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排气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24901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3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排气道,包括油分离气体器体气道和与油分离器体气道配合形成压缩机排气道的后端板气道,在后端板气道上设置第一加强筋,在第一加强筋上开设第一半圆孔;在油分离器体气道上设置第二加强筋,在第二加强筋上开设与第一半圆孔相对应的第二半圆孔;第一半圆孔与第二半圆孔配合构成阻尼孔,通过阻尼孔排出压缩机所要排出的气体。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抑制排气气流脉动和防止因气流突变而产生的噪声突变,进而降低排气噪声,达到降低压缩机整体噪声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排气道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压缩机作为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冰箱等领域。以空调为例,现如今空调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家电产品,而压缩机用为空调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制冷循环。虽然空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舒适,但目前由于设置在油分离器后端面和后端板之间的排气通道是一种顺畅的通道结构,因此,压缩机运转时排气道发出的噪声使得这份舒适大打折扣。虽然目前也有一种消声器可以降低压缩机在排气时的噪声,但其需要将消声器与排气管进行焊接,如此便增加排气管道的额外荷载,使得排气管道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并且额外加装消声器还会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机排气道,以解决现有的压缩机运转时噪声大,而加装消声器成本高且无法保证压缩机排气道的安全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排气道包括油分离器体气道和与油分离器体气道配合形成压缩机排气道的后端板气道,在后端板气道上设置第一加强筋,在第一加强筋上开设第一半圆孔;在油分离器体气道上设置第二加强筋,在第二加强筋上开设与第一半圆孔相对应的第二半圆孔;第一半圆孔与第二半圆孔配合构成阻尼孔,通过阻尼孔排出压缩机所要排出的气体。此外,优选的结构为:在后端板气道上均匀设置6~8个第一加强筋,在每个加强筋上均开设一个第一半圆孔;在油分离器体气道上相应设置6~8个第二加强筋,在每个第二加强筋上均开设一个第二半圆孔。此外,优选的结构为:在后端板气道上均匀设置6个第一加强筋;在油分离器体气道上相应设置6个第二加强筋。此外,优选的结构为:在第一加强筋上开设的第一半圆孔的半径为2mm~2.3mm;在第二加强筋上开设的第二半圆孔的半径为2mm~2.3mm。此外,优选的结构为:在第一加强筋上开设的第一半圆孔的半径为2mm;在第二加强筋上开设的第二半圆孔的半径为2mm。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排气道,通过在后端板和油分离器体上分别设置后端板气道和油分离器体气道,并将后端板气道与油分离器体气道配合构成阻尼孔,通过该阻尼孔来减少排气道的截面积,使得压缩机排出的气体的气流得到缓冲,从而能够抑制排气气流脉动和防止因气流突变而产生的噪声突变,进而降低排气噪声,达到降低压缩机整体噪声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排气道后端板气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油分离器体气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排气道后端板气道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排气道油分离器体气道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后端板气道1、油分离器体气道2、第一加强筋11、第一半圆孔12、第二加强筋21、第二半圆孔2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为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排气道,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排气道后端板气道的结构,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油分离器体气道的结构;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排气道后端板气道的局部放大结构;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排气道油分离器体气道的局部放大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排气道包括油分离器体气道2和与油分离器体气道配合形成压缩机排气道的后端板气道1。其中,在后端板气道1上设置第一加强筋11,在第一加强筋11上开设第一半圆孔12。在油分离器体气道2上设置第二加强筋21,在第二加强筋21上开设与第一半圆孔12相对应的第二半圆孔22。在将后端板气道1与油分离器体气道2装配后,第一半圆孔11与第二半圆孔12构成阻尼孔,通过该阻尼孔排出压缩机所要排出的气体。为了减少排气道的截面积,可以在后端板气道上均匀设置6至8个第一加强筋,在每个加强筋上均开设一个半径为2mm~2.3mm第一半圆孔;在油分离器体气道上相应设置6~8个第二加强筋,在每个第二加强筋上均开设一个半径为2mm~2.3mm第二半圆孔。通过实验,在后端板气道上均匀设置6个第一加强筋,相应地在油分离器体气道上也均匀设置6个第二加强筋,在第一加强筋上开设的第一半圆孔的半径为2mm,在第二加强筋上开设的第二半圆孔的半径为2mm时,能够使降噪效果达到最好。即:由6个第一半圆孔和6个第二半圆孔形成所构成的6个半径为2mm的阻尼孔能够使降噪效果达到最好。通过上述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排气道通过在后端板和油分离器体上分别设置后端板气道和油分离器体气道,并将后端板气道与油分离器体气道配合构成阻尼孔,通过该阻尼孔来减少排气道的截面积,使得压缩机排出的气体的气流得到缓冲,从而有效直接地降低吸入压缩机内部的气体高压脉动,进而抑制因高压脉动大而产生的噪声。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根据本技术的压缩机排气道。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技术所提出的排气道,还可以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压缩机排气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排气道,包括油分离器体气道和与油分离器体气道配合形成压缩机排气道的后端板气道,其征在于,在所述后端板气道上设置第一加强筋,在所述第一加强筋上开设第一半圆孔;在所述油分离器体气道上设置第二加强筋,在所述第二加强筋上开设与所述第一半圆孔相对应的第二半圆孔;所述第一半圆孔与所述第二半圆孔配合构成阻尼孔,通过所述阻尼孔排出压缩机所要排出的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排气道,包括油分离器体气道和与油分离器体气道配合形成压缩机排气道的后端板气道,其征在于,在所述后端板气道上设置第一加强筋,在所述第一加强筋上开设第一半圆孔;在所述油分离器体气道上设置第二加强筋,在所述第二加强筋上开设与所述第一半圆孔相对应的第二半圆孔;所述第一半圆孔与所述第二半圆孔配合构成阻尼孔,通过所述阻尼孔排出压缩机所要排出的气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排气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端板气道上均匀设置6~8个第一加强筋,在每个加强筋上均开设一个第一半圆孔;在所述油分离器体气道上相应设置6~8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恢龙袁东海柴红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设车用空调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