锁紧螺母5呈圆筒形且前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5a,所述锁紧螺母5与连接螺母1通过内、外螺纹12a-1,5a螺合连接成一体,所述弹性套4呈圆筒形且放置在后腔室12a内,所述弹性套4的前后端面分别与所述径向隔板11、锁紧螺母5相抵。在本技术中,如图1、8所示,在所述弹性套4与锁紧螺母5之间还设有一个平垫圈9,所述弹性套4的后端面通过所述平垫圈9与锁紧螺母5相抵;所述弹性套4优选由硅胶制成。如图3、4所示,本技术的垫圈2优选由两个图示的半个垫圈组成一个完整的垫圈2。如图5、6所示,本技术的线夹3优选由两个图示的半个线夹组成一个完整的线夹3。如图1、2所示,在连接螺母1的前腔室11a筒身外壁上还设有一个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凹槽11a-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0至图15所示,该电缆转接头还包括软管接头,所述软管接头包括螺套6、衬套7和夹紧套8;所述螺套6呈圆筒形且内孔上设有内螺纹6a-1,在螺套6的一端设有内法兰6a-2,所述衬套7呈圆筒形且一端设有外法兰7a,所述夹紧套8呈圆筒形且一端设有外法兰8a-1,在夹紧套8的内孔上设有内螺纹8a-2,所述夹紧套8置于螺套6内且夹紧套8的外法兰8a-1与螺套6的内法兰6a-2相抵,所述衬套7置于夹紧套8内且衬套7的外法兰7a与夹紧套8的外法兰8a-1相抵,所述软管接头通过螺套6的内螺纹6a-1与所述连接螺母1的外螺纹11a-1螺合连接成一体。本技术在使用时,如图1、10所示,连接螺母1与螺套6经内外螺纹6a-1、11a-1连接,螺套6旋紧产生的轴向力挤压垫圈2,垫圈2的圆锥面2a-1与线夹3的锥形口3a之间产生的挤压力夹紧电缆铝管10a-1,电缆铝管10a-1的波纹形状与线夹3内孔配合,防止电缆铝管10a-1发生轴向滑动,锁紧螺母5旋紧产生的轴向力挤压弹性套4,弹性套4产生的挤压力夹紧电缆外护套10a-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转接头,用于连接器与电缆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连接螺母(1)、垫圈(2)、线夹(3)、弹性套(4)和锁紧螺母(5);所述连接螺母(1)呈圆筒形且由位于内腔中的径向隔板(11)将内腔分隔成前腔室(11a)和后腔室(12a),所述径向隔板(11)上开设有通孔(11-1),所述前腔室(11a)的筒身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1a-1),所述后腔室(12a)的内孔上设有内螺纹(12a-1),所述垫圈(2)上沿其轴向设有一个向外凸出的中空锥体(2a),所述线夹(3)呈圆筒形且内孔的横截面呈波纹形状,所述线夹(3)的内孔孔口为锥形口(3a),所述线夹(3)与垫圈(2)由内向外依次放置在前腔室(11a)内,且中空锥体(2a)的圆锥面(2a-1)与线夹(3)的锥形口(3a)相抵,所述锁紧螺母(5)呈圆筒形且前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5a),所述锁紧螺母(5)与连接螺母(1)通过内、外螺纹(12a-1,5a)螺合连接成一体,所述弹性套(4)呈圆筒形且放置在后腔室(12a)内,所述弹性套(4)的前后端面分别与所述径向隔板(11)、锁紧螺母(5)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转接头,用于连接器与电缆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连接螺母(1)、垫圈(2)、线夹(3)、弹性套(4)和锁紧螺母(5);所述连接螺母(1)呈圆筒形且由位于内腔中的径向隔板(11)将内腔分隔成前腔室(11a)和后腔室(12a),所述径向隔板(11)上开设有通孔(11-1),所述前腔室(11a)的筒身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1a-1),所述后腔室(12a)的内孔上设有内螺纹(12a-1),所述垫圈(2)上沿其轴向设有一个向外凸出的中空锥体(2a),所述线夹(3)呈圆筒形且内孔的横截面呈波纹形状,所述线夹(3)的内孔孔口为锥形口(3a),所述线夹(3)与垫圈(2)由内向外依次放置在前腔室(11a)内,且中空锥体(2a)的圆锥面(2a-1)与线夹(3)的锥形口(3a)相抵,所述锁紧螺母(5)呈圆筒形且前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5a),所述锁紧螺母(5)与连接螺母(1)通过内、外螺纹(12a-1,5a)螺合连接成一体,所述弹性套(4)呈圆筒形且放置在后腔室(12a)内,所述弹性套(4)的前后端面分别与所述径向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振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