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与包含其的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4769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与包含其的显示器。该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包括基板、第一电极、量子点材料层、第二电极与光色转化层。其中,第一电极设置在基板的表面上;量子点材料层设置在第一电极的远离基板的表面上;第二电极设置在量子点材料层的远离第一电极的表面上,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中至少有一个是透明电极;光色转化层设置在一个或两个透明电极的远离量子点材料层的表面上。该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中量子点材料层发出的光谱与光色转化层转换发出的光谱就组成了显示器色域所需要的颜色,避免采用滤波片实现显示器色域所述需的颜色,进而避免了滤波片带来的光效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色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与包含其的显示器
技术介绍
目前流行的彩色显示器件主要有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和有机发光二级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彩色显色器。LCD需要背光源配合三种颜色或三种颜色以上的滤光片形成单色光,LCD背光源有三种,分别是冷阴极荧光灯(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CCFL)、普通白光LED与蓝光LED加量子点材料。其中,用CCFL做背光源的LCD因为其大面积下的单位成本、高功耗以及对环境污染(含汞)已接近淘汰;普通白光LED是目前的主流工艺,但是由于其光谱半波宽过宽,经过滤光片后大部分能量被吸收,因此,整体光效偏低且色域较低,色域一般仅在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ationalTelevisionStandardsCommittee,NTSC)的70%左右;蓝光LED加量子点材料的半波宽较窄,色域可以达到100%NTSC以上。目前,蓝光LED加量子点材料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玻璃或类似的密封材料封装量子点材料,再固定在蓝光LED的发光面;另一种是将量子点封装成膜。这两种方法加工工艺略为复杂,且始终需要使用滤光片和液晶来控制颜色的输出,因此,最终发光效率不高。OLED彩色显色器件主要包括RGB三原色像素独立发光与白色发光结合彩色滤光片这两种,前者色彩表现能力较强,但其在材料的制备工艺与色彩,尤其是蓝光的稳定性上表现较差;后者与普通白光LED的性能类似,但色彩、亮度、对比度都不及前者,且能耗较高。作为一种新型的彩色显示器件,现有的量子点彩色显示器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且需要使用彩色滤光片,光效不高,动态表现能力差。因此,亟需一种光效高的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与包含其的显示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与包含其的显示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器色纯度不高和光效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该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包括基板、第一电极、量子点材料层、第二电极与光色转化层。其中,第一电极设置在基板的表面上;量子点材料层设置在第一电极的远离基板的表面上;第二电极设置在量子点材料层的远离第一电极的表面上,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中至少有一个是透明电极;光色转化层设置在一个或两个透明电极的远离量子点材料层的表面上。进一步地,上述光色转化层包括至少一个光色转化部。进一步地,各上述光色转化部覆盖上述透明电极的面积不同。进一步地,上述光色转化部为量子点光色转化部、有机模块或量子点材料与有机材料制成的混合光色转化部。进一步地,相邻的上述光色转化部之间具有透光部。进一步地,上述透光部中设置有黑色矩阵,上述黑色矩阵与上述光色转化部的至少一个侧面接触设置。进一步地,上述光色转化层包括第一光色转化部与第二光色转化部,其中,第一光色转化部,用于将量子点材料层发射的光谱转换为峰值波长在600~700nm之间的光谱;第二光色转化部,用于将量子点材料层发射的光谱转换为峰值波长在500nm~600nm之间的光谱。进一步地,上述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还包括空穴传输层,设置在上述量子点材料层的远离上述第一电极或上述第二电极的表面上。进一步地,上述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层空穴注入层,设置在上述空穴传输层的远离上述量子点材料层(的表面上,优选各上述空穴注入层为掺杂3,4乙撑噻吩单体的聚合物的聚苯乙烯磺酸盐层。进一步地,上述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还包括电子传输层,设置在上述量子点材料层的远离上述第一电极或上述第二电极的表面上。进一步地,上述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层电子注入层,设置在上述电子传输层的远离上述量子点材料层的表面上。进一步地,上述量子点材料层发射的光谱的峰值波长小于480nm。进一步地,上述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还包括驱动层,设置在上述基板与上述第一电极之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器,该显示器包括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上述量子点发光结构为任一项上述的量子点发光结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该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中量子点材料层发出的光谱与光色转化层转换发出的光谱就组成了显示器色域所需要的颜色,避免采用滤波片实现显示器色域上述需的颜色,进而避免了滤波片带来的光效损失。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A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本申请一种典型实施方式提供显示器的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B示出了本申请一种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的剖面结构;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种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的剖面结构;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种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的剖面结构;图4A示出了本申请一种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的剖面结构;图4B示出了本申请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的剖面结构;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的剖面结构;图6A示出了本申请一种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的剖面结构;图6B示出了本申请再一种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的剖面结构;图6C示出了本申请又一种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的剖面结构;图6D示出了本申请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的剖面结构;图7A示出了本申请一种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的剖面结构;图7B示出了本申请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的剖面结构;图7C示出了本申请再一种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的剖面结构;图7D示出了本申请又一种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的剖面结构;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种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的剖面结构;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种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发出的光谱测试图;以及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种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色域测试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与包含其的显示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包括:基板(10);第一电极(30),设置在所述基板(10)的表面上;量子点材料层(50),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30)的远离所述基板(10)的表面上;第二电极(70),设置在所述量子点材料层(50)的远离所述第一电极(30)的表面上,所述第一电极(30)与所述第二电极(70)中至少有一个是透明电极;以及光色转化层(90),设置在一个或两个所述透明电极的远离所述量子点材料层(50)的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电致发光结构包括:基板(10);第一电极(30),设置在所述基板(10)的表面上;量子点材料层(50),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30)的远离所述基板(10)的表面上;第二电极(70),设置在所述量子点材料层(50)的远离所述第一电极(30)的表面上,所述第一电极(30)与所述第二电极(70)中至少有一个是透明电极;以及光色转化层(90),设置在一个或两个所述透明电极的远离所述量子点材料层(50)的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色转化层(90)包括至少一个光色转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色转化部覆盖所述透明电极的面积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色转化部为量子点光色转化部、有机模块或量子点材料与有机材料制成的混合光色转化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光色转化部之间具有透光部(9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93)中设置有黑色矩阵(94),所述黑色矩阵(94)与所述光色转化部的至少一个侧面接触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色转化层(90)包括:第一光色转化部(91),用于将量子点材料层(50)发射的光谱转换为峰值波长在600~700nm之间的光谱;以及第二光色转化部(95),用于将量子点材料层(50)发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常刮姜晓昉胡保忠陈小朋王海琳赵飞
申请(专利权)人: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