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8292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0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及电路板,其中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具有第一侧端及第二侧端,第一侧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部件,第二侧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部件,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可卷收于第一部件内,且电路板与可挠无线充电薄膜电连接且设置于第二部件内。当第二部件朝远离第一部件的方向位移时,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展开设置,以供一个或多个受电装置进行无线充电;以及当第二部件朝向第一部件的方向位移时,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卷收收纳于第一部件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充电装置,尤指一种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各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为提供可携式电子装置运作所需电能,须以充电器对其内部电池充电。由于无线充电装置可适用于各种使用环境且不会受电源线的限制,可便于使用者进行充电应用,因此无线充电装置已逐渐被发展以取代有线充电器的使用。无线充电又称感应充电或非接触式充电,其通过无线方式将能量从供电装置提供予受电装置。目前,无线充电技术概括分为三大阵营,无线充电联盟WPC(WirelessPowerConsortium)(QI)、电力事业联盟PMA(PowerMattersAlliance)、无线电源联盟A4WP(AllianceForWirelessPower),其中以WPC、A4WP联盟为主流,而采用的无线充电方式则有磁感应(低频)与磁共振(高频)的技术分别。磁感应方式仅能用于短距离传输且受电装置需对位贴附于供电装置,其电能转换效率较高,却难以实现多个受电装置同时进行充电。磁共振则是让发送端与接收端达到特定共振频率,可让双方形成磁共振现象,透过电磁波达到能量传输的目的。相较于磁感应方式,磁共振方式可实现较远距离的充电。图1显示现有无线充电装置对受电装置进行无线充电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线充电装置11通过无线方式将能量传输予受电装置12,其中无线充电装置11的线圈元件通常采用铜箔线圈且将铜箔线圈设置于硬质基板上并装设于壳体内,因此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无法依据使用需求及充电环境自由伸展与变形,且通常仅能于无线充电装置的单侧对受电装置进行充电,如此将使充电应用受到限制且降低其便利性。此外,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亦不便于收纳与携带,特别是欲对具较大面积的受电装置进行充电时,则无线充电装置的体积亦需较大,重量较重且携带不易。此外,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由于采用的技术不同,其线圈元件的耦合频率以及发射端电路设计亦不同,造成产品各自规格的不相容且无法共用元件。由于不相容的因素,无线充电装置无法使用相同的线圈元件及电路元件,使得各种可携式电子装置需要使用搭配的各种客制化无线充电装置,如此降低了无线充电装置的优势与通用性,且无法以单一无线充电装置同时对多个采用不同无线充电技术的受电装置进行无线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其具有可挠且轻薄的充电薄膜,且便于卷收收纳与携带,可增加无线充电应用弹性及便利性,并且节省空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其可避免线圈元件与电路板间的导线于多次卷收作业后可能造成的断线,借此以延长无线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发射一种以上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的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其可同时或分时地对一个或多个可接收同一频率或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的受电装置进行充电,且可适应性或选择性地切换使用磁共振耦合或磁感应方式实现无线充电。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及电路板。第一部件具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二部件具有第二容置空间。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具有第一侧端及第二侧端,第一侧端固定连接于该第一部件,第二侧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部件,且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可卷收收纳于第一部件的第一容置空间。电路板与可挠无线充电薄膜电连接,且设置于第二部件的第二容置空间。其中,当第二部件朝远离第一部件的方向位移时,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展开设置,以供一个或多个受电装置进行充电;以及当第二部件朝向第一部件的方向位移时,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卷收收纳于第一部件的第一容置空间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与该电路板通过一导线电连接,且该导线设置于该第二部件的该第二容置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该第一部件包括:一第一壳体,具有该第一容置空间以及一开槽,其中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穿过该开槽;以及一卷收机构,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中,且包括一转轴,其中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的该第一侧端固定连接于该转轴,且该转轴架构于卷收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该卷收机构更包括一调整机构,与该转轴相连结,以架构于调整该转轴转动的圈数及定位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该调整机构为一扭力调整机构,与该转轴相作用,以提供一回复力矩于该转轴,以使该无线充电薄膜可自动卷收于该转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该第二部件包括一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具有该第二容置空间以及一长槽,其中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的该第二侧端固定连接于该长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包括至少一组发射薄膜线圈元件,该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组发射模块,其中该发射薄膜线圈元件电连接于该发射膜组以接收该发射模块的一交流信号,且该发射薄膜线圈元件发射一特定频率或多个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以对该一个或多个受电装置进行无线充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该发射薄膜线圈元件包含:一柔性基板,具有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其中该第一面相对于该第二面;一起振天线,设置于该柔性基板的该第一面;一谐振天线,设置于该柔性基板的该第二面,其中该谐振天线的两端连接于一个或多个电容器,且该谐振天线与该起振天线耦合,以发射该特定频率的电磁波;一第一保护层,覆盖该起振天线;以及一第二保护层,覆盖该谐振天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该发射薄膜线圈元件更包括一屏蔽元件,设置于该起振天线与该第一保护层之间,或设置于该第一保护层的一外侧,其中该屏蔽元件包括一金属网格膜、一导磁膜或其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该发射模块包括:一电源转换电路,电连接于一电源且将该电源所提供的电能转换;一振荡器,连接于该电源转换电路且可调地输出一特定频率的该交流信号;一功率放大器,连接于该振荡器与该电源转换电路,且架构于放大该交流信号;以及一滤波电路,连接于该功率放大器,且架构于对该交流信号滤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该电路板更包括一控制器,架构于控制该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以磁共振或磁感应方式对该受电装置进行无线充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包括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该一个或多个受电装置可放置于该第一面或该第二面进行无线充电。附图说明图1显示现有无线充电装置对受电装置进行无线充电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线充电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线充电系统的另一变化例的架构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于收纳状态的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于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A为图4所示发射薄膜线圈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为图4所示发射薄膜线圈元件的另一变化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C为图4所示发射薄膜线圈元件的另一变化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B所示屏蔽元件的一示范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所示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发射模块的电路方块图。图8为图2所示的受电装置的接收模块的电路方块图。图9显示图2的受电装置的一示范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线充电系统的一变化例的电路方块示意图。【符号说明】11:无线充电装置12:受电装置2:无线充电系统3:可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一第一部件,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一第二部件,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一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具有一第一侧端及一第二侧端,该第一侧端固定连接于该第一部件,该第二侧端固定连接于该第二部件,且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可卷收收纳于该第一部件的该第一容置空间;以及一电路板,与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电连接,且设置于该第二部件的该第二容置空间;其中,当该第二部件朝远离该第一部件的方向位移时,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展开设置,以供一个或多个受电装置进行无线充电;以及当该第二部件朝向该第一部件的方向位移时,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卷收收纳于该第一部件的该第一容置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一第一部件,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一第二部件,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一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具有一第一侧端及一第二侧端,该第一侧端固定连接于该第一部件,该第二侧端固定连接于该第二部件,且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可卷收收纳于该第一部件的该第一容置空间;以及一电路板,与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电连接,且设置于该第二部件的该第二容置空间;其中,当该第二部件朝远离该第一部件的方向位移时,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展开设置,以供一个或多个受电装置进行无线充电;以及当该第二部件朝向该第一部件的方向位移时,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卷收收纳于该第一部件的该第一容置空间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与该电路板通过一导线电连接,且该导线设置于该第二部件的该第二容置空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该第一部件包括:一第一壳体,具有该第一容置空间以及一开槽,其中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穿过该开槽;以及一卷收机构,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中,且包括一转轴,其中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的该第一侧端固定连接于该转轴,且该转轴架构于卷收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该卷收机构更包括一调整机构,与该转轴相连结,以架构于调整该转轴转动的圈数及定位角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该调整机构为一扭力调整机构,与该转轴相作用,以提供一回复力矩于该转轴,以使该无线充电薄膜可自动卷收于该转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卷收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该第二部件包括一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具有该第二容置空间以及一长槽,其中该可挠无线充电薄膜的该第二侧端固定连接于该长槽。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卷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裕洲叶宗和吴振旗叶俊廷黄雪蓉程柏叡胡志明崔久震
申请(专利权)人:介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