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式水冷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06174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对接式水冷装置及系统,主要将至少一泵浦单元与至少一热交换单元均设计成模块化,以使该泵浦单元相对接或可拆卸该热交换单元,藉以对欲解热源的需求可以具有多元灵活组接搭配使用之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对接式水冷装置及系统,尤指一种透过至少一泵浦单元与至少一热交换单元均设计成模块化,藉以欲解热源的需求可以多元灵活组接搭配使用,进而还有效达到快速组卸与模组化更换的效果之对接式水冷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电子装置运行中,CPU或其他处理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热必须快速且有效的消散。而目前被广泛应用CPU或其他处理器的冷却手段以空气冷却装置为主,主要以散器及风扇作为散热的手段。另外一种利用冷却液来冷却CPU或其他处理器,这样的水冷技术例如美国公告专利号8245764(US8245764)揭示一种发热元件之冷却系统,包括:一双面基座,用来容置一泵浦使一冷却液体循环,该泵浦包括一定子及一推动器,该推动器设在该基座底侧,该定子设在该基座的顶侧与该冷却液体隔离;一储液室,供该冷却液体通过其内,该储液室包括:一泵浦腔室,包括该推动器并形成在该基座的下方,至少一推动器盖体界定该泵浦腔室,且具有一或数个流道供该冷却液体流通;一热交换腔室,形成在该泵浦腔室的下方且垂直的与该泵浦腔室间隔,该泵浦腔室及该热交换腔室为分开的腔室并经该一或数个通道流动地的连接一起;一热交换介面,该热交换介面形成该热交换腔室之一侧边,且与一发热元件接触;及一散热器,流动地连接该储液室以令该冷却液体散热。但是已知零件多,且零件都是组装在单一双面基座内部且还须隔出上下垂直的两个腔室,使得双面基座整体高度大幅增加,且已知于组装或拆卸上因零件多会导致不易组装或拆卸之问题。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之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之专利技术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有效解决上述之问题,本专利技术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透过至少一泵浦单元与至少一热交换单元均设计成模块化,以使该泵浦单元相对接或可拆卸该热交换单元,藉由欲解热源的需求可以多元灵活组接搭配使用之对接式水冷装置。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提供一种透过模块化的设计只需替换损坏的单元来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且还有效达到快速组卸与模组化更换的效果的对接式水冷装置。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接式水冷装置,包括至少一泵浦单元与至少一热交换单元,该泵浦单元与该热交换单元设计成模块化,令该热交换单元相对接或可拆卸该对应该泵浦单元。该泵浦单元,包含一泵壳体与一泵浦,该泵壳体具有一泵室、一入口及一第一出口,该入口与该第一出口连通该泵室,且该泵室供一冷却液体通过其内,并该泵浦容设且浸泡于该泵室内,其用以循环于该泵室内的冷却液体。该热交换单元与该泵浦单元呈水平设置,并该热交换单元设有一储液壳体与一散热件,该储液壳体具有一热交换腔室、一进水口及一出水口,该进水口连通该热交换腔室与该出水口及该第一出口,且该进水口与对应该第一出口相对接或可拆卸分离,并该热交换腔室供该冷却液体通过其内,且其内容设有该散热件。该泵浦具有一定子与一转子,该转子连接一推动器,该推动器暴露在该泵室的冷却液体中。该散热件具有复数散热鳍片,该散热鳍片呈间隔排列设置在该热交换腔室内的该储液壳体之底部上。该散热鳍片上具有复数连通该热交换腔室之穿孔,该穿孔从该散热鳍片的一端面贯通至相对该散热鳍片的另一端面,且该每一散热鳍片的复数穿孔彼此相连通。该散热件具有复数散热柱,该散热柱呈间隔排列设置在该热交换腔室内的该储液壳体之底部上。该散热件一体设于该热交换腔室内的进水口与该出水口之间,以形成一横向弯沿之流道,该流道用以将该冷却液体由该进水口引导至该出水口外。该泵浦单元更包含一第二出口,该第二出口连通该入口与该第一出口及该泵室,并该对接式水冷装置包含复数热交换单元,该热交换单元具有一第一热交换单元与一第二热交换单元,该第一热交换单元、该第二热交换单元与该泵浦单元设计成模块化,令该第一热交换单元、该第二热交换单元相对接或可拆卸该对应该泵浦单元,且该第一热交换单元、该第二热交换单元与该泵浦单元呈水平设置。该第一热交换单元设有一第一储液壳体与一第一散热件,该第二热交换单元设有一第二储液壳体与一第二散热件,该第一储液壳体具有一第一热交换腔室、一第一进水口及一第一出水口,该第一进水口连通该第一热交换腔室与该第一出水口及该第一出口,且该第一进水口与对应该第一出口相对接或可拆卸分离,该第一热交换腔室用以供该冷却液体通过其内,且该第一热交换腔室内容设有该第一散热件,并该第二储液壳体具有一第二热交换腔室、一第二进水口及一第二出水口,该第二进水口与该第二出水口连通该第二热交换腔室,且该第二进水口与对应该第二出水口相对接或可拆卸分离,并该第二热交换腔室供该冷却液体通过其内,且该第二热交换腔室内容设有该第二散热件。该第一散热件、该第二散热件各具有复数散热鳍片,该第一散热件、该第二散热件的复数散热鳍片呈间隔排列各自设置在该第一热交换腔室、该第二热交换腔室内的该第一储液壳体、该第二储液壳体之底部上。该散热器透过复数管体连接对应该泵浦单元与该热交换单元,以令该冷却液体散热。对欲解热源的需求可以具有更多元灵活组接搭配使用,进而还有效达到快速组卸与模组化更换及降低成本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一实施例之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一实施例之组合立体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一实施例之俯视剖面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一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二实施例之分解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二实施例之组合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三实施例之分解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三实施例之俯视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之第四实施例之分解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之第四实施例之俯视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五实施例之分解立体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五实施例之俯视剖面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之第六实施例之分解立体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之第六实施例之组合立体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之第六实施例之俯视剖面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七实施例之分解立体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七实施例之组合立体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之第八实施例之分解立体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之第八实施例之组合立体示意图。附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组件为:对接式水冷装置…1泵浦单元…11泵壳体…111泵室…1111入口…1112第一出口…1113第二出口…1114第一顶板…1116第一垫圈…1117泵浦…112定子…1121转子…1122推动器…1123隔离外壳…1124电路板…113热交换单元、第一热交换单元…12储液壳体、第一储液壳体…121热交换腔室、第一热交换腔室…1211进水口、第一进水口…1212出水口、第一出水口…1213第二顶板…1215第二垫圈…1216第一防漏垫圈…1217散热件、第一散热件…123散热鳍片…1231穿孔…1232散热柱…1234流道…124第二热交换单元…13第二储液壳体…131第二热交换腔室…1311第二进水口…1312第二出水口…1313第三顶板1315第三垫圈…1316第二防漏垫圈…1317第二散热件…133散热鳍片…1331分接头…134第一端…3141第二端…1342第三端…1343对接式水冷系统…2散热器…21散热器入口…211散热器出口…212管体…3第一可绕管…31第二可绕管…32第三可绕管…33第四可绕管…34发热元件…4风扇…5【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对接式水冷装置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接式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泵浦单元与至少一热交换单元,该泵浦单元与该热交换单元设计成模块化,令该热交换单元相对接或可拆卸该对应该泵浦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接式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泵浦单元与至少一热交换单元,该泵浦单元与该热交换单元设计成模块化,令该热交换单元相对接或可拆卸该对应该泵浦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式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单元,包含一泵壳体与一泵浦,该泵壳体具有一泵室、一入口及一第一出口,该入口与该第一出口连通该泵室,且该泵室供一冷却液体通过其内,并该泵浦容设且浸泡于该泵室内,其用以循环于该泵室内的冷却液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式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单元与该泵浦单元呈水平设置,并该热交换单元设有一储液壳体与一散热件,该储液壳体具有一热交换腔室、一进水口及一出水口,该进水口连通该热交换腔室与该出水口及该第一出口,且该进水口与对应该第一出口相对接或可拆卸分离,并该热交换腔室供该冷却液体通过其内,且其内容设有该散热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接式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具有一定子与一转子,该转子连接一推动器,该推动器暴露在该泵室的冷却液体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接式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具有复数散热鳍片,该散热鳍片呈间隔排列设置在该热交换腔室内的该储液壳体之底部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接式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上具有复数连通该热交换腔室之穿孔,该穿孔从该散热鳍片的一端面贯通至相对该散热鳍片的另一端面,且该每一散热鳍片的复数穿孔彼此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接式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具有复数散热柱,该散热柱呈间隔排列设置在该热交换腔室内的该储液壳体之底部上。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接式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一体设于该热交换腔室内的该进水口与该出水口之间,以形成一横向弯沿之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建武张荣显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