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风电缆桥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88078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风电缆桥架,属于电气设备供配电保护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换风电缆桥架,包括桥架本体,桥架本体包括由四根竖直的支杆及若干水平的支杆组成的框架、框架四周及顶部分别设置盖板,其中左右两侧的盖板上开设有若干过线口,桥架本体内部由水平设置的隔板分为若干层,桥架本体的后盖板外侧连接换风机构,换风机构包括排风通道与新风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进入新风通道进风口的是温度较低的下部空间空气;新风的路径为通过每个隔层两侧的进风口进入隔层,然后汇聚到中部的出风口处再进入排风通道最后向上部排出。每个隔层均设置有专用的隔层排风扇,保证了每层都有足够的排风力度和对于新风的吸引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风电缆桥架,属于电气设备供配电保护

技术介绍
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运作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是解决电力系统日益突出的调峰问题。二是发挥调压调相作用,保证电网电压稳定。三是发挥事故备用作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电缆作为电力输送的媒介,为了方便管理,在蓄能电站中使用电缆桥架在摆放电缆。但是传统的电缆桥架因为电缆的堆积摆放,加上电缆本身发热,导致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良好换风系统的电缆桥架。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思路表现为:在电缆桥架各个隔层的设置风口,通过引风机将热风排出,并引入新风。一种换风电缆桥架,包括桥架本体,所述桥架本体包括由四根竖直的支杆及若干水平的支杆组成的框架、所述框架四周及顶部分别设置盖板,其中左右两侧的盖板上开设有若干过线口,所述桥架本体内部由水平设置的隔板分为若干层,所述桥架本体的后盖板外侧连接换风机构,所述换风机构包括排风通道与新风通道;所述后盖板与每个隔层相对应设置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新风通道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排风通道连通;所述排风通道为竖直设置的风道,所述排风通道下部封闭,上部连接水平通道,所述水平通道一端与所述排风通道连接,另一端连接顶部排风扇,所述顶部排风扇设置在所述桥架本体的顶部盖板上方;所述新风通道为竖直设置的风道,所述新风通道下端设置进风口,上端封闭。优选为,所述排风通道设置在所述后盖板的中部,所述新风通道共设置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的两侧。优选为,每个所述出风口内侧设置有隔层排风扇。优选为,所述新风通道下端设置的所述进风口为喇叭型进风口。优选为,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排风通道之间通过一个喇叭型风道连接,所述喇叭型风道的大口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接,小口一端与所述排风通道连接。本技术工作时,顶部排风扇与隔层排风扇开启,向上部空间排风,在两个排风扇的作用下,桥架内部的每个隔层因为电缆自发热产生的热空气经由每个隔层对应的隔层排风扇吸入到新风通道中,之后经由顶部排风扇吸取排出到电缆桥架外侧。而因为电缆桥架在使用时,其过线口基本是被穿过的电缆堵住的,同时,为了美观,前盖板也是扣合的,所以在排风扇的作用下,其内部的空气被排走后,大部分新风还是会经过新风通道进入到电缆桥架内部。通过试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新风通道的进风口设置在下端,通常来说冷空气比重较大,所以工作环空间内的下部空气相对来说温度较低,也就是说先进入新风通道进风口的是温度较低的下部空间空气;因为新风通道连接桥架内部每个隔层的进风口,同时新风通道对称设置在排风通道的两侧,所以新风的路径为通过每个隔层两侧的进风口进入隔层,然后汇聚到中部的出风口处再进入排风通道最后向上部排出。每个隔层均设置有专用的隔层排风扇,保证了每层都有足够的排风力度和对于新风的吸引力度。顶部排风扇经过水平通道与喇叭形风道,可以保证顶部排风扇产生的吸引力经过两个直角转弯后,对于喇叭形风道对应的各个隔层的出风口产生的吸引力基本是平均的。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可以在原有电缆桥架的基础上加以改装,占用空间也较小,可以起到很好的气流循环的效果,保证了电缆桥架每个隔层的散热效果,降低了因为过热而引发火灾的危险。附图说明图1 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面轴侧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背面轴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为图4的A-A剖面图。图6为图3的C-C剖面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后盖板;2、排风通道;3、新风通道;4、进风口;5、出风口;6、水平通道;7、顶部排风扇;8、过线口;9、隔层排风扇;10、喇叭形风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当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参见图1-6,本技术是一种换风电缆桥架,包括桥架本体,桥架本体包括由四根竖直的支杆及若干水平的支杆组成的框架、框架四周及顶部分别设置盖板,其中左右两侧的盖板上开设有若干过线口8,桥架本体内部由水平设置的隔板分为若干层,桥架本体的后盖板1外侧连接换风机构,换风机构包括排风通道2与新风通道3;后盖板1与每个隔层相对应设置有进风口4与出风口5,进风口4与新风通道3连通,出风口5与排风通道2连通;排风通道2为竖直设置的风道,排风通道2下部封闭,上部连接水平通道6,水平通道6一端与排风通道2连接,另一端连接顶部排风扇7,顶部排风扇7设置在桥架本体的顶部盖板上方;新风通道3为竖直设置的风道,新风通道3下端设置进风口,上端封闭。排风通道2设置在后盖板1的中部,新风通道3共设置两个,对称设置在排风通道2的两侧。每个出风口5内侧设置有隔层排风扇9。新风通道3下端设置的进风口为喇叭型进风口。出风口5与排风通道2之间通过一个喇叭型风道10连接,喇叭型风道10的大口一端与出风口5连接,小口一端与排风通道2连接。本技术工作时,顶部排风扇7与隔层排风扇9开启,在两个排风扇的作用下,桥架内部的每个隔层因为电缆自发热产生的热空气经由每个隔层对应的隔层排风扇9吸入到新风通道3中,之后经由顶部排风扇7吸取排出到电缆桥架外侧。而因为电缆桥架在使用时,其过线口8基本是被穿过的电缆堵住的,同时,为了美观,前盖板也是扣合的,所以在排风扇的作用下,其内部的空气被排走后,大部分新风还是会经过新风通道3进入到电缆桥架内部。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风电缆桥架,包括桥架本体,所述桥架本体包括由四根竖直的支杆组成的框架、所述框架四周及顶部分别设置盖板,其中左右两侧的盖板上开设有若干过线口(8),所述桥架本体内部由水平设置的隔板分为若干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架本体的后盖板(1)外侧连接换风机构,所述换风机构包括排风通道(2)与新风通道(3);所述后盖板(1)与每个隔层相对应设置有进风口(4)与出风口(5),所述进风口(4)与所述新风通道(3)连通,所述出风口(5)与所述排风通道(2)连通;所述排风通道(2)为竖直设置的风道,所述排风通道(2)下部封闭,上部连接水平通道(6),所述水平通道(6)一端与所述排风通道(2)连接,另一端连接顶部排风扇(7),所述顶部排风扇(7)设置在所述桥架本体的顶部盖板上方;所述新风通道(3)为竖直设置的风道,所述新风通道(3)下端设置进风口,上端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风电缆桥架,包括桥架本体,所述桥架本体包括由四根竖直的支杆组成的框架、所述框架四周及顶部分别设置盖板,其中左右两侧的盖板上开设有若干过线口(8),所述桥架本体内部由水平设置的隔板分为若干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架本体的后盖板(1)外侧连接换风机构,所述换风机构包括排风通道(2)与新风通道(3);所述后盖板(1)与每个隔层相对应设置有进风口(4)与出风口(5),所述进风口(4)与所述新风通道(3)连通,所述出风口(5)与所述排风通道(2)连通;所述排风通道(2)为竖直设置的风道,所述排风通道(2)下部封闭,上部连接水平通道(6),所述水平通道(6)一端与所述排风通道(2)连接,另一端连接顶部排风扇(7),所述顶部排风扇(7)设置在所述桥架本体的顶部盖板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潇刘渊源胡国昌张燕刘頔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山东泰山抽水蓄能电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