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42027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5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用于将信号采集板和采集电路板之间的信号采集线与引出线排上的引出线同时进行固定,包括设置在电池组壳体上的采集线固定结构和引出线固定结构;所述采集线固定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壳体端部的预埋螺母结构;所述引出线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预埋螺母结构两侧的滑槽、卡合在所述滑槽内的固定块及一引出线固定板,所述引出线固定板为具第二折耳的板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从结构上解决了传统线束杂乱无章的问题,可实现同时将采集线和引出线进行固定,从根本上杜绝了现有技术中线束固定的缺陷,从而提高了电池组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在新能源产业中,动力电池模组上信号采集线的固定及电池汇流引出线的固定影响着整个模组性能的优劣,一种好的固定方式,不仅能有效解决电池信号采集和电池电流引出线固定的安全问题,还能有效减少模组体积,提高能量密度比。目前电池组采集线的固定方式和电流引出线固定方式,大都具有以下缺点:1、采集线和引出线是分开固定的,使得结构布局不够美观,体积增大,降低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比;2、现有电池组采集线使用卡扣固定,导致采集线排布混乱,容易引起信号丢失或者短路的风险;3、现有电流引出线的固定采用在金属板上焊接螺母的方式/或者预埋金属螺母的方式,在长时间的振动下会松脱,使得汇流点内阻增大或者电流输出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电池组采集线和电流引出线是分开固定的,且固定方式体积大、排线混乱、易松脱及不安全等缺陷提出一种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用于将信号采集板和采集电路板之间的信号采集线与引出线排上的引出线同时进行固定,具体包括设置在电池组壳体上的采集线固定结构和引出线固定结构;所述采集线固定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壳体端部的预埋螺母结构,所述信号采集板为具有第一折耳的板状结构,所述信号采集板与所述电池组壳体的侧壁贴合,所述第一折耳贴合设置在所述预埋螺母结构上;所述引出线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预埋螺母结构两侧的滑槽、卡合在所述滑槽内的固定块及一引出线固定板,所述引出线固定板为具第二折耳的板状结构,所述引出线固定板与所述信号采集板贴合,所述第二折耳贴合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引出线排通过所述第二折耳与所述电池组固定。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的一种改进,在所述预埋螺母结构的周围设置加强筋,形成米字型预埋螺母结构。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折耳上对应所述米字型预埋螺母结构处设置螺孔。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滑槽的顶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滑槽上对应所述引出线固定板的一侧设置开口,用于插入所述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横截面呈π型,具有左插入部、右插入部、顶部和连接所述左插入部、右插入部及顶部的连接部,所述左插入部与所述顶部之间形成可以容置所述挡板的第一卡口,所述右插入部与所述顶部之间形成可以容置所述挡板的第二卡口,所述左插入部和所述右插入部分别插入所述预埋螺母结构两侧的滑槽中,并通过所述第一卡口、所述第二卡口和所述挡板的配合,将所述固定块卡合在所述滑槽内。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块的顶部、所述第二折耳及所述引出线排上分别设置两个螺孔,通过螺钉的固定方式将所述引出线排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从结构上解决了传统线束杂乱无章的问题,可实现同时将采集线和引出线进行固定,从根本上杜绝了现有技术中线束固定的缺陷,从而提高了电池组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的组装图;图3是本技术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中采集线固定结构和滑槽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中采集线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用于将信号采集板10和采集电路板20之间的信号采集线与引出线排30上的引出线同时进行固定。具体的,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电池组壳体上的采集线固定结构40和引出线固定结构,所述采集线固定结构40为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壳体端部的预埋螺母结构,所述信号采集板10为具有第一折耳11的板状结构,所述信号采集板10与所述电池组壳体的侧壁贴合,所述第一折耳11贴合设置在所述预埋螺母结构上,所述引出线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预埋螺母结构两侧的滑槽50、卡合在所述滑槽50内的固定块60及一引出线固定板70,所述引出线固定板70为具第二折耳71的板状结构,所述引出线固定板70与所述信号采集板10贴合,所述第二折耳71贴合固定在所述固定块60上,所述引出线排30通过所述第二折耳71与所述电池组固定。优选的,为了增加所述预埋螺母结构的强度,可在所述预埋螺母结构的周围设置加强筋,形成米字型预埋螺母结构。具体的,所述第一折耳11上对应所述米字型预埋螺母结构处设置螺孔,用于通过螺钉将所述信号采集板10固定在所述采集线固定结构40上。具体的,所述滑槽50的顶部设置有挡板51,所述滑槽50上对应所述引出线固定板70的一侧设置开口,用于插入所述固定块60,所述固定块60的横截面呈π型,具有左插入部61、右插入部62、顶部63和连接所述左插入部61、右插入部62及顶部63的连接部64,所述左插入部61与顶部63之间形成可以容置所述挡板51的第一卡口65,所述右插入部62与所述顶部63之间形成可以容置所述挡板51的第二卡口66,所述左插入部61、右插入部62分别插入所述预埋螺母结构两侧的滑槽50中,并通过所述第一卡口65、第二卡口66和所述挡板51的配合,将所述固定块60卡合在所述滑槽50内。具体的,所述固定块60的顶部63、所述第二折耳71及所述引出线排30上分别设置两个螺孔,通过螺钉的固定方式将所述引出线排30固定在所述固定块60上,以实现将所述引出线排30固定在所述电池组上。本技术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中通过所述信号采集板10将所述信号采集线引到所述米字型预埋螺母结构中,所述信号采集板10的第一折耳11与所述采集电路板20的依次放置在所述米字型预埋螺母结构上,并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米字型预埋螺母结构中,即可实现所述信号采集线的固定,此时再将所述固定块60插入所述米字型预埋螺母结构两侧的滑槽50内,并通过螺钉锁紧,这样所述固定块60就被固定在所述电池组壳体上,再将所述引出线固定板70上的第二折耳71对准贴合所述固定块60,再将引出排线30对准所述第二折耳71,并用螺钉锁紧,实现引出线排30固定在所述电池组上。本技术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从结构上解决了传统线束杂乱无章的问题,可实现同时将采集线和引出线进行固定,从根本上杜绝了现有技术中线束固定的缺陷。本技术的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用于将信号采集板和采集电路板之间的信号采集线与引出线排上的引出线同时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池组壳体上的采集线固定结构和引出线固定结构;所述采集线固定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壳体端部的预埋螺母结构,所述信号采集板为具有第一折耳的板状结构,所述信号采集板与所述电池组壳体的侧壁贴合,所述第一折耳贴合设置在所述预埋螺母结构上;所述引出线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预埋螺母结构两侧的滑槽、卡合在所述滑槽内的固定块及一引出线固定板,所述引出线固定板为具第二折耳的板状结构,所述引出线固定板与所述信号采集板贴合,所述第二折耳贴合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引出线排通过所述第二折耳与所述电池组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26 CN 20162036075231.一种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用于将信号采集板和采集电路板之间的信号采集线与引出线排上的引出线同时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池组壳体上的采集线固定结构和引出线固定结构;所述采集线固定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壳体端部的预埋螺母结构,所述信号采集板为具有第一折耳的板状结构,所述信号采集板与所述电池组壳体的侧壁贴合,所述第一折耳贴合设置在所述预埋螺母结构上;所述引出线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预埋螺母结构两侧的滑槽、卡合在所述滑槽内的固定块及一引出线固定板,所述引出线固定板为具第二折耳的板状结构,所述引出线固定板与所述信号采集板贴合,所述第二折耳贴合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引出线排通过所述第二折耳与所述电池组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线束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埋螺母结构的周围设置加强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忠贵吴施荣喻小明许浩孙权巴静黄龙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