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脱硫提效的湍流管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7636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湿法脱硫提效的湍流管栅装置,用于脱硫吸收塔,包括一支架和安装于该支架上的至少两层互相平行布置的管列,每一管列包括多个等长且平行布置的圆管,一管列中的圆管与其相邻管列中的圆管互相交叉;所述支架包括两个C型端板;所述端板高度为150~600mm,板厚为1~10mm;还包括与一或两个所述端板连接的一或两个多孔板,该孔板均布多个圆孔;所述圆孔直径为Φ25~Φ80mm;所述多孔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加强板;所述圆管的直径为Φ45~Φ100mm,壁厚为1~10mm;相邻的两层所述管列之间的层间距为所述圆管直径的0.5~2.0倍;每层所述管列的圆管面积占比为0.4~0.7;所述圆管的两端可转动且可跳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湿法烟气脱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法脱硫提效的湍流管栅装置
技术介绍
2014年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发改能源(2014)2093号),该行动计划要求东部地区新建燃煤发电机组SO2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35毫克/立方米),中部地区原则上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鼓励西部地区新建机组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而在目前燃煤含硫量较高的情况下,常用的普通空塔单循环脱硫塔的脱硫效率很难达到国家环保部的新标准要求。目前存在的方案是在近似位置设置多孔托盘,多孔托盘装置的圆孔制造工艺较复杂,其装置原材料选用的是昂贵的高强度合金材料,由于其多孔的特征,导致托盘极易堵塞。托盘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能够增强气液传质效率,提高脱硫效率,然而一旦发生堵塞,整个吸收塔内的流场会变得更加不均匀,同时增加不堵塞部分的液体通量,进而引起更严重的堵塞,甚至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停机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湿法脱硫提效的湍流管栅装置,采取模块化设计,使装置中的各组成部件具有统一的标准规格,可应用于不同规格的脱硫吸收塔,降低制作成本,减少安装、维护工作量,避免堵塞,并且能够防止管的外壁产生结垢现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法脱硫提效的湍流管栅装置,用于脱硫吸收塔,包括一支架和安装于该支架上的至少两层互相平行布置的管列,每一管列包括多个等长且平行布置的圆管,一管列中的圆管与其相邻管列中的圆管互相交叉。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两个C型端板。进一步地,所述端板高度为150~600mm,板厚为1~10mm。进一步地,还包括与一或两个所述端板连接的一或两个多孔板,该孔板均布多个圆孔。进一步地,所述圆孔直径为Φ25~Φ80mm。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加强板。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的高度为30~60mm,板厚为1~10mm。进一步地,所述圆管的直径为Φ45~Φ100mm,壁厚为1~10mm。进一步地,相邻的两层所述管列之间的层间距为所述圆管直径的0.5~2.0倍。进一步地,每层所述管列的圆管面积占比为0.4~0.7。进一步地,所述圆管的两端可转动且可跳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湍流管栅装置由一系列管径、长度相同的管平行布置成湍流层,将两层以上的管列交叉布置,根据模拟流场计算组合成适当的排列形式,管的两端与支撑框架可转动且可跳动地连接,能够防止管壁出现结垢现象,不仅避免了堵塞问题,更大大提高了烟气中向浆液滴的传质速度,而采用圆形管道也降低了塔内传质阻力,脱除SO2效率更好,适用于入口原烟气SO2浓度较高的脱硫吸收塔,运行稳定,降低维护费用。本技术采取模块化设计,将整个湍流层分解为多个标准模块,各组成部件的规格均相同,简化制造工艺,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减少安装维护的工作量,有利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湍流管栅装置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湍流管栅装置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中湍流管栅装置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中湍流管栅装置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圆管;2-端板;3-端盖;4-多孔板;5-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湿法脱硫提效的湍流管栅装置,用于脱硫吸收塔,其基于标准模块化设计,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一支架和安装于该支架上的至少两层管列,本实施例中以两层管列为例。该支架包括两个C型端板2,高度为150~600mm,板厚为1~10mm,本实施例中取高度300mm,板厚5mm,端板2上含有两层管孔,用于固定约束管列。每一层管列包括多个等长的圆管1,本实施例以5根圆管1为例,圆管1的直径为Φ45~Φ100mm,壁厚为1~10mm,本实施例取直径Φ50mm,壁厚5mm,长度根据具体要求而定。由图1可知,每一层管列的的5根圆管1之间相互平行且有一定的倾斜,其与相邻管列中的圆管1互相交叉,即两层管列中的圆管1倾斜角度互补,圆管1布置关于中垂线对称,由该图可知圆管1的两端处于错位的两个管孔上,这样可使得两层管列的交错程度更大,增加湍流效果,需要指出的是,错位的管孔数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本实施例错位一个管孔。仅从图1的平面图容易看出,每一层管列的圆管面积占比为一个定值,圆管面积占比是指该层管列的圆管1的面积占管列总体的面积的比例,管列总体的面积为圆管1的面积与圆管1之间空隙的面积之和,这个值为0.4~0.7,其直接关系到湍流的通过阻力和湍流程度,取值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在圆管1的两端通过焊接或其它方式固定连接有端盖3,用于与端板2活动连接,需要指出的是,端盖3的直径小于端板2上管孔的直径,而管孔的直径小于圆管1的直径,这样既可以保证圆管1不穿过管孔以稳定地位于两个端板2之间,还能使得圆管1可以转动和一定程度的跳动,防止在工作工程中管壁出现结垢现象。由图2可知,两层管列之间相互平行布置,这样布置的好处一来整齐,便于制造和安装,二来圆管1的各处受到湍流的影响比较均匀分散,有助于对圆管1的保护。两层管列之间的层间距为圆管1直径的0.5~2.0倍,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本实施例中取2.0倍。实施例二此处提供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多孔板的湿法脱硫提效的湍流管栅装置,其基于非标准模块化设计,管列和端板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仅针对多孔板进行说明。多孔板可以为一个,固定连接于一个端板上,也可以为两个,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端板上,本实施例以固定于一个端板上的一个多孔板为例,如图3、图4所示。多孔板4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一端板2上,也可以是多孔板4与端板2一体成型,在实际应用时,该多孔板4的一侧轮廓与脱硫吸收塔的内壁贴合。多孔板4上均布有多个圆孔,直径为Φ25~Φ80mm,本实施例取Φ30mm。在该多孔板4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加强板5,本实施例设有两个加强板5,其高度为30~60mm,板厚为1~10mm,本实施例取高度30mm,厚度5mm。燃煤电厂的原烟气经过脱硫喷淋塔入口进入,形成一个涡流区。在喷淋塔的入口烟道上侧与第一层喷淋层之间,加装一套本技术提供的湍流管栅装置,安装位置为吸收塔的烟气入口上方1~4米处,石灰石浆液由该装置上方的喷嘴喷到该装置上,原烟气经过该装置整流后,再与石灰石浆液接触传质,吸收SO2。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两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和参数仅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各细节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湿法脱硫提效的湍流管栅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法脱硫提效的湍流管栅装置,用于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和安装于该支架上的至少两层互相平行布置的管列,每一管列包括多个等长且平行布置的圆管,一管列中的圆管与其相邻管列中的圆管互相交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脱硫提效的湍流管栅装置,用于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和安装于该支架上的至少两层互相平行布置的管列,每一管列包括多个等长且平行布置的圆管,一管列中的圆管与其相邻管列中的圆管互相交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脱硫提效的湍流管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个C型端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法脱硫提效的湍流管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高度为150~600mm,板厚为1~1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法脱硫提效的湍流管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一或两个所述端板连接的一或两个多孔板,该孔板均布多个圆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法脱硫提效的湍流管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明生谷小兵张若雨赵怡凡张宇超赵宇明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