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03539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头戴耳机,涉及耳机领域。该头戴耳机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有隔板的耳壳,隔板上安装有扬声器组件,扬声器组件与隔板共同将所在的耳壳分隔成前腔和后腔,隔板至少具有一个声短路通道组,每个声短路通道组包括:第一通道,连通前腔与后腔;第二通道,连通第一通道与外界。该头戴耳机实现了前腔、后腔、外界的间的空气流动的同时调节,能够更灵活地改变耳机的低频音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耳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头戴耳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封闭式头戴耳机一般具有两个耳壳,每个耳壳内具有连通前腔和后腔的声短路孔10,及开于耳壳的后壳上的连通后腔及外界的透声孔20。改变声短路孔10、透声孔20的开孔大小及在其上贴装厚度不同的调音纸,可以使得耳机壳体内空气流动情况发生变化,从而调节耳机频响,改变耳机的低频音质效果。这种结构只能通过调节前腔与后腔、后腔与外界之间的气流来调节耳机的低频音质效果,因此在耳机出厂前,技术人员对头戴耳机的音质调节的手段有限;并且在耳机出厂后,用户无法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求对耳机的音质进行自由度较高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对前腔、后腔、外界三者间的空气流动进行同时调节,从而在出厂前可以更灵活地进行调音的头戴耳机。本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在头戴耳机出厂后,使得用户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求进行音质调节。为了实现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头戴耳机,包括一个安装有隔板的耳壳,所述隔板上安装有扬声器组件,所述扬声器组件与所述隔板共同将所在的所述耳壳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所述隔板至少具有一个声短路通道组,每个所述声短路通道组包括: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前腔与所述后腔;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外界。可选地,所述声短路通道组还包括阻尼填充件,填充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可选地,所述阻尼填充件包括第一阻尼填充件,所述第一阻尼填充件可分离地填充于所述第二通道。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道的中截面平分所述第一通道为前段通道和后段通道;所述阻尼填充件还包括:第二阻尼填充件,填充于所述前段通道;第三阻尼填充件,填充于所述后段通道。可选地,所述第一阻尼填充件、第二阻尼填充件、第三阻尼填充件的阻尼系数互不相同。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道为圆柱孔或方孔,所述第二通道为圆柱孔或方孔。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道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通道的轴线与所述隔板的轴线平行;所述隔板被所述第一通道的中截面平分,所述第二通道被所述第一通道的中截面平分。可选地,所述扬声器组件包括扬声器及支架;所述扬声器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隔板。可选地,还包括耳套,所述耳套固定于所述耳壳,所述耳套、所述耳壳、所述隔板及所述扬声器组件共同限定有所述前腔。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第一通道连通前腔和后腔,第二通道连通第一通道和外界,前腔与后腔的连通结构、后腔与外界的连通结构处于较近的位置,这种前腔、后腔、外界的三通结构实现了对三者间的空气流动的同时调节,从而调节耳机频响,改变耳机的低频音质效果;因此,上述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仅仅能够对前腔与后腔、后腔与外界的空气流动进行调节的局限性。一方面,使得前腔中的低频能量可以通过第一通道的和第二通道向外泄漏,减小了低频的浑浊感;一方面,通过前后声腔之间、前后声腔与外界同时调节低频,得到较好的低音效果,在出厂前技术人员进行音质调节时更为便捷、自由度更高;此外,上述技术方案还产生了出乎意料的技术效果:a、将前腔的气流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快速导向外界,减小了头戴耳机在刚戴上时扬声器的膜片因压力差产生的形变,提高了扬声器的膜片的使用寿命;b、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在耳壳的后壳上开设的透声孔,第二通道的长度远大于该透声孔的厚度,根据共振频率的公式,在获得同样低的共振频率时,本技术的耳机的后腔可以体积更小,因此本技术的耳机的耳壳可以相对于现有技术做得更薄。2、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设置有阻尼填充件,这样在出厂前,技术人员可
以更换不同阻尼系数的阻尼填充件,使得阻尼填充件对低频能量的吸附效果发生变化,进一步调节了音质;且设置阻尼填充件降低了低频的流失,使得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不必为了避免低频的流失而使得通道的径向宽度过小,因此不会导致低频峰谷尖锐造成的频响曲线不平滑。3、第一阻尼填充件可分离地填充于与外界连通的第二通道,因此在耳机出厂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求更换不同阻尼系数的第一阻尼填充件,从而使得本技术的头戴耳机具有不同的音质效果。4、第二通道内填充有第一阻尼填充件,第一通道内分别填充有第二阻尼填充件和第三阻尼填充件,这样在耳机出厂前,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分别更换阻尼系数不同的第一阻尼填充件、第二阻尼填充件、第三阻尼填充件,使得头戴耳机具有不同的音质,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仅仅改变声短路孔、透声孔的大小或者贴装不同调音纸,本技术的方案的调节自由度更高,且更为便捷,技术人员能够进行更多、效果更好的音质调试。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头戴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头戴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头戴耳机的声短路通道组在隔板上的分布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头戴耳机的声短路通道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头戴耳机的声短路通道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头戴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示出了一种头戴耳机,头戴耳机包括两个安装有隔板30的耳壳40(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一个),隔板30上安装有扬声器组件50,扬声器组件50与隔板30共同将所在的耳壳4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前腔
71和后腔72。扬声器组件50包括扬声器52及支架51,扬声器52固定于支架51上。隔板30可以是中心挖有通孔的环形板,环形板的内侧固定有扬声器52的支架51,扬声器52具有膜片522,环形板的外侧固定于耳壳40。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隔板30的厚度可以是现有技术的隔板30的厚度的三倍以上,但并不对隔板30的厚度构成具体限定,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隔板30也可以有其他厚度。在本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头戴耳机还可以包括头梁,在头梁的两端部安装有两个耳壳40。头戴耳机还可以包括耳套60,耳套60固定于耳壳40,耳套60、耳壳40、隔板30及扬声器组件50共同限定有前腔71。耳壳40的后壳、隔板30及扬声器组件50共同限定有后腔72。如图2、图3所示,隔板30上至少具有一个声短路通道组80(图3中为4个,在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其他数量)。每个声短路通道组80包括:第一通道81、第二通道82。第一通道81连通前腔71和后腔72,第二通道82连通第一通道81和外界,使得第二通道82不与第一通道81连接的一端直接与头戴耳机外的空气接触。该结构省掉了传统的开在耳机后壳体上的耳机透声孔2,增加了前腔71与外界互通调节的功能,使得前腔71、后腔72互通的同时与外界相通,通过灵活调节空气流动,可以更灵活地调节低频。此外,后腔72与外界的开口形成共振,从而增强低频效果。共振频率f0=k/(V*L)*1/2,k为常系数,V为后声腔体积,L为开口处对应声感,开口越长L越大,在现有技术中,L为后壳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戴耳机,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有隔板的耳壳,所述隔板上安装有扬声器组件,所述扬声器组件与所述隔板共同将所在的所述耳壳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至少具有一个声短路通道组,每个所述声短路通道组包括: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前腔与所述后腔;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外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耳机,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有隔板的耳壳,所述隔板上安装有扬声器组件,所述扬声器组件与所述隔板共同将所在的所述耳壳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至少具有一个声短路通道组,每个所述声短路通道组包括: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前腔与所述后腔;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外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声短路通道组还包括:阻尼填充件,填充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填充件包括第一阻尼填充件,所述第一阻尼填充件可分离地填充于所述第二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中截面平分所述第一通道为前段通道和后段通道;所述阻尼填充件还包括:第二阻尼填充件,填充于所述前段通道;第三阻尼填充件,填充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铁广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