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发声装置及手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44142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5 0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发声装置及手机,所述发声装置包括喇叭本体以及罩设于所述喇叭本体外的喇叭BOX,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上设置有出音孔,所述喇叭本体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和所述喇叭BOX之间,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与所述喇叭BOX紧密连接,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与所述喇叭BOX形成上所述发声装置的音腔。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音腔占用体积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发声装置及手机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移动终端,包括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人们对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其叠加越来越多的功能,并能将各功能达到更优的水平,其中人们对于音乐的播放,特别是声音的公放提出很多的要求,要求其音效可以达到一些优质音响的水准,声音还原度要高,但是对于音频效果起决定作用的两个因素就是喇叭自身的特点和音腔结构的设计,而经过专利技术人的探究,认为音腔结构是更为主要的因素,因此移动终端扬声器中的音腔设计不同,可以导致播放效果的较大差别,目前音腔结构的设计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音腔的密封性不好,声音泄漏,导致声音失真,音频效果差,有破音。二是由于移动终端都在向轻薄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扬声器的音腔不能占用手机内部结构空间过多,但是为了保证音质,由必须要保证音腔的体积,这就给音腔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避免音腔设计导致产品外形被牺牲,通常音腔设计都是根据移动终端的设计在移动终端中预留一定的空间作为音腔,但是现有的各类移动终端的音腔的音腔体积是固定,因此当移动终端音腔过小时无法满足音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发声装置及手机,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音腔占用体积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喇叭本体以及罩设于所述喇叭本体外的喇叭BOX,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上设置有出音孔,所述喇叭本体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和所述喇叭BOX之间,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与所述喇叭BOX紧密连接,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与所述喇叭BOX形成上所述发声装置的音腔。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与所述喇叭BOX一体化设置。优选地,所述后部壳体与所述喇叭BOX通过超声焊接和/或注塑成型方式连接。优选地,所述喇叭BOX的厚度为0.3mm至1mm。优选地,所述喇叭BOX的材质为塑料和/或金属。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与所述喇叭BOX形成上所述发声装置的音腔容积为0.6mm3至1.3mm3。优选地,所述音腔容积为所述喇叭本体的体积的1.1至1.5倍。优选地,所述出音孔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上。优选地,所述后部壳体与所述喇叭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优选地,所述后部壳体与所述喇叭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防尘件,所述第一防尘件贴合于所述后部壳体内侧壁或贴设置所述喇叭本体端口。优选地,所述出音孔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部壳体上,所述喇叭本体的开口朝向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设置。优选地,所述喇叭BOX靠近所述底部壳体的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对的喇叭BOX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固定所述喇叭本体。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喇叭本体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件。优选地,在所述出音孔位置,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具有向所述底部壳体延伸的延伸部。优选地,所述底部壳体与所述喇叭BOX之间设置有第二防尘件,所述第二防尘件贴合于所述底部壳体和所述延伸部的内侧壁或贴设置所述喇叭BOX靠近所述底部壳体一侧的外侧壁上。优选地,所述出音孔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部壳体上,所述喇叭本体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的方向设置,所述后部壳体向所述底部壳体方向延伸至与所述喇叭本体的开口水平位置。优选地,所述底部壳体在与所述喇叭本体的开口水平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卡接部,与所述第三卡接部相对的喇叭BOX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用于固定所述喇叭本体。优选地,所述第三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与所述喇叭本体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件。优选地,所述底部壳体与所述喇叭BOX之间设置有第三防尘件,所述第三防尘件贴合于所述底部壳体和内侧壁或贴设置所述喇叭BOX靠近所述底部壳体一侧的外侧壁上。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为泡棉或硅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手机,包括后部壳体和底部壳体,还包括上述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设置于电控板上,所述发声装置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与所述喇叭BOX紧密连接,并将喇叭本体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和所述喇叭BOX之间,利用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与所述喇叭BOX形成发声装置的音腔,从而在保证音腔体积的情况下降低移动终端的厚度。为了保证音腔的密封性,可以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与所述喇叭BOX一体化设置,其中后部壳体与所述喇叭BOX可以通过超声焊接活着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连接。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音腔占用体积大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发声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发声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发声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喇叭BOX;20-后部壳体;30-喇叭本体;40-出音孔;50a-第一密封件;50b-第二密封件;50c-第三密封件;60a-第一防尘件;60b-第二防尘件;60c-第三防尘件;70-第一卡接部;71-第二卡接部;72-第三卡接部;73-第四卡接部;80-延伸部;90-底部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可以参照附图图1~图3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以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专利技术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可以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新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发声装置及手机。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喇叭本体30以及罩设于所述喇叭本体30外的喇叭BOX10,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上设置有出音孔40,发声装置的发声是通过喇叭本体30发出声音,然后通过出音孔40传出外界,本专利技术将所述喇叭本体30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20和所述喇叭BOX10之间,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20与所述喇叭BOX10紧密连接,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20与所述喇叭BO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移动终端的发声装置及手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的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喇叭本体以及罩设于所述喇叭本体外的喇叭BOX,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上设置有出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本体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和所述喇叭BOX之间,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与所述喇叭BOX紧密连接,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与所述喇叭BOX形成上所述发声装置的音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的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喇叭本体以及罩设于所述喇叭本体外的喇叭BOX,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上设置有出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本体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和所述喇叭BOX之间,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与所述喇叭BOX紧密连接,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与所述喇叭BOX形成上所述发声装置的音腔。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与所述喇叭BOX一体化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壳体与所述喇叭BOX通过超声焊接和/或注塑成型方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腔容积为所述喇叭本体的体积的1.1至1.5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孔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部壳体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孔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部壳体上,所述喇叭本体的开口朝向所述移动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辉
申请(专利权)人: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