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化粪池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28668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化粪池,包括池体,池体包括一级厌氧池及二级厌氧池,一级厌氧池的内壁固定有与进水口的轴线相交的缓冲板,缓冲板将一级厌氧池分割为自流室及预留室,缓冲板的左右侧边分别与一级厌氧池的左右侧壁密封式固定,缓冲板的底边位于一级厌氧池的底壁与预留孔的最低点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未经过沉淀的废水不会直接经过进水层,从而避免了进水层被污染;缓冲板会对废水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了废水直接冲击淤泥层,从而避免了沉淀再次进入进水层,使得进水层避免被沉淀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应用于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化粪池
技术介绍
传统化粪池的应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最初作为一种避免管道堵塞而设置的截粪设施,在截流和沉淀污水中大颗粒杂物、防止管道堵塞、保护环境上起着积极作用。其技术原理是污水和污泥接触的模式,沉积的污泥消化降解产生沼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消化气,由于消化气的上浮作用对污泥产生扰动,消化气对污泥的扰动作用能够让污泥与生物菌群的混合更充分,有助于消化降解。但底部污泥随消化气上升,气泡逸出后,污泥又重新向下沉淀,这些上升和沉淀的污泥又重新污染污水。在化粪池污水与污泥接触混合下,影响化粪池的沉淀及出水水质,需要延长污水停留时间来改善沉淀效果及出水水质。现有的化粪池一般利用了三相分离化粪池技术,其是在传统化粪池的基础上,保留了化粪池中泥水混合的优点,增加了“污水、污泥、消化气”三相分离的技术,在化粪池的出水端设置三相分离装置,使出水端的污泥、消化气与污水处理过程分离,避免气浮现象对污水处理的干扰。具体的,化粪池依次分为一级厌氧池、二级厌氧池及澄清池,一级厌氧池根据废水中杂质的浓度自上而下依次分为浮渣层、进水层及淤泥层,其中,淤泥层为沉积污泥,浮渣层为漂浮污泥,而进水层为悬浮污泥及污水。其中,进水层的溶液会进入二级厌氧池。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化粪池的进水口设置在一级厌氧池的上部,当废水自进水口注入一级厌氧池时,颗粒大的沉淀物质就会依次经过浮渣层、进水层后再只能进入淤泥层,这样,沉淀就会污染进水层;若利用管道,直接将废水注入至淤泥层,这样就会导致废水冲击淤泥层,导致淤泥扬起,造成进水层被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化粪池,其可放置新进的废水污染进水层。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应用于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化粪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包括一级厌氧池及二级厌氧池,所述一级厌氧池与所述二级厌氧池通过隔板隔断,所述隔板开设有连通所述一级厌氧池与所述二级厌氧池的预留孔,所述一级厌氧池开设有进水口,所述一级厌氧池的内壁固定有与所述进水口的轴线相交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左右侧边分别与所述一级厌氧池的左右侧壁密封式固定,所述缓冲板的底边位于所述一级厌氧池的底壁与所述预留孔的最低点之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板中远离所述隔板的表面开设有导流槽。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板的外表面涂覆有防腐防渗层。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板开设有内置空腔,所述内置空腔内置有加强层。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级厌氧池固定有格栅。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呈球面圆拱状或椭球状设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留孔的轴截面呈梯形设置,所述预留孔的口径较小端位于所述一级厌氧池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缓冲板将一级厌氧池分为了两个空间,这两个空间在底部连通,其中一个空间由缓冲板与进水口所在的池体的侧壁组成的自流室,另一个由缓冲板、池体的侧壁与隔板组成的预留室,新的废水会首先流入自流室,然后在自流室中沉淀并自缓冲板的底部以下进入预留室,防止了未经过沉淀的废水直接经过进水层,从而避免了进水层被污染;此外,缓冲板还会对废水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了废水直接冲击淤泥层,从而避免了沉淀扬起以致再次进入进水层,使得进水层避免被沉淀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应用于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化粪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应用于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化粪池中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池体;11、一级厌氧池;111、淤泥层;112、进水层;113、浮渣层;12、二级厌氧池;13、澄清池;2、格栅;3、隔板;31、预留孔;4、抽取口;5、进水口;6、出水口;7、缓冲板;71、内置空腔;72、加强层;73、防腐防渗层;8、自流室;9、预留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根据图1可知,一种应用于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化粪池,包括池体1,池体1包括一级厌氧池11、二级厌氧池12及澄清池13,一级厌氧池11与二级厌氧池12、二级厌氧池12与澄清池13均通过隔板3隔断,其中,位于一级厌氧池11与二级厌氧池12之间的隔板3开设有连通一级厌氧池11与二级厌氧池12的预留孔31,预留孔31位于该隔板3的底部,当然,也可以在该隔板3的中部;而位于二级厌氧池12与澄清池13之间的隔板3也开设有连接孔以连通二级厌氧池12与澄清池13;而且,一级厌氧池11、澄清池13均开设有抽取口4,借助抽取口4,用户就可以抽取其中的淤泥层111,当然,二级厌氧池12也可以开设有抽取口4;此外,一级厌氧池11根据废水中杂质的浓度自上而下依次分为浮渣层113、进水层112及淤泥层111,其中,淤泥层111为沉积污泥,浮渣层113为漂浮污泥,而进水层112为悬浮污泥及污水。此外,一级厌氧池11开设有进水口5,澄清池13开设有出水口6;且一级厌氧池11的内壁固定有与进水口5的轴线相交的缓冲板7,缓冲板7的左右侧边分别与一级厌氧池11的左右侧壁密封式固定,缓冲板7的底边位于一级厌氧池11的底壁与预留孔31的最低点之间,借此,缓冲板7就可以将一级厌氧池11分为两个部分,即缓冲板7与进水口5所在池体的侧壁组成的自流室8,以及缓冲板7与隔板3之间的预留室9,故在本实施例中,一级厌氧池11中的浮渣层113、进水层112及淤泥层111可以直接通过观测预留室9中的浮渣层113、进水层112及淤泥层111;当新的废水自进水口5注入该一级厌氧池11时,因为缓冲板7的阻挡,废水就会首先流入自流室8,并且,其中的大颗粒的物质就会形成沉淀,然后,经过沉淀的废水就会从缓冲板7的底部以下进入预留室9,使得未经过沉淀的废水就不会经过进水层112,避免了进水层112被污染;另外,废水注入该一级厌氧池11时,废水会首先冲击缓冲板7,然后,废水经过缓冲板7的反弹后再自上而下流进淤泥层111,这样缓冲板7就可以对废水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了废水直接冲击淤泥层111,从而避免了沉淀再次进入进水层112,使得进水层112避免被沉淀污染。针对缓冲板7,在本实施例中,缓冲板7中远离隔板3的表面开设有导流槽,借助导流槽,就可以对自流室8中的废水进行导流,避免其对淤泥层111产生冲击,继而避免了沉淀扬起以污染进水层112。为进一步提高该化粪池的净化效率,故在本实施例中还可进行以下设置:二级厌氧池12固定有若干格栅2,借助格栅2,可以对二级厌氧池12中的液体进行过滤,提高了二级厌氧池12中液体的杂物的含量。而且,根据图2所示,缓冲板7的外表面涂覆有防腐防渗层73,防腐防渗层73玻璃钢制成,当然,缓冲板7也可以选用玻璃钢制成,借此避免缓冲板7被废水腐蚀,增加了缓冲板7的实用寿命;而且缓冲板7开设有内置空腔71,内置空腔71减少了缓冲板7的用料,经济节能;而且,该内置空腔71内置有加强层72,加强层72优选钢材制成,借助加强层72,提高了该缓冲板7的强度,避免因为废水的冲击力过大而导致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应用于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化粪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化粪池,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包括一级厌氧池(11)及二级厌氧池(12),所述一级厌氧池(11)与所述二级厌氧池(12)通过隔板(3)隔断,所述隔板(3)开设有连通所述一级厌氧池(11)与所述二级厌氧池(12)的预留孔(31),所述一级厌氧池(11)开设有进水口(5),其特征为:所述一级厌氧池(11)的内壁固定有与所述进水口(5)的轴线相交的缓冲板(7),所述缓冲板(7)将一级厌氧池(11)分割为自流室(8)及预留室(9),所述缓冲板(7)的左右侧边分别与所述一级厌氧池(11)的左右侧壁密封式固定,所述缓冲板(7)的底边位于所述一级厌氧池(11)的底壁与所述预留孔(31)的最低点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化粪池,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包括一级厌氧池(11)及二级厌氧池(12),所述一级厌氧池(11)与所述二级厌氧池(12)通过隔板(3)隔断,所述隔板(3)开设有连通所述一级厌氧池(11)与所述二级厌氧池(12)的预留孔(31),所述一级厌氧池(11)开设有进水口(5),其特征为:所述一级厌氧池(11)的内壁固定有与所述进水口(5)的轴线相交的缓冲板(7),所述缓冲板(7)将一级厌氧池(11)分割为自流室(8)及预留室(9),所述缓冲板(7)的左右侧边分别与所述一级厌氧池(11)的左右侧壁密封式固定,所述缓冲板(7)的底边位于所述一级厌氧池(11)的底壁与所述预留孔(31)的最低点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化粪池,其特征为:所述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效禹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恒基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