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片及计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8533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片及计算设备,用以提升散热效果。所述计算设备包括:散热片,采用导热材料,包括:散热底座,为平板状;多个鳍片,与散热底座的一面垂直相连,鳍片上有至少一个切槽,所述切槽所在平面分别与所述散热底座所在平面和所述多个鳍片所在的多个平面垂直;所述计算设备还包括算力板,与散热底座的另一面贴合,用于处理任务。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计算设备,将算力板与散热底座贴合,保证了算力板与散热片的最大接触面积,提升了散热效果,其次,通过在鳍片上切一个或多个切槽,缩短了鳍片长度,减少了散热过程中的风阻,进一步提升了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散热
,特别涉及一种散热片及计算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性能的计算设备为了满足高性能和便携式的需求,需要使设备的计算和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体积却要求越来越小,这样的需求,使计算设备处理器中的计算模块、处理芯片等部件的密集度也愈来愈高,进而使处理器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高性能的计算设备,如果没有很好的散热片来排除处理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热,就会造成整体的稳定性降低,甚至会缩短电子设备本身的寿命。因而,高性能计算设备对散热有极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由于散热片和处理器规格的不同,例如,计算机中央处理器中的散热器,由散热片和风扇构成,而生产厂商为了适应圆形风扇,将散热片也设计为与风扇的扇头大小相同的圆形结构,而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通常是长方体结构,因而,计算机中用圆形的散热片与中央处理器中的矩形面接触,无法保证充分接触。这样的散热技术,对于一般的电子设备而言,散热效果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高性能计算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过大,这样的散热技术并不能满足高性能计算设备的散热要求,也就是说,目前的高性能计算设备的散热效果,并不能满足自身运行过程中的散热要求,这也是很多高性能设备在运行一定时间之后需要关闭一段时间的缘故,因而,如何设计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计算设备,以提升散热效果,是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片及计算设备,用以提升散热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散热片,采用导热材料,包括:散热底座,为平板状;多个鳍片,与散热底座的一面垂直相连,鳍片上有至少一个切槽,所述切槽所在平面分别与所述散热底座所在平面和所述多个鳍片所在的多个平面垂直;算力板,与散热底座的另一面贴合,用于处理任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算力板与散热底座贴合,保证了算力板与散热片的最大接触面积,提升了散热效果,其次,通过在鳍片上切一个或多个切槽,缩短了鳍片长度,减少了散热过程中的风阻,进一步提升了散热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底座包括:第一散热底座和第二散热底座;多个鳍片包括:第一组鳍片和第二组鳍片;第一散热底座与第二散热底座平面平行相对;第一组鳍片和第二组鳍片位于第一散热底座与第二散热底座之间。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负责计算的算力板分为两块算力板,使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由一个面变为两个面,增大了接触面积,提升了散热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算力板上有至少一个用于处理任务的芯片;所述散热底座的另一面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的个数与所述芯片的个数一致,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算力板对应位置上的芯片的形状匹配。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散热底座另一面凹槽的个数与算力板上的芯片个数一致,形状与算力板对应位置上的芯片的形状匹配,因而,散热底座与算力板贴合时,算力板上的芯片可以全部嵌入散热底座的凹槽中,即算力板上的芯片顶部和边缘均能够与散热底座接触,增大了算力板与散热底座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散热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设备还包括:导热硅脂,用于填充在所述第一算力板和第一散热底座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算力板和第二散热底座之间。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导热良好的导热硅脂填充在算力板和散热底座之间,从而实现算力板和散热底座的无缝连接,使热量的传导更加流畅和迅速,进一步提升了散热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设备还包括:主控板,其中,所述主控板置于所述散热片中没有贴合算力板的一侧。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主控板置于散热片中没有贴合算力板的一侧,使主控板能够与散热片接触,利于主控板散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设备还包括:上壳与下壳,其中,所述上壳与下壳形成用于包裹所述第一算力板、第二算力板、散热片和主控板的长方体外壳。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壳与下壳将计算设备中的算力板、散热片和主控板包裹,从而将计算设备封装为一个整体,便于搬运和装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设备还包括:前端组件,固定于所述散热片中与算力板和鳍片垂直的第一侧面,包括:前端板,中间设有空心矩形框体;前端网状板,镶嵌于所述空心矩形框体中;后端组件,固定于所述散热片中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并与所述前端组件平行相对,包括:后端板,固定于所述第二侧面上;风机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后端板上;风扇,固定于所述风机安装板上。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计算设备上安装前端组件和后端组件,从而使设备运行过程中加快空气流通,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端组件中的前端板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散热片的第一侧面;所述后端组件中的后端板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散热片的第二侧面。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前端组件中的前端版固定在与算力板和鳍片垂直的第一侧面,将后端组件中的后端板固定在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能够对长方体外壳中未被上壳与下壳包裹的两个面进行遮挡,实现了对计算设备的完全封装。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散热片,包括:第一散热主体,置于计算设备内,包括:第一散热底座,为平板状;多个第一组鳍片:与所述第一散热底座的一面垂直连接,所述多个第一组鳍片上有至少一个切槽,所述切槽所在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底座所在平面和所述多个第一组鳍片所在的多个平面垂直。第一组鳍片第一组鳍片第一组鳍片第一组鳍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一组鳍片上切一个或多个切槽,缩短了鳍片长度,减少了散热过程中的风阻,提升了散热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还包括:第二散热主体,置于计算设备内,包括:第二散热底座,为平板状;多个第二组鳍片:与所述第二散热底座的一面垂直连接,所述多个第二组鳍片上有至少一个切槽,所述切槽所在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散热底座所在平面和所述多个第二组鳍片所在的多个平面垂直。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二组鳍片上切一个或多个切槽,缩短了鳍片长度,减少了散热过程中的风阻,提升了散热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主体和所述第二散热主体均为导热材料。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第一散热主体和第二散热主体都是导热材料,因而可以将与散热底座贴合的算力板所产生的热量迅速通过散热底座传导至鳍片上,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完全封装后的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主控板105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A为第一散热主体103的俯视图(左)和侧视图(右);图3B为第一散热主体103与第一算力板101的结构示意图;图3C为第一散热主体103的结构示意图;图3D为现有技术中散热主体的俯视图(左)和侧视图(右);图4A为第二散热主体104的俯视图(左)和侧视图(右);图4B为第二散热主体104和第二算力板10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包括:散热片,采用导热材料,包括:散热底座,为平板状;多个鳍片,与散热底座的一面垂直相连,鳍片上有至少一个切槽,所述切槽所在平面分别与所述散热底座所在平面和所述多个鳍片所在的多个平面垂直;算力板,与散热底座的另一面贴合,用于处理任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包括:散热片,采用导热材料,包括:散热底座,为平板状;多个鳍片,与散热底座的一面垂直相连,鳍片上有至少一个切槽,所述切槽所在平面分别与所述散热底座所在平面和所述多个鳍片所在的多个平面垂直;算力板,与散热底座的另一面贴合,用于处理任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散热底座包括:第一散热底座和第二散热底座;多个鳍片包括:第一组鳍片和第二组鳍片;第一散热底座与第二散热底座平面平行相对;第一组鳍片和第二组鳍片位于第一散热底座与第二散热底座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算力板上有至少一个用于处理任务的芯片;所述散热底座的另一面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的个数与所述芯片的个数一致,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算力板对应位置上的芯片的形状匹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算力板包括:第一算力板和第二算力板;所述计算设备还包括:导热硅脂,用于填充在所述第一算力板和第一散热底座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算力板和第二散热底座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还包括:主控板,其中,所述主控板置于所述散热片中没有贴合算力板的一侧。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还包括:上壳与下壳;其中,所述上壳与下壳形成用于包裹所述第一算力板、第二算力板、散热 片和主控板的长方体外壳。7.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嘉楠耘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