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27371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3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装置,属于雨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雨水收集不环保及收集能力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一个带有内腔的方形本体,本体内腔中部设置有两透水隔层,两透水隔层将本体内腔分成三部分依次为第一蓄水池、出水井及第二蓄水池,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内均可拆卸地设置有一带有细孔的支撑板,它们上表面上均设置有过滤层,各透水隔层位于对应支撑板下方部分设置有若干渗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两进水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其收集雨水的能力更强且整个收集储存过程更加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雨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经济飞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加快使淡水资源的匮乏问题日益突出,到2030年,我国将缺水400亿--500亿立方米,届时缺水高峰将会出现。在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已无法再增加水源时,回收利用雨水成为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开发方式。把雨水作为重要水资源加以收集利用,实行综合治理也成为国内外一个重要的新兴课题。目前在我国已经在应用的是使用混凝土修筑些露天的雨水收集池、公路旁排水渠和建筑类的雨水管道排放系统。这种老式传统的方式收集的雨水很快被蒸发,并且水质也差,不环保,也不能过滤成干净的雨水然后补充地下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雨水收集装置所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装置,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好、环保的地埋式雨水收集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带有内腔的方形本体,本体内腔中部设置有两透水隔层,两透水隔层将本体内腔分成三部分依次为第一蓄水池、出水井及第二蓄水池,出水井上设置有井盖,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内均可拆卸地设置有一支撑板,各支撑板的外沿分别对应地与第一蓄水池及第二蓄水池的池壁密封配合,两支撑板上都均匀的分布有若干上下相通的细孔,它们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过滤层,各透水隔层位于对应支撑板下方部分设置有若干渗水孔,第一蓄水池及第二蓄水池内的清水能通过渗水孔进入出水井内,所述的地埋式雨水收集装置还包括两进水井,两进水井分别与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一体连接,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与进水井连接的池壁上均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位于对应过滤层顶面上方,两进水井的雨水能通过对应的过滤网达到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的过滤层上。在上述的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装置中,所述的过滤层由砂滤层、砾石层及活性炭层组成。在上述的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装置中,所述的过滤层为一体结构,该过滤层能从支撑板上取出。在上述的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装置中,所述的第一蓄水池及第二蓄水池的内壁与内底面之间均形成一弧形导向面。这样设置有利于清水向出水井内渗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置了第一蓄水池、第二蓄水池、出水井、过滤网、过滤层、透水隔层及两进水井等。设置两进水进、第一蓄水池及第二蓄水池,使得本技术雨水的收集能力更好;雨水经过过滤网及过滤层的多重过滤除杂后形成清水而储存在出水井内可以作为生活及生产用水;出水井上设置有井盖,防止污染物进入更加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2、透水隔层;3、第一蓄水池;4、出水井;5、第二蓄水池;6、支撑板;7、砂滤层;8、砾石层;9、活性炭层;10、进水井;11、过滤网;12、弧形导向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装置,它包括一个带有内腔的方形本体1,本体1内腔中部设置有两透水隔层2,两透水隔层2将本体1内腔分成三部分依次为第一蓄水池3、出水井4及第二蓄水池5,出水井4上设置有井盖(图中未标出)。第一蓄水池3和第二蓄水池5内均可拆卸地设置有一支撑板6,各支撑板6的外沿分别对应地与第一蓄水池3及第二蓄水池5的池壁密封配合,两支撑板6上都均匀的分布有若干上下相通的细孔,它们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过滤层,该过滤层为一体结构能从支撑板6上取出,它由砂滤层7、砾石层8及活性炭层9组成。各透水隔层2位于对应支撑板6下方部分设置有若干渗水孔,第一蓄水池3及第二蓄水池5内的清水能通过渗水孔进入出水井4内,本技术还包括两进水井10,两进水井10分别与第一蓄水池3和第二蓄水池5一体连接,第一蓄水池3和第二蓄水池5与进水井10连接的池壁上均设置有过滤网11,过滤网11位于对应过滤层顶面上方,两进水井10的雨水能通过对应的过滤网11达到第一蓄水池3和第二蓄水池5的过滤层上。为了更有利于清水向出水井4内渗透,本技术的第一蓄水池3及第二蓄水池5的内壁与内底面之间均形成一弧形导向面1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本体1埋于地下,雨水进入到两进水井10内,两进水井10内的雨水分别通过对应的过滤网11到达第一蓄水池3及第二蓄水池5的过滤层上,雨水通过过滤网11后被过滤去一些大的杂物,进入第一蓄水池3和第二蓄水池5的过滤层后被再次过滤形成清水,清水通过渗水孔进入到出水井4内,在出水井4内设置抽水泵就可以对出水井4内的清水加以利用。应该理解,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带有内腔的方形本体(1),本体(1)内腔中部设置有两透水隔层(2),两透水隔层(2)将本体(1)内腔分成三部分依次为第一蓄水池(3)、出水井(4)及第二蓄水池(5),出水井(4)上设置有井盖,第一蓄水池(3)和第二蓄水池(5)内均可拆卸地设置有一支撑板(6),各支撑板(6)的外沿分别对应地与第一蓄水池(3)及第二蓄水池(5)的池壁密封配合,两支撑板(6)上都均匀的分布有若干上下相通的细孔,它们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过滤层,各透水隔层(2)位于对应支撑板(6)下方部分设置有若干渗水孔,第一蓄水池(3)及第二蓄水池(5)内的清水能通过渗水孔进入出水井(4)内,所述的地埋式雨水收集装置还包括两进水井(10),两进水井(10)分别与第一蓄水池(3)和第二蓄水池(5)一体连接,第一蓄水池(3)和第二蓄水池(5)与进水井(10)连接的池壁上均设置有过滤网(11),过滤网(11)位于对应过滤层顶面上方,两进水井(10)的雨水能通过对应的过滤网(11)达到第一蓄水池(3)和第二蓄水池(5)的过滤层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带有内腔的方形本体(1),本体(1)内腔中部设置有两透水隔层(2),两透水隔层(2)将本体(1)内腔分成三部分依次为第一蓄水池(3)、出水井(4)及第二蓄水池(5),出水井(4)上设置有井盖,第一蓄水池(3)和第二蓄水池(5)内均可拆卸地设置有一支撑板(6),各支撑板(6)的外沿分别对应地与第一蓄水池(3)及第二蓄水池(5)的池壁密封配合,两支撑板(6)上都均匀的分布有若干上下相通的细孔,它们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过滤层,各透水隔层(2)位于对应支撑板(6)下方部分设置有若干渗水孔,第一蓄水池(3)及第二蓄水池(5)内的清水能通过渗水孔进入出水井(4)内,所述的地埋式雨水收集装置还包括两进水井(10),两进水井(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聚合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