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6445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0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蓄冰制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蓄冰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蓄冰装置,包括蓄冰桶和设置于所述蓄冰桶的集水装置,所述蓄冰桶包括底壁和围设于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集水装置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外围且开设有背向所述底壁的开口。所述蓄冰装置通过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外围的集水装置,能够将外界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侧壁时产生的冷凝水收集起来。相对于现有的针对冷凝水溢流的解决方案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蓄冰装置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了冷凝水溢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冰制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蓄冰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蓄冰装置大多采用混凝土做成内层,采用保温材料或不锈钢材料做成保温外层以达到保温效果。利用此类蓄冰装置储冰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冷凝水溢流的现象。溢流的冷凝水不仅会破坏蓄冰装置附近的环境,而且还会增大蓄冰装置外壁的湿度,使蓄水装置发霉腐蚀,进而减少蓄冰装置的使用寿命。目前,针对冷凝水溢流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着手于保温材料,即增加保温材料的厚度或者选用较好的保温材料。第二种则是在蓄冰池四周开挖排水沟。其中,增加保温材料的厚度或者选用较好的保温材料无疑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蓄冰装置的制造成本,而在蓄冰池四周开挖排水沟则会导致工程成本增加,此外,排水沟流道一般需挖至排水坑,若蓄冰装置距排水坑较远或地形复杂,则增加了工程的复杂性。总之,针对冷凝水溢流的两种现有解决方案都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蓄冰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冰装置,包括蓄冰桶和设置于所述蓄冰桶的集水装置,所述蓄冰桶包括底壁和围设于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集水装置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外围且开设有背向所述底壁的开口。进一步地,所述集水装置连接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接合的位置处。进一步地,所述集水装置包括围设于所述侧壁的外围的环形部件,所述环形部件连接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接合的位置处,与所述侧壁形成顶部开口的容纳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部件为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圈连接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接合的位置处,所述环形板相对于所述底壁向上翘起,与所述侧壁形成顶部开口的容纳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部件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空间与外部环境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底壁,所述侧壁由底部到顶部相对于所述底壁向外倾斜。进一步地,所述侧壁在所述底壁上的正投影尺寸小于所述集水装置在所述底壁上的正投影尺寸。进一步地,所述开口为环形开口,所述侧壁在所述底壁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开口在所述底壁上的正投影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的外壁包括多个凸起的蓄水肋,所述蓄水肋由所述侧壁的底部延伸到所述侧壁的顶部,两个相邻的所述蓄水肋之间形成一个蓄水槽。进一步地,两个相邻的所述蓄水肋之间的间距相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蓄冰装置通过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外围的集水装置,能够将外界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侧壁时产生的冷凝水收集起来。相对于现有的针对冷凝水溢流的解决方案而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蓄冰装置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了冷凝水溢流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冰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蓄冰装置的结构图。图4为图3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蓄冰装置的结构图。图6为图5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蓄冰装置的结构图。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如下所示:100-蓄冰桶,110-底壁,120-侧壁,121-蓄水肋,122-蓄水槽;200-集水装置,210-开口,220-环形部件,230-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冰装置,包括蓄冰桶100和设置于所述蓄冰桶100的集水装置200,所述蓄冰桶100包括底壁110和围设于所述底壁110的侧壁120,所述集水装置200设置于所述侧壁120的外围且开设有背向所述底壁110的开口21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蓄冰桶100可以有多种形状结构。例如,可以是侧壁120的截面为圆环形的圆形桶,也可以侧壁120的截面为方形环的方形桶,甚至还可以为梯形桶。本实施例中,所述蓄冰桶100是侧壁120的截面为圆环形的圆形桶。蓄冰桶100的保温材料可以为橡塑保温材料,例如聚乙烯发泡材料、聚氨酯发泡材料等橡塑保温材料。此类橡塑保温材料具有强度高、保温性能极好的特征,使用此类橡塑保温材料制造而成的蓄冰装置使用寿命长,进而免去了使用过程中较大额度的维护成本。本实施例所述蓄冰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所述蓄冰桶100的内部一般用于容纳冰水混合物。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蓄冰装置的保温层的厚度和材料只满足所述蓄冰桶100内部容纳的冰水混合物所需的保温条件,所以使得所述蓄冰桶100的底壁110和侧壁120也具有较低的温度。其中,所述底壁110与地面接触,而所述侧壁120则与外环境的空气接触。当外环境的空气遇到低温的侧壁120时,便会液化产生冷凝水。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装置200用于收集外界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侧壁120时产生的冷凝水。为了尽可能的使所述侧壁120上产生的冷凝水完全收集于所述集水装置200,可选地,所述集水装置200连接于所述侧壁120与所述底壁110接合的位置处。可选地,所述蓄冰桶100和所述集水装置200可以是两个组合在一起的独立装置,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所述集水装置200包括围设于所述侧壁120的外围的环形部件220,所述环形部件220连接于所述侧壁120与所述底壁110接合的位置处,与所述侧壁120形成顶部有开口210的容纳空间。当所述侧壁120上产生的冷凝水滴落或是沿所述侧壁120下滑后,将从所述开口210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并暂存于所述容纳空间,进而解决冷凝水溢流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部件220可以为环形板。当所述环形部件220为环形板时,所述环形板的内圈连接于所述侧壁120与所述底壁110接合的位置处,所述环形板相对于所述底壁110向上翘起,与所述侧壁120形成顶部有开口210的容纳空间。此时,所述容纳空间为所述环形板与所述侧壁120之间形成的环形的“V”形槽的容纳空间。当所述侧壁120上产生的冷凝水滴落或沿所述侧壁120下滑后,将从所述开口210进入所述环形板与所述侧壁120形成的容纳空间,并暂存于所述容纳空间,进而解决冷凝水溢流的问题。为了能够方便的将暂存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冷凝水取出,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部件220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空间与外部环境的通孔230。当所述环形部件220为环形板时,所述通孔230开设于所述环形板,并由所述环形板的一面连通至所述环形板的另一面。如此,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冰桶和设置于所述蓄冰桶的集水装置,所述蓄冰桶包括底壁和围设于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集水装置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外围且开设有背向所述底壁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冰桶和设置于所述蓄冰桶的集水装置,所述蓄冰桶包括底壁和围设于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集水装置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外围且开设有背向所述底壁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装置连接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接合的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装置包括围设于所述侧壁的外围的环形部件,所述环形部件连接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接合的位置处,与所述侧壁形成顶部开口的容纳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部件为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圈连接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接合的位置处,所述环形板相对于所述底壁向上翘起,与所述侧壁形成顶部开口的容纳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蓄冰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霞肖继斌李国兵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