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系统、充电组件、充电桩及自动导引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30026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系统、充电组件、充电桩及自动导引车,该充电系统包括分别设于充电桩、自动导引车侧面上的充电插头和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上设有与充电插头接触匹配的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各自具有用于与充电插头接触导电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的尺寸在自动导引车的行进方向上有容错余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电时对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造成充电过程较难实现,充电装置成本较高、控制程序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系统、充电组件、充电桩及自动导引车,属于AGV自动导引车

技术介绍
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车,是一种有自动导向系统的无人运输车。内部动力源由电池组提供,当电池内部能源耗尽后需向电池充电以此保持AGV小车的运行动力。当前充电方式主要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由于非接触式充电方法存在功率损耗大、非接触距离短、功率小等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导引车多采用接触式自主充电装置。例如公开日为2014.03.26、授权公告号为CN 203496702 U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就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清视频导引的电动汽车进站自动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导轨底座,导轨底座固定在充电站内,导轨底座上设有十字交叉的上下滑道导轨和左右滑道导轨,所述滑道导轨上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电机来控制,滑块上安装有充电枪,充电枪即充电插头,充电插头包括若干个伸缩杆,充电插头的端头设有摄像机和电源插槽。由于该充电装置采用插孔对接方式实现充电,在充电插头与车辆上的充电座对接时,对充电插头和充电座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如果充电插头和充电座之间相对位置存在一定偏差,将会导致充电插头与充电座无法实现导电接触。因此,该充电装置需要设置高精度的摄像头采集电动汽车的位置信息,并且通过视频处理计算机来分析充电座的位置,然后将充电座的位置信息传递给电机,进而控制电机驱动滑块移动,并且电机需要精确控制充电插头的移动位置,才能够实现充电插头与充电座对接成功。上述充电装置为了实现充电插头与插座的对接,必须借助高性能的采集装置,用于对插座的插孔位置进行定位,相应的控制插头的移动距离,以使插头能够与插孔适配,因此需要采用高性能的摄像机和相应的图像处理算法,借助计算机智能设备对数据进行处理。这种方式控制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组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时对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造成充电过程较难实现,进而造成充电装置成本较高、控制复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充电桩和充电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充电组件和用于控制充电过程的自动控制系统,充电组件包括分别设于充电桩、自动导引车侧面上的充电插头和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上设有与充电插头接触匹配的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各自具有用于与充电插头接触导电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的尺寸在自动导引车的行进方向上有容错余量。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上下间隔设置。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均为沿自动导引车行进方向延伸的长条型触片。充电插头包括绝缘底座以及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触头组件,触头组件包括触头基座、触头套管和充电触头,所述充电触头防脱穿设于触头套管内且能够沿触头套管导向伸缩,触头套管一端与触头基座连接,充电触头与触头基座之间顶设有弹簧,绝缘底座连接有用于驱动充电插头伸缩以使充电插头和电机触片接触配合的充电推进机构。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感应自动导引车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充电插头和充电座上分别设有在充电插头与充电座接触配合时联通的连接确认端子,所述控制器采样连接对应的连接确认端子;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一个通电电子开关,该通电电子开关串设在充电桩的电源输入端与充电器之间;所述通电电子开关用于在所述连接确认端子联通时闭合,在所述连接确认端子未联通时断开。一种充电组件,包括用于分别设于充电桩、自动导引车侧面上的充电插头和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上设有与充电插头接触匹配的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各自具有用于与充电插头接触导电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的尺寸在自动导引车的行进方向上有容错余量。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上下间隔设置。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均为沿自动导引车行进方向延伸的长条型触片。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侧面设有所述充电系统中的充电座。一种自动导引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侧面设有所述充电系统中的充电座。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在自动导引车行进方向上的尺寸具有容错余量,扩大了充电插头与充电座在自动导引车行进方向上的面接触范围,充电插头在较大的范围内仍能够与正、负极触片接触,即使自动导引车停靠时存在超前或超后的误差也能够保证充电座与充电插头之间的导电接触,保证充电顺利进行,因此,采用这种插头和插座配合的方式,不需要利用高精度的控制系统,不需要采用高清摄像机和图像处理计算 机,一方面降低了成本,节省后期维护成本;简化了充电系统的控制程序,更容易普及使用。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充电插头上的充电触头与正、负极触片在接触时为弹性接触,允许充电插头与充电座的垂直距离存在一定范围的误差;当自动导引车与充电桩之间的垂直距离较近时,充电触头能够向内收缩,保证充电座与充电触头之间能够良好接触,避免两者之间因垂直距离较小时,挤压力较大而破坏正、负极触片和充电触头。充电桩设有控制器,充电插头和充电座上分别设有连接确认端子,控制器与连接确认端子采样连接,当充电插头和充电座接触连接时,两连接确认端子联通,控制器发出控制命令,使连接在电源输入端与充电器之间的通电电子开关闭合,开始充电;反之,当两连接确认端子未联通时,通电电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这样在未充电状态,充电桩上的充电插头或者充电座是没有充电电压的,保证充电桩安全,避免意外事故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充电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左视图;图3是图1中充电插头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图1中充电座4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左视图;图7是图1中自动导引车与充电桩充电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充电系统中自动导引车充电时的行走路线图;图10是本技术充电系统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自动导引车与充电桩充电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充电系统另一种实施例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本技术充电系统的实施例1,如图1至图9所示,包括充电组件和用于控制充电过程的自动控制系统,充电组件包括用于分别设于自动导引车7、充电桩1上的充电插头3和充电座4。自动导引车7包括车体以及安装在车体上的车轮71,充电桩1包括充电桩本体;本实施例中,充电插头3设于自动导引车7的车体一侧,充电座4设于充电桩本体的一 侧。在其他实施例中,充电插头3可设于充电桩本体的一侧或者顶端,充电座4可设于自动导引车的一侧或者底部。充电插头3为可伸缩插头,充电插头3连接有用于驱动充电插头3伸出和缩回的充电推进机构2,在充电推进机构2的推动作用下,充电插头3与充电座4实现接触配合和断开。充电插头3包括绝缘底座35以及上下间隔设置的两触头组件,触头组件包括触头基座36、充电触头31和触头套管38,绝缘底座35导向活动安装在自动导引车的一侧,绝缘底座35与充电推进机构连接。触头基座36固定在绝缘底座35上,且其底端开设有螺纹孔,用于连接导线,充电触头31防脱穿设于触头套管38内,并且能够沿触头套管的轴向伸缩,触头套管38的一端设有内螺纹,触头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充电系统、充电组件、充电桩及自动导引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充电组件和用于控制充电过程的自动控制系统,充电组件包括分别设于充电桩、自动导引车侧面上的充电插头和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上设有与充电插头接触匹配的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各自具有用于与充电插头接触导电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的尺寸在自动导引车的行进方向上有容错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充电组件和用于控制充电过程的自动控制系统,充电组件包括分别设于充电桩、自动导引车侧面上的充电插头和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上设有与充电插头接触匹配的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各自具有用于与充电插头接触导电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的尺寸在自动导引车的行进方向上有容错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上下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均为沿自动导引车行进方向延伸的长条型触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充电插头包括绝缘底座以及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触头组件,触头组件包括触头基座、触头套管和充电触头,所述充电触头防脱穿设于触头套管内且能够沿触头套管导向伸缩,触头套管一端与触头基座连接,充电触头与触头基座之间顶设有弹簧,绝缘底座连接有用于驱动充电插头伸缩以使充电插头和电机触片接触配合的充电推进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感应自动导引车位置的位置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俊峰过金超王伟胡玉纯严德胜张永坤李昊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