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式柜式空调及混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55923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8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流式柜式空调及混风方法。引流式柜式空调,包括外壳和蒸发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还包括引风组件,所述引风组件包括风道和风扇,所述风道设置有进风端口,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引风口,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引风口和所述进风端口之间,所述风道上还设置有出风嘴,所述出风嘴位于所述外壳中并朝向所述出风口。实现提高引流式柜式空调的混风效果和混风能力,并优化引流式柜式空调的整体外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引流式柜式空调及混风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空调分为壁挂式空调和立式空调。现有技术中,立式空调的进风口通常设置在空调前面板和/或侧面板的下方,在空调前面板的上方设置出风口,室内风从进风口进入空调内部,在离心风机的作用下吹向热交换器。经热交换器热交换后形成热交换风,该热交换风再从出风口吹出到室内。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混风功能的立式空调被广泛使用,中国专利号201510606203.X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具体为在空调的外壳上设置有前后通透的混风通道,利用经过热交换吹出的风在混风通道中形成负压,将空调背部的自然风吸入到混风通道中实现混风。由于自然风利用负压吸入到混风通道中,自然风的吸入量有限,混风效果较差。如何设计一种混风效果好且混风量可控的立式空调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流式柜式空调及混风方法,实现提高引流式柜式空调的混风效果和混风能力。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引流式柜式空调,包括外壳和蒸发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还包括引风组件,所述引风组件包括风道和风扇,所述风道设置有进风端口,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引风口,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引风口和所述进风端口之间,所述风道上还设置有出风嘴,所述出风嘴位于所述外壳中并朝向所述出风口。进一步的,所述风道设置在外壳中,所述风道包括进风通道和两个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连接在所述进风通道的端部,所述进风通道的中部形成有所述进风端口,所述出风通道上设置有所述出风嘴,所述风道整体呈U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安装壳体和出风壳体,所述出风壳体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的上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中,所述安装壳体上形成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壳体上形成有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引风口,所述风道设置在所述出风壳体中。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壳体的底板形成有与所述安装壳体连通的通风口,两个所述出风通道靠近所述出风壳体的对应侧壁,所述进风通道靠近所述出风壳体的背板,所述风道包围在所述通风口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出风通道上设置有竖向排列的多个所述出风嘴。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嘴为旋风喷嘴。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嘴的内壁为扭曲面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引流式柜式空调的混风方法,采用上述引流式柜式空调;所述混风方法包括:外部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到外壳中经与蒸发器热交换后形成换热气流从出风口输出,同时,在风扇的吸风作用下,外部空气还通过引风口吸入到风道中并从出风嘴输出形成引风气流,引风气流与换热气流在出风口处混合形成混合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外壳中设置独立的风道用于将外界自然风引入,引风组件利用风扇主动的将外界自然风吸入到风道中,并且,通过控制风扇可以有效的控制吸入自然风的风量,实现根据需要主动的控制混风比例,实现了混风量的可控操作,从而实现出风口混风温度的可控操作,提高引流式柜式空调的混风效果和混风能力;同时,由于采用出风嘴实现引风气流的形成,可以有效的提高引风气流的风速,以快速的与经过蒸发器换热形成的换热气流进行充分的混合,以获得更加均匀的混合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引流式柜式空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引流式柜式空调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引流式柜式空调实施例的局部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引流式柜式空调实施例中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引流式柜式空调实施例中风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引流式柜式空调,包括外壳1和蒸发器2,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还包括引风组件3,所述引风组件3包括风道31和风扇32,所述风道31具有进风端口33,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引风口13,所述风扇32设置在所述引风口13和所述进风端口33之间,所述风道31上还设置有出风嘴34,所述出风嘴34位于所述外壳1中并朝向所述出风口12。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引流式柜式空调在外壳1中设置有风道31,在风扇32的作用下,外界的自然风从引风口进入到风道31中并从出风嘴34输出形成引风气流,与此同时,从外界空气从进风口11进入到外壳1中并经过蒸发器2换热后形成换热气流,在出风口12处出风嘴34输出的引风气流风速较大,使得引风气流能够与换热气流进行充分的混合,而出风嘴34输出的引风气流的流动方向与经所述蒸发器热交换后换热气流的流动方向交错设置,这样便可以使得在出风口处形成的混合风温度更加均匀,并且,通过控制风扇301的转动,可以实现控制引风气流的风量,从而实现出风口12输出的混合风温度可控。进一步的,风道31设置在外壳1中,所述风道31包括进风通道311和两个出风通道312,所述出风通道312连接在所述进风通道311的端部,所述进风通道311的中部形成有所述进风端口33,所述出风通道312上设置有所述出风嘴34,所述风道31整体呈U型结构。具体的,采用U型结构的风道31,风道31具有两个出风通道312,每个出风通道312均设置有出风嘴34,两个出风通道312分布在出风口12的两侧,换热气流流动到风道31形成的U型空间中再从出风口12输出,使得出风通道312形成的两部风引风气流将换热气流夹在中间,由于引风气流速度快而换热气流速度慢,从而可以使得引风气流与换热气流之间形成涡旋,充分的实现引风气流与换热气流的混合。其中,出风通道312上设置有竖向排列的多个所述出风嘴34。优选的,出风嘴34为旋风喷嘴,这样便可以从出风嘴34输出的气流形成旋转的引风气流,使得换热气流能够更加快速充分的分散混合,确保最终获得的混合风温度分布更加均匀。而为了实现出风嘴34输出旋风气流,出风嘴34的内壁为扭曲面结构341,气流在出风嘴34中流动过程中,经由扭曲面结构341引导旋转输出。更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通用性,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柜机使用,所述外壳1包括安装壳体101和出风壳体102,所述出风壳体102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101的上部,所述蒸发器2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101中,所述安装壳体101上形成有所述进风口11,所述出风壳体102上形成有所述出风口12和所述引风口13,所述风道31设置在所述出风壳体102中。具体的,安装壳体101中可以安装柜机通用的部件,例如:蒸发器、离心风机或贯流风机等,实现不同结构形式的柜机,安装壳体101设置出风壳体102实现空调的出风,采用模块化的配置方式,能够更好的实现模块化生产组装,提高生产效率。优选的,所述出风壳体102的底板形成有与所述安装壳体101连通的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引流式柜式空调及混风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流式柜式空调,包括外壳和蒸发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风组件,所述引风组件包括风道和风扇,所述风道设置有进风端口,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引风口,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引风口和所述进风端口之间,所述风道上还设置有出风嘴,所述出风嘴位于所述外壳中并朝向所述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式柜式空调,包括外壳和蒸发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风组件,所述引风组件包括风道和风扇,所述风道设置有进风端口,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引风口,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引风口和所述进风端口之间,所述风道上还设置有出风嘴,所述出风嘴位于所述外壳中并朝向所述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式柜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设置在外壳中,所述风道包括进风通道和两个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连接在所述进风通道的端部,所述进风通道的中部形成有所述进风端口,所述出风通道上设置有所述出风嘴,所述风道整体呈U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式柜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安装壳体和出风壳体,所述出风壳体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的上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中,所述安装壳体上形成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壳体上形成有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引风口,所述风道设置在所述出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延慧耿宝寒郝本华杜路明张海超蔡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