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5931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9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包括: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依次设于第一分段的一端,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中分别设有用于焊接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钢管柱,用于焊接第一分段的钢管柱之间通过加强管连接形成第一吊车梁平面,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通过小合拢件定位连接,且,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之间垂直方向设有用于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间垂直方向固定的钢管腹杆,且,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之间还设有用于定位加固的第二层柱间钢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能够对吊车梁平面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也大大的提高了其整体的支撑性能,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进而让其更好的满足施工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其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建筑物特别合适;我国的钢结构在设计、制造和安装等技术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掌握了各种复杂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近三十年来,钢结构在我国发展迅速,大量应用与工业于民用建筑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厂房对结构的受力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型钢结构具有高柔、高支、大跨、重荷的特点,钢结构凭着自身卓越的优点,在工业厂房建造中越来越普遍。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对于钢建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下压的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大多都只是由钢管柱构成,其支撑能和承载力较差,严重的影响整个钢结构建筑整体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由于结构复杂,大量管件相互交叉,夹角过小,钢管相贯焊缝数量巨大等给整个施工造成了诸多的挑战,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施工人员都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来进行组装,然而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每个部件的组装顺序的不同会严重的影响其整个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的质量,因而现有的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加工工艺都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及其加工工艺,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生产,能够大大的提高该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的支撑能力和使用的安全性,同时,该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的加工工艺简单,快捷,同时,也对该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各方面的性能起到很大的提高作用。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包括: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所述的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依次设于第一分段的一端,其中,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中分别设有用于焊接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钢管柱,所述的用于焊接第一分段的钢管柱之间通过加强管连接形成第一吊车梁平面,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通过小合拢件定位连接,且,所述的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之间垂直方向设有用于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间垂直方向固定的钢管腹杆,且,所述的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之间还设有用于定位加固的第二层柱间钢平台;所述的用于焊接第二分段的钢管柱之间通过加强管连接形成第二吊车梁平面,且,上、下两第二吊车梁平面通过第二小合拢件定位连接,所述的上、下两第二吊车梁平面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加固定位的第四层柱间钢平台,所述的第二小合拢件和第四层柱间钢平台之间设有腹杆,即形成第二分段;所述的第三分段中设有抗风柱,所述的抗风柱中设有H形钢,所述的H形钢与第二分段中第四层柱间钢平台连接,且,所述的H形钢另一端设有固定件;所述的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之间设有嵌补腹杆,且,所述的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上均设有牛腿。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通过在钢管柱组成的上、下第一吊车梁平面以及上、下第二吊车梁平面之间设置腹杆、小合拢件以及柱间钢平台,能够对吊车梁平面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其整体的支撑性能,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所述的第二层柱间钢平台和第四层柱间钢平台的设置,能够有效让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实现很好的转换,很好的解决了钢管柱的连接问题,进而让其更好的满足施工的需求。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小合拢件由嵌补板和定位板构成,所述的嵌补板的四个角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呈半圆状,且其与钢管柱相配合,所述的嵌补板垂直设于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之间,所述的定位板上下两条边分别固定于第一吊车梁平面的两钢管柱和嵌补板上,所述嵌补板四个角上安装槽的设置,在实现定位的同时,也对钢管柱之间起到一定的支撑效果,大大的提高了其安装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定位板和嵌补板的相互配合,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第二层柱间钢平台设有上平台板和下平台板,所述的上平台板和下平台板相对设于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之间,且,所述的上平台板和下平台板之间设有腹板,所述的第二层柱间钢平台的设置对第一分段起到了很好的加固作用,有效的防止第一分段中的钢管柱出现分散,且也提高了第一分段整体的支撑能力,从而让其更好的实现与第二分段的连接。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上平台板上相对的两条边上设有内凹槽,所述的内凹槽与钢管柱相配合;所述的下平台板上相对的两条边上设有内凹槽,所述的内凹槽与钢管柱相配合,且,所述的上平台板与下平台板相配合,所述的上平台板和下平台板上相对的两条边上设有内凹槽对钢管柱进行定位,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防止钢管柱出现偏移,从而让其更好的满足施工需求。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第四层柱间钢平台中设有顶板、下平板和第二腹板,所述的顶板设于第二分段的顶部,所述的第二腹板设于顶板和下平板之间,能够对第二分段起到很好的定位和加固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其与第三分段连接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整个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顶板上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定位尺寸与第二分段中肩梁翼缘定位尺寸吻合,所述肩梁翼缘的设置能够让其对顶板以及下平板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有效的防止其发出错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第二腹板由横向腹板和纵向腹板构成,所述的横向腹板插于钢管柱的槽中,所述的纵向腹板呈凸字形,所述的横向腹板和纵向腹板垂直设置,且,所述的横向腹板定位尺寸与钢管柱上的钢管槽口定位尺寸吻合,所述横向腹板和纵向腹板的设置,让其在对第二分段起到定位的同时,也能够让其很好的与第三分段连接,从而很好的解决了钢管柱连接难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各段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第二层柱间钢平台以及第四层柱间钢平台外侧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设置,能够对第二层柱间钢平台以及第四层柱间钢平台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也提高了第二层柱间钢平台以及第四层柱间钢平台对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的固定的稳固性,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的加工工艺,具体的加工工艺如下:(1):首先根据生产的需要进行组装基准面的选择和组装胎架的设置;(2):按照图纸及相关的要求进行组装基准面的选择,即组合钢管柱中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的相关要求如下:高度方向:第一吊车梁平面、第二吊车梁平面的上表面,长度方向:中心线,宽度方向:中心线为基准进行制作;(3):待上述基准面选择好后,再进行整体装胎架的设置的选择,钢管柱分段组装胎架根据上述基准进行设置,先在平台上划出钢管柱的中心线和外形线的投影位置线以及胎架模板位置线,划线后进行自检互检,然后提交专职检查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组装胎架模板的设置;(4):然后进行胎架模板的设置,胎架模板采用数控切割,以保证组装精度,然后严格按平台上的模板设置位置线进行胎架模板的搭设,胎架模板上口标高必须保证不大于1mm,超差必须修正,胎架模板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胎架设置后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5):待胎架模板设置好后,开始进入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的加工;(6):根据生产的要求,准备好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中所涉及的材料即钢管柱、加强管、小合拢件、钢管腹杆、第二层柱间钢平台、第二小合拢件、第四层柱间钢平台、腹杆、嵌补腹杆以及抗风柱,首先按照施工的要求对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中所要使用的钢管柱进行加工;即,根据要求在钢管柱上设置安装点以及钢管槽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所述的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依次设于第一分段的一端,其中,所述的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中分别设有用于焊接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钢管柱(1),所述的用于焊接第一分段的钢管柱(1)之间通过加强管(2)连接形成第一吊车梁平面,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通过小合拢件(3)定位连接,且,所述的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之间垂直方向设有用于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间垂直方向固定的钢管腹杆(4),且,所述的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之间还设有用于定位加固的第二层柱间钢平台(5);所述的用于焊接第二分段的钢管柱(1)之间通过加强管(2)连接形成第二吊车梁平面,且,上、下两第二吊车梁平面通过第二小合拢件(6)定位连接,所述的上、下两第二吊车梁平面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加固定位的第三层柱间钢平台,所述的第二小合拢件(6)和第四层柱间钢平台(7)之间设有腹杆(8),即形成第二分段;所述的第三分段中设有抗风柱(10),所述的抗风柱(10)中设有H形钢,所述的H形钢与第二分段中第四层柱间钢平台(7)连接,且,所述的H形钢另一端设有固定件;所述的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之间设有嵌补腹杆(9),且,所述的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上均设有牛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所述的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依次设于第一分段的一端,其中,所述的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中分别设有用于焊接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钢管柱(1),所述的用于焊接第一分段的钢管柱(1)之间通过加强管(2)连接形成第一吊车梁平面,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通过小合拢件(3)定位连接,且,所述的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之间垂直方向设有用于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间垂直方向固定的钢管腹杆(4),且,所述的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之间还设有用于定位加固的第二层柱间钢平台(5);所述的用于焊接第二分段的钢管柱(1)之间通过加强管(2)连接形成第二吊车梁平面,且,上、下两第二吊车梁平面通过第二小合拢件(6)定位连接,所述的上、下两第二吊车梁平面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加固定位的第三层柱间钢平台,所述的第二小合拢件(6)和第四层柱间钢平台(7)之间设有腹杆(8),即形成第二分段;所述的第三分段中设有抗风柱(10),所述的抗风柱(10)中设有H形钢,所述的H形钢与第二分段中第四层柱间钢平台(7)连接,且,所述的H形钢另一端设有固定件;所述的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之间设有嵌补腹杆(9),且,所述的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上均设有牛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合拢件(3)由嵌补板(31)和定位板(32)构成,所述的嵌补板(31)的四个角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呈半圆状,且其与钢管柱相配合,所述的嵌补板(31)垂直设于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之间,所述的定位板(32)上下两条边分别固定于第一吊车梁平面的两钢管柱和嵌补板(3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层柱间钢平台(5)设有上平台板(51)和下平台板(52),所述的上平台板(51)和下平台板(52)相对设于上、下两第一吊车梁平面之间,且,所述的上平台板(51)和下平台板(52)之间设有腹板(5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平台板(51)上相对的两条边上设有内凹槽,所述的内凹槽与钢管柱(1)相配合;所述的下平台板(52)上相对的两条边上设有内凹槽,所述的内凹槽与钢管柱(1)相配合,且,所述的上平台板(51)与下平台板(52)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层柱间钢平台(7)中设有顶板(71)、下平板(72)和第二腹板(73),所述的顶板(71)设于第二分段的顶部,所述的第二腹板(73)设于顶板(71)和下平板(72)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71)上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定位尺寸与第二分段中肩梁翼缘(74)定位尺寸吻合。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腹板(73)由横向腹板和纵向腹板构成,所述的横向腹板插于钢管柱的槽中,所述的纵向腹板呈凸字形,所述的横向腹板和纵向腹板垂直设置,且,所述的横向腹板定位尺寸与钢管柱(1)上的钢管槽口定位尺寸吻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层柱间钢平台(5)以及第四层柱间钢平台(7)外侧设有加强板(11)。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高稳定性组合格构柱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的加工工艺如下:(1):首先根据生产的需要进行组装基准面的选择和组装胎架的设置;(2):按照图纸及相关的要求进行组装基准面的选择,即组合钢管柱中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的相关要求如下:高度方向:第一吊车梁平面、第二吊车梁平面的上表面,长度方向:中心线,宽度方向:中心线为基准进行制作;(3):待上述基准面选择好后,再进行整体装胎架的设置的选择,钢管柱分段组装胎架根据上述基准进行设置,先在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坤梅君沈国强赵永生潘荣桂干向明姜余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京沪重工有限公司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