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有智能调温系统的充电桩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465887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0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置有智能调温系统的充电桩,由在顶部设有通风口的充电桩主体,以及内部设有通孔的底座组成,所述充电桩主体设置于该底座的上端,在该底座的内部还设有智能调温系统;所述智能调温系统由设置在通孔内部的强风风扇、DC‑DC降压模块、继电器K2、继电器K3、触发升温电路、高温触发电路以及电源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设置有智能调温系统的充电桩,简化了充电桩的温控系统的结构,大大延长了其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使得充电桩所需进行的维护频率降低,更好的节省了产品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桩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设置有智能调温系统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纳。随着电动汽车的出现,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也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充电桩能够正常运行的环境温度范围为-20℃~50℃,但是,其最优的运行环境温度范围为25℃~35℃。在充电桩的最优运行范围外使用充电桩无论温度的高低,均会影响充电桩内的各个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加快元器件的损坏速度,大大提高了产品使用时的维护频率,加重了使用成本。如今在充电桩上使用的温度控制系统较为复杂,元器件的损坏率较高,需要频繁的进行修理,不利于产品的正常使用。所以,现在急需一款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且智能性高的温度调节系统来调节充电桩运行时的环境温度,从而为充电桩提供一个温度更加适合的运行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设置有智能调温系统的充电桩,简化了充电桩的温控系统的结构,大大延长了其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使得充电桩所需进行的维护频率降低,更好的节省了产品的使用成本。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设置有智能调温系统的充电桩,由在顶部设有通风口的充电桩主体,以及内部设有通孔的底座组成,所述充电桩主体设置于该底座的上端,在该底座的内部还设有智能调温系统;所述智能调温系统由设置在通孔内部的强风风扇,设置在底座上的DC-DC降压模块、继电器K2和继电器K3,设置在底座上并同时与继电器K2相连接的触发升温电路,设置在底座上并同时与继电器K3相连接的高温触发电路,以及与DC-DC降压模块相连接的电源组成;所述强风风扇的电机的负极接地,该强风风扇的电机的正极经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后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该强风风扇的电机的正极同时经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后与的电源的正极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呈长方体结构,且底座下侧面设置有四个支撑脚,四个支撑脚分别设置在底座下侧面的四个边角处,该支撑脚的高度为10-15CM。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上的两端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滤网。再进一步的,所述触发升温电路由触发芯片U1,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单向晶闸管VS1,串接在单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与P极之间的电阻R1,一端与单向晶闸管VS1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1,一端与单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温敏电阻RT1,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触发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2,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3,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触发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4,正极与触发芯片U1的CON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触发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2,P极与触发芯片U1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6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触发芯片U1的RESE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1,一端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9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5,一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7,一端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8,N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电阻R5和电阻R9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与二极管D2并联设置的继电器K1,以及一端经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K1-1后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继电器K2的一端相连接的加热电阻丝RL组成;其中,触发芯片U1的型号为NE555,单向晶闸管VS1的N极同时与三极管VT1的基极和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同时与触发芯片U1的THRES管脚和TRIG管脚相连接,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同时与触发芯片U1的VCC管脚和RESET管脚相连接,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2的P极与继电器K2的另一端相连接,电容C1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P极组成该触发升温电路的输入端且与DC-DC相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高温触发电路由触发芯片U2,三极管VT5,三极管VT6,三极管VT7,三极管VT8,单向晶闸管VS2,串接在单向晶闸管VS2的控制极与P极之间的电阻R10,一端与单向晶闸管VS2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2,一端与单向晶闸管VS2的控制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温敏电阻RT2,一端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触发芯片U2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11,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2,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触发芯片U2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13,正极与触发芯片U2的CON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触发芯片U2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4,P极与触发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15后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正极与触发芯片U2的RESE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3,一端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8后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4,一端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16,一端与三极管VT8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17,以及N极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电阻R14和电阻R18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4组成;其中,触发芯片U2的型号为NE555,单向晶闸管VS2的N极同时与三极管VT5的基极和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6的发射极同时与触发芯片U2的THRES管脚和TRIG管脚相连接,三极管VT6的集电极同时与触发芯片U2的VCC管脚和RESET管脚相连接,三极管VT7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4与继电器K3并联,电容C3的正极与二极管D4的P极组成该高温触发电路的输入端且与DC-DC相连接。作为优选,加热电阻丝RL设置在底座的通孔的内壁上。作为优选,所述温敏电阻RT1和温敏电阻RT2均设置在充电桩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底座的通孔的两端端面上均设置有滤网,能够更好的保护充电桩主体,避免升温的过程中强风风扇将杂质吹入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设置有智能调温系统的充电桩,由在顶部设有通风口(2)的充电桩主体(1),以及内部设有通孔(31)的底座(3)组成,所述充电桩主体(1)设置于该底座(3)的上端,其特征在于:在该底座(3)的内部还设有智能调温系统;所述智能调温系统由设置在通孔(31)内部的强风风扇(32),设置在底座(3)上的DC‑DC降压模块、继电器K2和继电器K3,设置在底座(3)上并同时与继电器K2相连接的触发升温电路,设置在底座(3)上并同时与继电器K3相连接的高温触发电路,以及与DC‑DC降压模块相连接的电源组成;所述强风风扇(32)的电机的负极接地,该强风风扇(32)的电机的正极经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后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该强风风扇(32)的电机的正极同时经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后与的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设置有智能调温系统的充电桩,由在顶部设有通风口(2)的充电桩主体(1),以及内部设有通孔(31)的底座(3)组成,所述充电桩主体(1)设置于该底座(3)的上端,其特征在于:在该底座(3)的内部还设有智能调温系统;所述智能调温系统由设置在通孔(31)内部的强风风扇(32),设置在底座(3)上的DC-DC降压模块、继电器K2和继电器K3,设置在底座(3)上并同时与继电器K2相连接的触发升温电路,设置在底座(3)上并同时与继电器K3相连接的高温触发电路,以及与DC-DC降压模块相连接的电源组成;所述强风风扇(32)的电机的负极接地,该强风风扇(32)的电机的正极经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后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该强风风扇(32)的电机的正极同时经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后与的电源的正极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智能调温系统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呈长方体结构,且底座(3)下侧面设置有四个支撑脚,四个支撑脚分别设置在底座(3)下侧面的四个边角处,该支撑脚的高度为10-15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有智能调温系统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1)上的两端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滤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置有智能调温系统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升温电路由触发芯片U1,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单向晶闸管VS1,串接在单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与P极之间的电阻R1,一端与单向晶闸管VS1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1,一端与单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温敏电阻RT1,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触发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2,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3,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触发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4,正极与触发芯片U1的CON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触发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2,P极与触发芯片U1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6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触发芯片U1的RESE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1,一端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9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5,一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7,一端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8,N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电阻R5和电阻R9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与二极管D2并联设置的继电器K1,以及一端经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K1-1后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继电器K2的一端相连接的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辜子恒卢泽庆罗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泰坦豪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