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宇翔专利>正文

高聚光的透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21483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1 12:38
一种高聚光的透镜结构,其包含有一结合部以及一导光部,所述导光部设置于所述结合部上。所述导光部包含有一第一截顶圆锥导光结构以及一第二截顶圆锥导光结构,所述第一截顶圆锥导光结构具有一第一底面及一第一顶面,所述第一底面结合于所述结合部,所述第一顶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底面的面积。所述第二截顶圆锥导光结构具有一第二底面及一第二顶面,所述第二底面结合于所述第一顶面,所述第二底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顶面的面积,且所述第二顶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底面的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透镜结构,特别是有关一种具有高聚旋光性及薄型化且适用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的透镜结构。
技术介绍
近来,发光二极管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们日常的照明系统中,例如居家照明、路灯照明或交通号志照明等。现有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包含有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及一透镜,发光二极管芯片用于发出光线,而透镜用于收敛发光二极管芯片所发出的光线。然而,为将发光二极管芯片所发出的光线收敛至特定角度内,需搭配具有长高形外形结构的透镜,因而限制发光二极管模块的高度,不利发光二极管模块于薄型化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高聚旋光性及薄型化的透镜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一种高聚光的透镜结构,其设置于一发光模块及一基板上,所述透镜结构包含有一结合部以及一导光部,所述结合部结合于所述基板且覆盖所述发光模块,所述导光部设置于所述结合部上。所述导光部包含有一第一截顶圆锥导光结构以及一第二截顶圆锥导光结构,所述第一截顶圆锥导光结构具有一第一底面及一第一顶面,所述第一底面结合于所述结合部,所述第一顶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底面的面积。所述第二截顶圆锥导光结构与所述第一截顶圆锥导光结构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截顶圆锥导光结构具有一第二底面及一第二顶面,所述第二底面结合于所述第一顶面,所述第二底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顶面的面积,且所述第二顶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底面的面积。根据本技术其中之一实施例,本技术进一步公开所述第一底面的边缘由所述第二底面的边缘沿所述第二底面的径向方向延伸出一第一底面径向距离,所述第一顶面的边缘由所述第二底面的边缘沿所述第二底面的径向方向延伸出一第一顶面径向距离,且所述第一底面径向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顶面径向距离。根据本技术其中之一实施例,本技术进一步公开所述第一底面径向距离实质上等于0.2毫米,且所述第一顶面径向距离实质上等于0.11毫米。根据本技术其中之一实施例,本技术进一步公开所述导光部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三截顶圆锥导光结构,其与所述第二截顶圆锥导光结构同轴设置,所述第三截顶圆锥导光结构具有一第三底面及一第三顶面,所述第三底面结合于所述第二顶面,所述第三底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顶面的面积,且所述第三顶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三底面的面积。根据本技术其中之一实施例,本技术进一步公开所述第二底面的边缘由所述第三底面的边缘沿所述第三底面的径向方向延伸出一第二底面径向距离,所述第二顶面的边缘由所述第三底面的边缘沿所述第三底面的径向方向延伸出一第二顶面径向距离,且所述第二底面径向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顶面径向距离。根据本技术其中之一实施例,本技术进一步公开所述第二底面径向距离实质上等于0.2毫米,且所述第二顶面径向距离实质上等于0.11毫米。根据本技术其中之一实施例,本技术进一步公开所述第一底面的边缘、所述第二底面的边缘及所述第三底面的边缘共同位于一虚拟球面上。根据本技术其中之一实施例,本技术进一步公开所述虚拟球面的半径实质上等于1.9毫米。根据本技术其中之一实施例,本技术进一步公开所述发光模块的几何中心通过所述虚拟球面的球心。根据本技术其中之一实施例,本技术进一步公开所述第一底面的边缘、所述第二底面的边缘及所述第三底面的边缘彼此共轴球面设置。综上所述,本技术高聚光的透镜结构的导光部是由多个截顶圆锥导光结构,且本技术透镜结构的导光部的出光面是由各截顶圆锥导光结构的底面、顶面及侧面所构成,因此本技术透镜结构的导光部的出光面非为一光滑连续的曲面,其可有效降低透镜结构的整体高度,不仅有利于透镜结构朝薄型化的方向发展并可将发光模块所发出的光线收敛至特定角度内。有关本技术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透镜结构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透镜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透镜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0 透镜结构1 发光模块10 出光轴11 出光面2 基板3 凹杯4 结合部5 导光部50 第一截顶圆锥导光结构501 第一底面502 第一顶面503 第一侧面51 第二截顶圆锥导光结构511 第二底面512 第二顶面513 第二侧面52 第三截顶圆锥导光结构521 第三底面522 第三顶面53 第四截顶圆锥导光结构54 第五截顶圆锥导光结构55 第六截顶圆锥导光结构56 第七截顶圆锥导光结构57 第八截顶圆锥导光结构6 虚拟球面60 半径61 球心B1、B2、B3、T1、T2 点D 距离X1 径向方向C1 第一底面径向距离D1 第一顶面径向距离C2 第二底面径向距离D2 第二顶面径向距离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透镜结构1000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透镜结构1000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透镜结构100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透镜结构1000设置于一发光模块1及一基板2上。在本实施例中,发光模块1可为一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芯片,基板2可为一发光二极管基板且所述发光二极管基板上可形成有一凹杯3,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即发光模块1)设置于凹杯3内。进一步地,透镜结构1000包含有一结合部4以及一导光部5,结合部4结合于基板2且覆盖凹杯3的开口及发光模块1,以使发光模块1密封于凹杯3内,借此发光模块1所发出的光线便会通过结合部4与导光部5透射出透镜结构1000外。实际上,结合部4沿凹杯3的开口外缘延伸一距离D,以将发光模块1的一线缆(未绘示于图中)封装。导光部5设置于结合部4上,在本实施例中导光部5可与结合部4为一体成型。另外,导光部5包含有一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高聚光的透镜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聚光的透镜结构,其设置于一发光模块及一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结构包含有:一结合部,其结合于所述基板且覆盖所述发光模块;以及一导光部,其设置于所述结合部上,所述导光部包含有:一第一截顶圆锥导光结构,其具有一第一底面及一第一顶面,所述第一底面结合于所述结合部,所述第一顶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底面的面积;以及一第二截顶圆锥导光结构,其与所述第一截顶圆锥导光结构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截顶圆锥导光结构具有一第二底面及一第二顶面,所述第二底面结合于所述第一顶面,所述第二底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顶面的面积,且所述第二顶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底面的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7.28 TW 1041243161.一种高聚光的透镜结构,其设置于一发光模块及一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结构包含有:一结合部,其结合于所述基板且覆盖所述发光模块;以及一导光部,其设置于所述结合部上,所述导光部包含有:一第一截顶圆锥导光结构,其具有一第一底面及一第一顶面,所述第一底面结合于所述结合部,所述第一顶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底面的面积;以及一第二截顶圆锥导光结构,其与所述第一截顶圆锥导光结构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截顶圆锥导光结构具有一第二底面及一第二顶面,所述第二底面结合于所述第一顶面,所述第二底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顶面的面积,且所述第二顶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底面的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面的边缘由所述第二底面的边缘沿所述第二底面的径向方向延伸出一第一底面径向距离,所述第一顶面的边缘由所述第二底面的边缘沿所述第二底面的径向方向延伸出一第一顶面径向距离,且所述第一底面径向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顶面径向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面径向距离等于0.2毫米,且所述第一顶面径向距离等于0.11毫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宇翔
申请(专利权)人:潘宇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