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器管路结构及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32150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2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压器管路结构及增压器,该增压器管路结构包括:用于与汽车增压器连通的管路接头以及至少一个两端分别与汽车中冷器和管路接头相连通的管路本体;管路本体包括至少两段依次连接的组合管路段;组合管路段包括依次连接的刚性材料制成的第一管体和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管体;位于管路本体的第一端端部的第一管体与管路接头连接,位于管路本体的第二端端部的第二管体与汽车中冷器连接;第二管体的一端套设在第一管体外围,并与第一管体形成有一预设长度的重合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增压器管路结构需要的工艺难度较大,弯管部分误差大,抗震能力差,不适合长距离管路的制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增压器管路结构及增压器
技术介绍
增压器是一种活塞式汽油发动机借以增加气缸进气压力的装置。进入发动机气缸前的空气先经增压器压缩以提高空气的密度,使更多的空气充填到气缸里,从而增大发动机功率。由于增压器中间体轴承高速转动,轴承与中间轴产生大量热量,所以现有的增压器内通常都设有水冷系统,其上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通过连接于进水口的进水管与连接于出水口的出水管以利用水循环降低增压器中间体的温度。但是在现有的水冷系统中,增压器管路结构多由金属接头与全金属管路组成,或者,金属管与橡胶管组成,上述两种组合方式需要的工艺难度较大,弯管部分误差大,抗震能力差,不适合长距离管路的制作;此外,现有技术中,增压器的管路的端口处均需要空心螺栓和垫圈等零件同时装配进行连接以及密封,由于垫圈的装配可操作性较差,且装配完成后,垫圈的密封性能也较差,这使得流经水冷系统的水可能会溢出,从而导致损害其他器件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压器管路结构及增压器,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增压器管路结构需要的工艺难度较大,弯管部分误差大,抗震能力差,不适合长距离管路的制作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压器管路结构,该增压器管路结构包括:用于与汽车增压器连通的管路接头以及至少一个两端分别与汽车中冷器和管路接头相连通的管路本体;其中,管路本体包括至少两段依次连接的组合管路段;组合管路段包括依次连接的刚性材料制成的第一管体和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管体;位于管路本体的第一端端部的第一管体与管路接头连接,位于管路本体的第二端端部的第二管体与汽车中冷器连接;第二管体的一端套设在第一管体外围,并与第一管体形成有一预设长度的重合部;重合部外围设置有用于对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进行紧固的卡箍,第一管体外围相对设置有两个用于对卡箍进行限位的限位凸台。优选地,该增压器管路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支撑座;限位支撑座包括底座和至少一个支撑部;底座的第一端固定在汽车增压器上,底座的第二端固定在汽车发动机上,底座的第二端为与底座的第一端相对的一端;支撑部的第一端垂直固定在底座的第二端;第一管体卡合在支撑部的第二端;支撑部的第二端为与支撑部的第一端相对的一端。优选地,管路本体设置有两个,分别为进水管和出水管。优选地,管路接头为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的法兰;两个通孔分别与进水管、出水管固定连接。优选地,支撑部设置有两个,分别用于卡合进水管、出水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增压器,包括上述增压器管路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增压器管路结构及增压器,通过将管路本体设置成由刚性材料的第一管体与柔性材料的第二管体组成,可根据不同车型的发动机,灵活调整管路本体的位置和走向;且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通过卡箍实现安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减少了零件装配数量,降低采购成本及装配工时;通过限位支撑座实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安装,解决了现有的增压器中零部件设置较为零散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增压器管路结构需要的工艺难度较大,弯管部分误差大,抗震能力差,不适合长距离管路的制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增压器管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之一;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之二。附图标记说明:1、管路接头;2、管路本体;201、管路本体的第一端;202、管路本体的第二端;203、进水管;204、出水管;3、组合管路段;4、第一管体;5、第二管体;6、重合部;7、卡箍;8、限位凸台;9、限位支撑座;10、底座;11、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增压器管路结构及增压器。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压器管路结构,包括:用于与汽车增压器连通的管路接头1以及至少一个两端分别与汽车中冷器和管路接头1相连通的管路本体2;其中,管路接头1用于连接汽车增压器以及管路本体2,使管路本体2与汽车增压器相连通。其中,管路本体2包括至少两段依次连接的组合管路段3;可选地,可根据发动机的实际情况需要的管路本体2的长度,设置多段组合管路段3。组合管路段3包括依次连接的刚性材料制成的第一管体4和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管体5;位于管路本体2的第一端201端部的第一管体4与管路接头1连接,位于管路本体2的第二端202端部的第二管体5与汽车中冷器连接;由于第二管体5由柔性材料制成,柔性材料的活动性较好,这样,可根据不同车型的发动机,灵活调整管路本体2的位置和走向,增加本技术的通用性;可选地,刚性材料可以是金属,柔性材料可以是橡胶。参见图2及图3(图3为图1中A处的第一管体4外未安装第二管体5的状态),第二管体5的一端套设在第一管体4外围,并与第一管体4形成有一预设长度的重合部6,即第一管体4插入到第二管体5内部。重合部6外围设置有用于对第一管体4与第二管体5进行紧固的卡箍7,卡箍7用于对第一管体4与第二管体5进行紧箍;第一管体4外围相对设置有两个用于对卡箍7进行限位的限位凸台8,限位凸台8可有效地避免卡箍7沿管路本体2的径向发生窜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管体4与第二管体5之间仅通过卡箍7实现安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继续参见图1-图3,该增压器管路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支撑座9;限位支撑座9主要用于对管路本体2进行定位以及支撑。限位支撑座9包括底座10和至少一个支撑部11;底座10的第一端固定在汽车增压器上,底座10的第二端固定在汽车发动机上,底座10的第二端为与底座10的第一端相对的一端。可根据汽车发动机的实际情况调整限位支撑座9的安装位置。支撑部11的第一端垂直固定在底座10的第二端;第一管体4卡合在支撑部11的第二端;支撑部11的第二端为与支撑部11的第一端相对的一端。其中,支撑部11主要用于卡合刚性材料制成的第一管体4。优选地,管路本体2设置有两个,分别为进水管203和出水管204。进一步地,支撑部11设置有两个,分别用于卡合进水管203、出水管204;通过限位支撑座9实现进水管203和出水管204的安装,解决了现有的增压器中零部件设置较为零散的问题。可选地,管路接头1为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的法兰;两个通孔分别与进水管203、出水管204固定连接。由于法兰的安装平面精度较高,且密封性能较好,因此使用法兰固定连接进水管203的进水端和出水管204的出水端,可以增加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密封性。依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增压器,该增压器包括以上实施例中的增压器管路结构。本技术提供的增压器管路结构及增压器,通过将管路本体2设置成由刚性材料的第一管体4与柔性材料的第二管体5组成,可根据不同车型的发动机,灵活调整管路本体2的位置和走向;且第一管体4与第二管体5之间通过卡箍7实现安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减少了零件装配数量,降低采购成本及装配工时;通过限位支撑座9实现进水管203和出水管204的安装,解决了现有的增压器中零部件设置较为零散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增压器管路结构需要的工艺难度较大,弯管部分误差大,抗震能力差,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增压器管路结构及增压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压器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汽车增压器连通的管路接头(1)以及至少一个两端分别与汽车中冷器和所述管路接头(1)相连通的管路本体(2);其中,所述管路本体(2)包括至少两段依次连接的组合管路段(3);所述组合管路段(3)包括依次连接的刚性材料制成的第一管体(4)和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管体(5);位于所述管路本体(2)的第一端(201)端部的第一管体(4)与所述管路接头(1)连接,位于所述管路本体(2)的第二端(202)端部的第二管体(5)与汽车中冷器连接;所述第二管体(5)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管体(4)外围,并与所述第一管体(4)形成有一预设长度的重合部(6);所述重合部(6)外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管体(4)与所述第二管体(5)进行紧固的卡箍(7),所述第一管体(4)外围相对设置有两个用于对所述卡箍(7)进行限位的限位凸台(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器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汽车增压器连通的管路接头(1)以及至少一个两端分别与汽车中冷器和所述管路接头(1)相连通的管路本体(2);其中,所述管路本体(2)包括至少两段依次连接的组合管路段(3);所述组合管路段(3)包括依次连接的刚性材料制成的第一管体(4)和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管体(5);位于所述管路本体(2)的第一端(201)端部的第一管体(4)与所述管路接头(1)连接,位于所述管路本体(2)的第二端(202)端部的第二管体(5)与汽车中冷器连接;所述第二管体(5)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管体(4)外围,并与所述第一管体(4)形成有一预设长度的重合部(6);所述重合部(6)外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管体(4)与所述第二管体(5)进行紧固的卡箍(7),所述第一管体(4)外围相对设置有两个用于对所述卡箍(7)进行限位的限位凸台(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支撑座(9);所述限位支撑座(9)包括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海兰燕杰刘超帅官通梁立峰贺燕铭田安民李继凯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